文章从八个方面讨论了钢琴教师的境界问题,即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学风格、理论体系、教育家的自信、创新精神、音乐的鉴赏者和评论者、孤独和寂寞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试图对钢琴教师这个职业的精神内涵进行一些剖析,抛砖引玉,以引起人们对钢琴教学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审视。
-
钢琴教师的境界,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影响力上。
钢琴教师的影响力和教学效果密切相关,例如教师能否致力于关注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是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引发学生的艺术激情;是否对学生表现出足够的、可以满足学生内心驱动力的热情和理解,这一切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正面的影响。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注程度,更是教师专业动机的核心成分之一,它决定了教师是仅仅形式化地完成教学工作还是全力以赴地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精力。好的钢琴教师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这种影响力,是钢琴教师个人专业才能与人格魅力的结合。教师具有专业才能,学生才会信服;教师具备人格魅力,学生才会崇敬。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和崇敬,对学生,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夸张地说,有些影响是伴随学生终身的。
-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钢琴教师的又一境界。
包括教学的方法、对教学工作的认识、看待乐谱的态度、弹奏时的举止、演奏时的即兴、授课时的表情等。有些教师喜欢对学生提出超过学生能力的要求,长时间对一首作品精雕细刻,以求达到较高的成果。另一些教师则要求学生稳扎稳打,在学生能力的范围内,循序渐进的成长。精确地说明各种风格之间的差别是不可能的,有多少卓越的钢琴教师就有多少种风格。教学风格:
-
第一,与教师的个性关系很大,有内向型的、外向型的、理性分析的、热烈感人的、按部就班的、即兴发挥的等。
-
第二,与他的老师有关系,所有学习钢琴的学生都会受到自己老师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当学生做了教师以后,习惯性地也会用自己老师的风格从事教学活动。
-
第三,与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关联,有些教师的教学,比较多的倾向于技术、技巧的磨砺和挖掘。另一类教师可能比较多的擅长于理论分析和研究探索。有些教师喜欢大量的做示范让学生模仿,还有些教师善于用音乐之外的各种比喻启发学生。
-
第四,与长期面对的学生状况有关系,也就是俗话说的教学相长,长期面对有天赋的学生和面对才能平平的学生,课堂气氛、教学方法、语言表达、音乐感受、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那是多么的不同啊。
-
具有完整的钢琴演奏的理论体系是钢琴教师的另一种境界。
钢琴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理论,理论应当是科学地解释和系统地阐明钢琴的一切方面:从钢琴基本弹奏法到钢琴演奏技术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从教学心理到演奏心理;从钢琴艺术史到钢琴技术的发展演变理论;从音乐处理的方法到音乐哲学的观点等方方面面。具有这种理论体系,钢琴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既能人乎其中还能出乎其外,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就能够看到长远,做出全面而客观的安排,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看得准、办法多、解决快,教学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从容应对。钢琴教师具有这种境界,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对钢琴演奏理论的不断研究和掌握也是钢琴教师的一种特点。
-
钢琴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家的自信。
这种境界来自于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要求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对钢琴教学工作的认识和热爱。作为教师,终身学习是一种常态,对于一个平常的音乐知识也要常见常新。比如常见的subito P就有各式各样的演绎:有时必须把它演奏成惊吓、哆嗦;有时它是突然地进入另一个可闻的世界,关上了窗,街上的声音很大,而你听起来却很轻;还有一种,好像大家都突然小声说话,因为知道旁边有病人在睡觉。这三个例子和三种截然不同的描写心理变化的力度记号,了解它并教给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如何完成是教师的本分。再比如同样是渐弱,decrescendo(decrese.)与diminuendo(dim.)在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中表现出的微妙差异,需要教师既要有准确的示范,还要有生动而明确的理论讲解。诸如此类关于演奏风格的诠释、音乐表情术语在不同作曲家乐谱上的含义、各种表达音乐声音内容的细微技术感觉、变化中的各种音乐观点等,都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研究。钢琴教师只有对钢琴教学这项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不会被世俗的、功利的潮流所淹没,才会在求道的路上坚持下去。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养成对钢琴教学事业的自信,才能保持对钢琴教学事业自发的长期热爱。热爱是这项事业的支撑,是发展这项事业的动力,自信是这项事业的保证。
-
发展钢琴演奏新的理论,也就是创新的境界:每个时代都在艺术中寻找她所需要的东西,不仅努力在艺术中揭示使人注意的东西,而且还要揭示那些应当了解的东西。
今天的人们已不满足于钢琴演奏对乐谱表面内容的解释,而是需要听到新的内容,感受到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揭示。比如说,巴赫的宗教音乐是为虔诚的教徒而写的,今天演奏它却带给我们另外的情感。把这种情感找出来,表达出来,就使巴赫的音乐有了现代的精神,从而丰富了表演艺术。如果说钢琴表演者对音乐新的解释是靠直觉演绎出来的,而钢琴教师则是自觉的研究和发展这种创新。钢琴教师的责任不但要求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还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要考虑适应于时代发展的艺术表演。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司空见惯的表演,程式化的演奏,既造成演奏者的激情枯萎、流于平庸,也容易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和厌倦情绪。比如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有人说他是发动机音乐的作曲家,人们普遍认可用敲击的触键方式,演奏的干涩、带刺,而忽略了他的音乐中很多抒情的东西,带有俄罗斯传统所固有的歌唱性片段。钢琴教师应当具有引导学生挖掘、寻找新的表演领域的能力,这又是一种钢琴教师的境界。
-
钢琴教师是音乐的鉴赏者和评论者。
这种境界也是钢琴教师的专业修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钢琴教师的鉴赏力和艺术品味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不断提高音乐的鉴赏水平和评论的客观性,在教学中对各种风格的钢琴演奏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评价,是钢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参与社会音乐普及活动和社会音乐评判工作是钢琴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对音乐具备挑剔而灵敏的耳朵、出众的品味和修养、恰当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钢琴教师应当是音乐鉴赏和评论的权威。在钢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时时需要评论和鉴别,他所面对的学生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和适当的鉴定,会促使学生的学习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反之则带给学生挫折感甚至造成教学的失败。
-
钢琴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诸多特点,决定了钢琴教学工作是相对封闭的、个性化的,钢琴教师需要忍耐孤独和寂寞,要有胸怀和度量。
与那些风光无限的明星教师相比,绝大多数钢琴教师都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本分的工作。很多演奏大师的老师并不都是名声显赫的教师,特别是在基础阶段的老师,付出的劳动更加艰辛而往往容易被人遗忘。以前钢琴教师都是自由职业者,现在虽然大部分的教师都有了固定的工作单位,但是工作的性质和形式没有太多变化,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不多,而往往把学生看作自己的私家弟子,门户之见、门派观念比较常见。因此,钢琴教师必须具备容纳各种艺术观点的宽广胸怀,和容忍学生成长变化的怡然大度。这是一种往往被忽略的境界。
-
最后,钢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过多人为地训练、雕琢往往损坏了学生的自然天性。在钢琴学习的现实中,我们见到过不少因为教学随意、放任自流带给学生演奏上的棘手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些因为教学过于严厉、固执教条造成的学生心理障碍和演奏的紧张、不自然,甚至造成学生对弹钢琴的抵触和厌恶,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极其顽固难解的。教学不当比教学不到的问题更严重。
-
“有所为”时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做一个循循善诱的严师;
-
“有所不为”时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迂回等待、留有余地,做一个经验老道的旁观者,静观学生学习的动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做一个钢琴教学的优秀园丁也是一种境界。
钢琴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其本身所包含的复杂而独有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学习、研究和练习。
-
钢琴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钢琴教师的人格、责任心、事业心以及奉献精神在教学中引领着学生;
-
而钢琴教师不断提高的境界,则是钢琴教学整体水平的保证,是钢琴事业发展的一个不歇源泉,是钢琴教师从教学匠人升华为教育家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