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百科>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14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自2005年蒙古族长调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长调的传承从草原走进学校,传承者从牧民变成老师,学唱者从放羊娃变成学生,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利弊——

  ""

  蒙古族长调艺术团在台湾演出。额博摄

  第一次听到蒙古族长调,是10年前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演唱者定是骑在马上,否则怎么会唱出如此感人的律动?

  10年后再听长调,是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室里。半个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使长调的传承从民间走进了学校。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保存长调艺术的最佳途径;有人担心,长调艺术会因此失去它的原生态。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长调传承进学校,民间大师功不可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是国内学习和研究长调艺术的最高学府。院党委副书记毅力老师介绍:第一个把长调引入学校的,是民间艺术大师昭那斯图。他先于1959年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1965年又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年。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民间大师,登上大学讲台,为师生们讲长调的唱腔、唱法、艺术内涵。长调作为一种声乐流派,在民族唱法中有了一席之地。

  音乐教育家莫尔吉胡在担任内蒙古中专艺校校长期间意识到:要使长调从实践教学变成有科学理论体系的学科,需要有一批既懂长调,又有音乐理论修养的人才。在他的建议下,自治区文化厅派出一批年轻教师,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为长调艺术纳入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打下了基础。

  用科学发声唱长调,有分歧没争论

  长调牧歌,早在18-20世纪初就已非常流行。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不会唱长调的。但几百年来,它的继承方式都是口口相传。一位艺校老师说:“现在听到的长调已不是原生态的了,那些刚从牧区来面试的孩子唱的才是。到学校让钢琴一定音,一练声,唱出的长调就不一样了。”

  一位被誉为“草原雄鹰”的长调民间大师说:“民间哪里知道什么高音、中音、低音,就是唱着唱着找感觉。长调的气息有三层,第一层是小肚子,第二层是肚子,第三层是头腔。唱歌时,该用哪个用哪个。对于‘诺古拉’(装饰音),我觉得是没法教的。它要靠感觉,要根据个人条件自然发挥。不能像拧螺钉一样,固定的,那样唱就没味儿啦。”

  而在学术界、教育界,科学发声的优点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内蒙古大学音乐系主任李世相老师认为:科学发声使长调更艺术化、更成熟,不会带来跑味儿、风格不纯的问题。这位著有《蒙古族长调概论》的学者虽然是汉族,但他家在内蒙古已经三代,自己的感觉和蒙族人是一样的。

  格日图勒是该校唯一具有博士学位的长调教授。他说,过去民间的传授方式,只有天分极高、感觉特别好的孩子才能成材,而通过科学训练、科学发声,即使自然条件不是最优异,也能培养出来,成材率要高得多。

  巴鲁老师是昭那斯图大师的嫡传弟子,如今她已是内蒙古大学长调教学方面的顶梁柱。她独特的教学法,除了继承昭那斯图大师的方法,还揉进了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到的科学发声法。巴鲁老师认为,这种结合使练声的效果更好了。

  那么牧民怎么看呢?大学三年级的浪腾苏都是巴鲁老师的学生。每年假期回牧区探家,她少不了要唱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听。在她接受长调学前教育的家乡,人们表示:“(在学校)学过的和没学过的就是不一样!”长调的高音区、超高音区比一般民歌多得多,意大利专家曾惊叹:“真正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原来在这里!”没受过训练的牧民只有特别出类拔萃的才唱得上去,而受过科学发声训练的学生普遍都唱得上去。

  是保存长调的原生态还是使其随时代的发展更加艺术化,在学术界和民间都有分歧。听过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东方红》、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人,大多会觉得,要想在更广阔的范围流传,艺术化之后的《东方红》和《茉莉花》要容易得多。好听与否各有标准,但那种原汁原味,能接受的人群毕竟是有限的。不过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调,恐怕还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存。好在,分歧并未引发更多的争论,反而使“原生态”制约着“艺术化”的程度,“艺术化”赋予了“原生态”更强的生命力。

  威胁不来自学校,却令学校担忧

  然而,长调的命运还是令人担忧。对长调的传承构成威胁的是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无垠的草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赋予了长调悠长舒缓的特点,自由无羁的风格。而今,牧民们住进了固定的平房居所;人口和牲口的过快增长,使负载过重的草原严重退化。今年“五·一”期间,在实地查看内蒙古中部后,李世相深感游牧生活在淡出历史。

  游牧生产方式的日渐式微,游牧文化也逐渐显现出断层。毅力老师说:“过去在东苏旗、西苏旗都有长调的生源,但现在,要到更偏远的牧区才能招得到。”格日勒图老师却提供了另外的信息,他说:“招到学生并不难,因为‘会不会唱长调’成为这里餐饮、娱乐业的招聘条件。”想通过学长调找个饭碗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也使浮躁的心态从一开始就潜入了青年人的求学生活。蒙古族散文家鲍尔吉·原野曾这样阐发聆听长调的三重境界:“第一,听出的是长调的悠远;第二,听出的是苍凉悲抑;第三重境界,会听见蒙古人那绸子一样柔软的心肠。”对处于这个时期的学子,要能理解长调的悠远、悲苍和外刚内柔,必须在学习历史、文学和其他文化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一心想挣钱,甚至在学习期间就花过多的时间去卖唱挣钱,心又怎么沉得下来呢?巴鲁老师对记者说:“有些学生嗓音条件很好,音乐感也好,但唱出的歌就是没有魅力!”

  巴鲁老师的学生20%留校当了教师,60%进了专业艺术团体。对做教师的毕业生来说,还有条件孜孜追求长调艺术,但对进了餐饮业、娱乐业的毕业生来说,能保持这种追求就难了:因为这种场合懂长调的没几个!

  美国留学生凯丽给我们的启发

  凯丽是巴鲁老师指导的美国留学生,今年25岁。2001年夏天在美国读大学的凯丽来内蒙古旅游,第一次听长调就着了迷。回去以后,她开始研究蒙族文化,准备大学毕业就到内蒙古学长调。

  2003年,凯丽来到内蒙古大学,先学了一年汉语,然后跟巴鲁老师学长调。为了更好地理解长调,她主动要求学蒙语。巴鲁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已经能唱得比较有味道了”。

  凯丽说,她想两年后回呼和浩特开一家有艺术特色的咖啡店,店里要挂满美国和中国音乐大师的画像。演奏和演唱的音乐作品,既要有美国民间音乐的特色,又要有中国内蒙古民间音乐的特色。她还想在美国也开这样一家咖啡店。

  凯丽所展示的,不仅是创业计划,而且还有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坚持艺术追求的智慧。

  “无土栽培”也繁荣

  如果说,游牧生产方式的结束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游牧文化是否迟早要走向衰亡?这让我想起了生物科学领域的“无土栽培”。现代科技能使“无土栽培”硕果累累,而现代人文科学似乎也给长调带来了生机。

  就内蒙古大学而言,从1997年起,关于长调的各级科研课题就没断过。研究的范围囊括了长调的历史、记谱、唱法、地域特色等等,在国内上百篇有关长调的论文和数部专著中,相当一部分出自该校教师之手。今年三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正规的长调教材。从自治区到各旗各院校年年举办的长调演唱比赛,无不提醒着社会各界新一代长调歌手们不要忘记对艺术的追求。电视台利用学校专家学者的资源,开办长调艺术的专题讲座,更使长调传承完成了从民间走进学校的演变之后,又从学校回到了民间,不过这种回归已达到更高的层次。

  唯一尚无答案的是:长调适合表现当代牧民生活吗?毕竟,近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新长调只有十几首。云南可以将50平方公里的泸沽湖留给保留着母系社会生活习俗的5万摩梭人,内蒙古是否也可以划出一片游牧生态的自然保护区,好让长调的创作者和艺术院校的师生们能在回归自然中找到灵感?或许,这不过是我们外行的异想天开。

  链接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长调的产生距今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长调在成吉思汗时期就作为勇士们的战歌,伴随蒙古铁骑风靡欧亚大陆。

  ■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

  ■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是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民歌。(辑自新华网)

相关文章 推荐

成年人零基础也可以学好古筝!
人气:118
古筝百科
成年人零基础也可以学好古筝!
王省吾 板头曲《渔夫乐》河南筝派代表曲谱
人气:171
古筝曲谱
王省吾 板头曲《渔夫乐》河南筝派代表曲谱
古筝谱《挤奶舞曲》
人气:215
古筝曲谱
古筝谱《挤奶舞曲》
(奉曲调)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73
古筝曲谱
(奉曲调)山东筝琴书唱牌
半壶纱(配乐版)古筝改编作品集
人气:105
古筝曲谱
半壶纱(配乐版)古筝改编作品集
(阴阳板)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89
古筝曲谱
(阴阳板)山东筝琴书唱牌
红颜劫(双手版)
人气:199
古筝曲谱
红颜劫(双手版)
上古筝课的重要性
人气:148
古筝教程
上古筝课的重要性
古筝谱《绒花》电影《小花》主题曲
人气:290
古筝曲谱
古筝谱《绒花》电影《小花》主题曲
(大金钱)山东筝琴书唱牌
人气:218
古筝曲谱
(大金钱)山东筝琴书唱牌
古筝简谱 | 隐公自叹(山东筝古曲)大板曲
人气:208
古筝曲谱
古筝简谱 | 隐公自叹(山东筝古曲)大板曲
古筝谱[嘎达梅林/邱大成改编版]简谱
人气:364
古筝曲谱
古筝谱[嘎达梅林/邱大成改编版]简谱

大家都在看

汉乐筝艺与古筝文化

汉乐筝艺与古筝文化

一提到古筝,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她那美妙悦耳的声音。叮当叮当,好似小河淌水。因此有人说筝就是由其声而得名的。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就是一例。 筝的出现稍晚于...

古筝百科 229 阅读

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起源

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

古筝百科 154 阅读

色弦与鹍弦

色弦与鹍弦

我国古代弹拨乐器一般都用丝弦,但也有用鹍鸡筋做弦的。唐?段安节《琵琶录?总论》说:开元中,梨园则有骆供奉、贺怀智、雷海青其乐器,或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唐?...

古筝百科 204 阅读

古筝面板优劣辨别和死结与活结的辨别及形成原因

古筝面板优劣辨别和死结与活结的辨别及形成原因

筝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流传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学古筝的已经超越二百万之众,毫无疑问其普及程度已经超越了二胡,甚至西洋乐器钢琴也,这个古筝的入门容易,音色...

古筝百科 105 阅读

一些筝曲的背景介绍

一些筝曲的背景介绍

1 《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是: 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 2 《霸王卸甲》的重点段落是: 楚歌、别姬。作者无法回...

古筝百科 214 阅读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自2005年蒙古族长调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长调的传承从草原走进学校,传承者从牧民变成老师,学唱者从放羊娃变成学生,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利弊 \\ 蒙古族长调艺...

古筝百科 195 阅读

周望谈古筝的质量音色要求

周望谈古筝的质量音色要求

有基础者选购古筝 1、手感 一张已调好音的古筝,弹起来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松松垮垮的,也不会过于绷紧。左手做上下滑音时,琴码不会走位挪动。 2、音准 古筝是一根根弦调音的,好象...

古筝百科 75 阅读

关于筝的古典唯美诗词

关于筝的古典唯美诗词

筝的声音很幽婉、很恬淡,淡得像一抹哀愁,叫人一下子想到梁祝的《十八相送》,想到伯牙子期的《亘古之交》,想到阿炳的《苍凉与寂寞》,想到凄凉的《广陵散》 筝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乐...

古筝百科 157 阅读

超实用!教你如何提高练古筝效率

超实用!教你如何提高练古筝效率

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的练习,不但贯穿于从初学者到古筝演奏家的成长过程,而且贯穿于一位古筝演奏家的整个艺术生涯。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真正可以变通为筝不 离手。一旦...

古筝百科 82 阅读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习筝热掩不住古筝艺术危机

在北京首届国际古筝音乐节上献演的古筝合奏以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另据统计,目前全国乐器考级人数中古筝仅次于钢琴位居第二,是所有民族乐器中学习...

古筝百科 111 阅读

古筝钢丝尼龙弦会替代丝弦吗?

古筝钢丝尼龙弦会替代丝弦吗?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古筝一直使用丝弦,在唐代把丝弦染成朱红、翠绿或青色,偶尔也使用鹍鸡的筋作弦。丝弦的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

古筝百科 109 阅读

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介绍

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介绍

古筝假指甲的使用方法是古筝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学习古筝的拨弦工具。古筝的拨弦工具指甲:分假指甲与真指甲。 目前学古筝者都是使用假指甲。因为真指甲拨弦,虽灵活方便,但缺点很多。...

古筝百科 190 阅读

红木古筝介绍

红木古筝介绍

红木古筝是选用花梨木制作,老红木系列是使用缅甸酸枝木,金丝楠木系列选用千年古楠木制作,这些用料主要用在古筝筝头筝尾侧板边板上。同系列古筝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工艺。决定古筝...

古筝百科 192 阅读

女孩子学古筝的好处

女孩子学古筝的好处

1.学古筝的女生有韧劲、能吃苦。 2.学古筝的女生有气质、懂得浪漫。 3.学古筝的女生乐观、心理素质好。 4.学古筝的女生重感情、脾气好。 5.学古筝的女生耐得住寂寞,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人一...

古筝百科 25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