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筝>古筝百科>

香港筝乐之起源与发展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5-2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1947至1995年回顾)港筝之起源与初期发展概况

  筝乐在香港自萌芽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约在1947年,潮州有几位学者和民间古筝演奏者:陈蕾士教授(字伯桐)、李少耕先生、郑献三先生、陈汉光先生等,移居香港开始播下了潮调的筝乐种子。陈教授在港期间曾为丽的呼声(亚洲电视台前身)主持古筝节目,也为中胜唱片公司灌录了两张78转唱片,共灌录了他演奏的八首不同筝派风格的独奏曲。陈先生于1951年离港定居马来西亚。由于香港的剧种主流是粤剧,后期的习筝者为适应粤剧腔调及风格的需要,在技法飞上作了相应的改变。1967年间出现了杜焕先生(弹唱南音),王粤生先生、郭伦先生、朱庆祥先生等几位广东音乐演奏者。当时最负盛名的应是王先生,他于1967年至1977年间,以广东音乐为主的奏法,先后为香港风行等唱片公司灌录了几张唱片。定居在马来西亚的陈蕾士教授,亦在1970年初期受新加坡丽风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春江花月夜》唱片,此片在香港流行至今。在中国大陆方面,于1958年春,初版了曹正教授编著的《古筝弹奏法》,此书本港约在六十年代初期出版。1960年及1962年又推出赵玉斋教授编著的《古筝选集》及《古筝曲集》。唱片的出品:干六十年代初期,演奏者除上述两位教授外,尚有曹东扶、任清志、曹桂芬、刘天一等名家演奏的名曲不下二十首。以上两书及唱片乐曲在本港颇为流行,且部分筝曲更流行至今,使本港的古筝弹奏者在视听上吸收到传统与现代古筝乐派的不同风格及技法。初学者亦能在指法的学习上,得到一套较完整的入门方法。总而言之,香港的古筝音乐从始现到五十年代后期,都是以弹奏本地筝乐家所编写的潮调及粤调为主。从六十年代至今,一直渐进地依循中国大陆的轨迹发展。但1966年至1976年间,由于大陆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筝乐的创作也和大陆的其它文艺创作一样,几乎陷入停滞状态。有意境的古调及不适合当时政治气候,艺术成份较高的筝曲及筝书的出版,都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本港的作曲家及演奏家便开始将早期大陆一些适合古筝演奏的乐曲,改编成筝曲,(如关圣佑编的《梁祝》、《瑶族舞曲》等),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如吴大江创作的《丰收歌》、关圣佑的《祭神》及苏振波的《荒城来客》、《客夜思归》等),初露了本港日后应去的筝乐路向。

香港筝乐之起源与发展简介

  推广过程与传播者

  1948年及1949年间,当时内战日趋激烈,大陆的外国及本土资金大量流入香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联合国对大陆实行禁运,当时由内地涌进香港的人数接近75万(1949至1950年间)。这一形势使香港由转口港趋向于工业发展。因此,影响到1950至1960年代初期香港的筝乐发展。这期间虽已向工业发展,但仍处于落后状态。人口膨胀,人们的生活艰难,文化素质很低,香港政府及港人对中国音乐极不重视,且筝人为了糊口而奔波,公开演奏的传扬机会甚微,只能在工余时私下相约同好共奏,遣兴自娱。在这不利于筝乐发展的社会因素影响下,致使港人对古筝的认识层面非常狭窄,推广的成果也不大。时至1965年,作者与同好为将筝乐推广,就透过登报招生,教授筝艺,且经常到学校、教堂、外国驻港或本港的文化协会、社区中心等机构参加不同形式的演出,之后,习筝者虽逐渐增多,但也只局限于较富有的家族及音乐世家的子弟,推广面仍很狭窄。直到七十年代初,本港的社会结构随工业与教育的发展而改变,人们生活较为安定,对音乐(精神文明)亦开始重视,香港政府也逐渐提倡各项文娱活动,传播界对古筝的介绍及宣扬,亦逐渐增多,这都助长了研习古筝的风气,使之渐趋热烈。

  1974年,可说是为筝乐奠定能在今日香港取得较突出成果的一年。这年8月8日,作者在香港首次主办两场以古筝为主的音乐会——“中日古筝、一弦琴弹唱交流演奏会”,邀请日本筝家新苍凉子莅港与作者及其筝艺团同场演出(该团是香港首个筝艺团,成立于1971年),并最先以古筝为主,用大提琴、长笛、战鼓等乐器伴奏或合奏,亦有筝合奏和筝歌弹唱等形式,及用现代奏法在香港举行公开演奏。与作者同期推动筝乐的古筝、琵琶演奏家林风先生亦在这年组建筝乐团,并主办“琵琶、古筝演奏会”。当时,唐健垣先生在香港电台主讲“古筝讲座”节目,共26讲,前后重播五次,如此等等,一时为本港的乐坛掀起了阵阵的古筝热潮。1975年作者在12月25日(圣诞节晚)主办“中国古筝之夜”演奏会。同时本港的丽风唱片公司也推出作者与其筝艺团灌制的第一辑唱片:中国古筝名曲《梁祝》、《祭神》(作者第一张唱片是1969年由凯旋唱片公司出品的《荒城来客》),该片上市后,在新、马、台等地极为轰动,作者在往后几年便收到各地大量来信,查询筝艺事项。1976年,蔡稚丝、蔡洁仪姐妹亦主办师生观摩性“古筝、琵琶演奏会”,演奏者除蔡氏姐妹外,其筝艺团亦协助演出。同年作者主办个人独奏会。陈蕾士教授亦于同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学聘请,返港任职崇基学院音乐系讲师。1977年,香港丽风唱片公司再次为作者及其筝艺团出版唱片《战台风、普庵咒》。作者并在6月20日主办“陈蕾士古筝独奏会”,并邀请现居台湾,我国早期筝乐先驱者——梁在平教授来港客串演出。该晚节目使习筝者对传统筝乐风韵加深了认识。此后,陈氏每隔两年在港举办一场个人独奏会,并经常到有关的文化机构举行古筝讲座及示范。作者与其他筝乐传播者,除唐健垣先生外(因到外国留学),也都各自每年主办一或两场不同形式的古筝音乐会。(林风及蔡雅丝姐妹的音乐会更兼奏琵琶),且经常活跃于香港市政局、文化署新界事务科(现区域市政局)、艺术中心、音乐统筹处和业余国乐团的演出及讲座等。早期及中期的传播者还有:曾赵龙先生、陈汉铭先生、郑文先生、严观发先生、黄神祎琦先生、陈敏庄小姐、刘丽娟小姐等。直到1981年及1982年,由内地移居香港的筝家——项斯华小姐、陈传音小姐,也开始加入推动本港筝乐的行列。她俩到港后,各自先后灌录唱片,1983年,项小姐还举办了个人独奏会,且经常受邀到有关文化机构举行古筝讲座及示范演奏等,她与吴赣伯先生合编著的《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第1、2两集二书及唱片《项斯华中国古筝名曲演奏集》,在各地广泛流行至今。陈小姐于1983、1984年,在陈治国先生创办的远东艺术学院所主办的“古筝传音”三场筝乐会演出。目前活跃于本港筝坛且每年多有开筝乐会的本地团体和筝家,除本人及本人的筝艺团外,尚有项斯华(项小姐于1983年尾移居加拿大)、苏巧筝、林风及其香港中西音乐学院、陈传音及其传音艺术中心、蔡雅丝、蔡洁仪姐妹之古筝团、陈治国创立的香港古筝艺术团(陈先生初期主办筝乐会机构名称是远东艺术学院)、黄伟达的青苗中西艺术表演团、李志雄的蓓蕾艺术中心、郭慧诗的中国古筝学院、邱少彬的新声国乐团、林流波的香港华声艺术学院(林先生之学院于1988至1990年,主办过三场“中国南派古筝演奏会”, 以后再没有主办音乐会)等。此外,市政局、区域市政局、音乐统筹处及演艺学院(附设筝艺团)每年都邀请本地筝家、有关团体、大陆、台湾及亚洲各国筝家到港演出或举行筝乐讲座,这都促进了研习古筝的风气,使之更为热烈,现时古筝可以说是本港学习人数最多、也是开演奏会最多的民族乐器,1992年的8至9月间,曾出现过在一个月内有七场筝演奏会的纪录,亦有两场于同晚在同时间演出的情况。粗略估计,现习筝者约有四万多到五万人,全年举办的大、中、小型筝乐会不少于三十余场。

  香港的筝乐已经过二十一年昌盛时期(1974至1995年),筝艺的学习和爱好,已从富余阶层扩展到社会各阶层,筝乐会的举行更由逐年增加趋向蓬勃而急速的发展。照目前趋势,作者相信古筝在香港的流行程度,在不久的将来,可与钢琴并驾齐驱。由于古筝的体积比钢琴小,演奏技巧丰富,韵味深长,音色美,更因香港居民中绝大多数是本国华人,而筝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故对其接受、适应、传播,要比钢琴容易得多。

  古筝教材、习筝场所与教师

  本港目前出版的部分古筝教材,颇感未能尽如人意,这可能由于小部分编者对筝艺了解不够全面,或在创作素材上,受到地域、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所致。他们常处于繁重的工作中,缺乏理想的写作环境,但仍能出版教材,并将自己所学所知的,传授给习筝者,对本港筝乐的发展,确已作出了不少贡献。已经出版的教材有:何家全编的《古筝弹奏法》、黄祎琦、黄彩珍合编著的《筝演奏法》、项斯华、吴赣伯编著的《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一、二集、陈国辉、游爱珠合编的《古筝曲集》一、二集、苏振波编著的《中国筝艺大全》上下册、陈治国编著的《古筝初级教程》和《古筝曲集》第一集等。本港目前的习筝场所计有: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音乐系设有古筝专修、副修及选修课程、演艺学院属下之音乐学院有主修、副修、浸全大学民族音乐系也有古筝课程。其它如音乐统筹处、私人音乐学院之联合音乐学院、波希艺术培育中心、琴行、医院、音乐社、业余国乐团及私人教授等等。教师方面,除上述各传播者外,其他全职或兼职的约有百余位。以下是较活跃于筝坛或经由有关单位提供的古筝教师:黄祎琦、叶敢新、陈国辉、麦乐鸣、许荣广、郭本能、吴晓红、马慧青、林钰燕、梁霭凝、欧颖欣、宝倩怡、徐俊威、谢丽珍、马忠驹、张美玲、李淑芝、李婉兰、吴炳坤、黄英基、苏碧彩、李子高、陈伟林、顾勤、林苗、李婉莹、陈自杰、黄绮梅、张洁莲、刘家婉、张惠娟、赵凤娥、钟美媚、陈安琪等。

  目前筝乐教育出现的危机

  香港是个工业极发达的国际城市,商业竞争激烈旧常工作和生活紧张,人们多以迫求个人及家庭财富为目的。人际关系疏离,人与人之间也筑起保护自己的围墙,年青人为长期受林林总总的商品及大众传播媒界的声色玩乐所吸引,多只顾追求物质享受。筝乐教育处于不良社会风气下,导致少数古筝教师和习筝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出现了不正确的速成观念。另一方面,由于筝乐近年来发展急速。演奏会蓬勃,习筝者大增,教师的需求量大,为解决教、学二者的平衡,充任教师的程度因而降低。本港的筝乐教育,在上述的社会环境及师资偏低的因素下,就产生了如下的危机:从已往教师对学生素质的高要求转为学费价格与乐谱教量的交易,师生间感情疏淡。部分教师为求学生量多,未作严格的挑选;为求速成,亦不作基础上的巩固,更遑论格调及艺术境界上的提升呢?有些以取巧的方法来迁就学生,或把通俗乐曲及时代曲引进教材。这样,本港筝乐的下一代欲想出现优秀的演奏人才和精湛的作品,恐怕会受到不良影响,难有佳作,难有杰出人才。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应该负起教化培育的责任,发挥筝乐的“民族性”与“艺术性”。不论是传统或现代的筝曲,应该内容充实、格调高雅、技巧创新者愈高,其价值也较大。“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说话有粗俗、肤浅的;也有文雅、意味深长的,音乐也一样。我们应发挥筝本身的特性,研究其潜在的技巧。作品中必须具有传统特色(民族色彩);虽然,为适应音乐的发展,中、西乐常在同一节目中合作,时或合奏,时而协奏,在乐曲的描写上,亦不宜全盘西化。但就同一作者而言,为探求、为研究,其作品中有较西化的,尚属可以,但亦应保留传统的作品,始不致舍本忘宗。希望所有筝艺教育工作者都能建立崇高的理想,为我国筝乐致力发扬,毋负前辈推广之期望。

  本港的筝乐作品与流行筝谱

  古筝研习者承受了筝乐在本港历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使他们对筝乐的学习欲望和甄别筝曲的优劣能力,不断提高。本地的作曲家能够创作出较成功的作品,除凭筝乐发展趋势的推动外,作曲家本身有熟练的创作技巧、大胆的尝试作风,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港是个自由地区,作曲家在乐曲取材方面,虽不受任何限制,但生活的压力和缺乏较好的创作环境,所以有些作曲家凭自己的冲劲,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首作品,然后在长期的演奏中,再逐渐修改。由于本港是个国际贸易金融中心,交通、讯息发达。对内对外的音乐交流活动极为频繁,本地作曲家(其中不少曾留学于欧美)也就吸收了不少西方的现代作曲技巧。筝乐作品,目前虽不太多,但乐曲的旋律多能体现出筝的特色和本地的乐风,且在曲式、和弦、演奏形式上,有些已采用了现代的作曲技法和多变的演奏形式。本港目前较严谨的作品,据笔者所知的、收藏的及作曲家本人提供的(以下作品绝大多数是作曲家历年来为作者本人的音乐会而作)筝乐作品。第一首作品是1965年吴大江所写的《丰收歌》,初时以两具筝重奏,1974年改为八具筝或多具筝合奏。其它作品,按照其创作时间列举如下:2,筝独奏协奏、小协奏《荒城来客》(1969、1982、1992年,苏振波作、罗永晖编配)。3,筝、大提琴合奏《祭神》(1974年关圣佑作)。4,筝独奏《客夜思归》 (1975年苏振波作)。5,筝合奏《醒狮舞曲》(1975年梁乐音作、关圣佑改编)。6,筝歌弹唱《鹊桥仙》(1976年,宋•秦观词、张世彬配曲)。7,筝歌弹唱《采莲》(1976年,昆曲《浣纱记》、张世彬配曲)。8,筝歌弹唱《杨花》(1977年,宋•苏东坡词、张世彬配曲)。9, 筝、钢琴二重奏《中国幻想曲》(1977年周书绅作)。10,筝、长笛二重奏《画鱼歌》(1977年叶赐光作)。11,筝独奏、协奏《花灯会》(1983年、1993年苏振波作、吴朝胜配编)。12,筝、洞萧二重奏《悟》(1981年卫庭新作)13,筝独奏《响晴》(1981年罗永晖作)。14,筝独奏《鹰爪决斗太极门》( 1952年关圣佑作)。15,筝协奏《流水》(1952年谢俊仁作)。16,筝独奏《望乡吟》(1985年施金波作)。17,筝独奏《九州丰采》(1985年符任之作)。18,《古筝练习曲五首》(1985年罗炳良作)。19 , 筝独奏《瞑思》(1985年陈能济作)。20,筝独奏、协奏《聂政刺韩王》(1986、1992年苏振波作、吴朝胜编配》。21,筝独奏、合奏、协奏《戏乐》(1986年、1989年、1993年苏振波作、昊朝胜编配)。22 , 筝独奏《蝶变》(1986 年张永寿作)。23,筝独奏《醉梦》(1986年苏振波作)。 24,筝独奏《忆情》( 1986年苏振波作)。25,筝独奏、合奏、协奏《屈原组曲》(1957年、1991年、1992年苏振波作、吴朝胜编配)。26,筝独奏《蝶恋花》(1987年苏振波作)。27,筝独奏《秋吟》(1987年苏振波作)。28, 筝独奏《大自然景物》(1989年苏振波作)。29,筝协奏《变象》(1989年曾叶发作)。30,筝协奏《新月儿高》(1989年叶小钢作)。31,筝二重奏《乐缘》(1981年苏振波、宫下伸作)。32,筝独奏、协奏《香港掠影》(1992年苏振波作、李子高编配)。33,筝独奏《天桥底下的老人》(1992年苏振波作)。34,筝独奏、协奏《兵车行》(1993年苏振波作、马文编配)。35,筝独奏、协奏《红楼梦》(1993年、1995年苏振波作、马文编配)。36,筝独奏《路》(1995年苏振波作)。37,筝独奏《梅花小颂》(1995年苏振波作)。38,筝独奏、二重奏《庙会》( 1995年苏振波作)。从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本港的筝乐作品,自1965年至1995年,虽只有38首(尚有部分作品,因联络不到作者而没有列入,待后补充),但作品的规模多以大型和中型曲目为主,部分乐曲并编配为二、三种演奏形式。演奏形式的多采多姿和技巧的创新,也极丰富。

  同时,本地作曲家与筝乐演奏者,也不断地配合本港的筝乐发展趋势,筝乐教育、音乐会和唱片灌录等对筝曲目的需求,通过改编、修订、引传等途径而罗致了百余多格调、流行一时百听不厌的优秀曲目,现将部分最具代表性或常在筝乐会演奏的曲目列下,曲源来自:(一)器乐曲——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曲《江河水》、琵琶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塞上曲》、《彝族舞曲》、《月儿高》等;古琴曲《关山月》、《普庵咒》、《广陵散》、《梅花三弄》、《忆故人》、《流水》、《阳关三叠》等;合奏曲《瑶族舞曲》、《将军令》等。(二)中国七大流派筝曲——(1)粤曲(香港土戏曲): 《帝女花》、《昭君出塞》、《南音》、《双星恨》、《凤阁恩仇未了情》、《紫钗记之花前遇侠》、《平湖秋月》、《红烛泪》、《禅院钟声》、《昭君怨》、《流水行云》、《别鹤怨》、《汉宫秋月》、《蕉石鸣琴》、《饿马摇铃》等;(2)陕西:《绣金匾》、《姜女泪》、《剪剪花》、《大金钱》、《凄凉曲》等,(3)河南:《落院》、《河南曲子曲牌联奏》、《上楼》、《山坡羊》、《泣颜回》、《哭周瑜》、《天下大同》等;(4)山东:《渔舟唱晚》、《 老八板》、《四段锦》、《牌子曲联奏》、《高山流水》等;(5)浙江;《云庆》、《灯月交辉》、《四合如意》、《海青拿天鹅》、《高山流水》、《将军令》、《霸王卸甲》等;(6)潮州:《寒鸭戏水》、《南进宫》、《画眉跳架》、《锦上添花》、《柳青娘》、《春涧流水》、《粉红莲》、《秋思曲》、《西江月》等;(7)客家:《纺织忙》、《蕉窗夜雨》、《出水莲》、《西厢词》等。(三)现代筝曲——《庆丰年》、《幸福渠》、《汉江韵》、《闹元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城乡新面貌》、《侗族舞曲》、《苗岭的早晨》、《芙蓉春早》、《浏阳河》、《东海渔歌》、《草原小姐妹》、《洞庭新歌》、《林冲夜奔》、《幸福渠水到俺村》、《银河碧波》、《雪山春晓》、《丰收锣鼓》、《包楞调》、《骏马奔蹄》、《峡谷明珠放异彩》、《金陵杯古》、《欢乐的日子》、《铁马吟》、《秦桑曲》、《香山射鼓》、《百花引》、《三秦欢歌》等。

  按以上介绍,本港目前流行的名筝曲已超过150首,而变化多端的演奏形式也有十种以上,可称是中国精英筝谱的储藏库。

  结语

  我们的前辈把这一“仁智之器”带来香港,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经过不同年代的筝人不断推广,如今已为很多港人所熟悉、接受和喜爱。至于其发展过程的艰辛,就只有身厉其境的耕耘者,才能体会个中苦况。当年,古筝的引进者和拓展者,如今,有些已与世长辞,有些已年届古稀,有些已白发苍苍了。以前他们各自为发扬筝乐而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现在,筝乐在香港已扎根开花,展望未来,前途似锦,他们的理想可算达到了,他们的英灵除应感到欣慰外,亦更应为他们有价值的一生而感到骄傲!

相关文章 推荐

香港筝乐之起源与发展简介
人气:148
古筝百科
香港筝乐之起源与发展简介

大家都在看

古筝谱[纤夫的爱]简谱

古筝谱[纤夫的爱]简谱

古筝谱[纤夫的爱]简谱...

古筝曲谱 192 阅读

伍君瑜古筝分钟课堂 第15课《按音》教程视频

伍君瑜古筝分钟课堂 第15课《按音》教程视频

伍君瑜古筝分钟课堂 第15课《按音》教程视频...

古筝视频教学 105 阅读

古筝乐谱《月空》简谱

古筝乐谱《月空》简谱

古筝乐谱《月空》简谱...

古筝曲谱 295 阅读

怎样辨别古筝音色?

怎样辨别古筝音色?

什么样的古筝音色好?又该如何鉴别古筝音色?音色、手感、音的稳定性、工艺是衡量一台古筝优劣的四大要素。对很多商家而言,外观工艺是灵魂;而对演奏者来说,音色永远是灵魂。所以...

古筝教程 129 阅读

古筝4-6级怎么学

古筝4-6级怎么学

有关触弦,初学古筝时认为很简单,就是把琴弦拨响就完成任务了,也没有人会去留意我到底应该怎么个拨弦才会好听,因为那时候觉得随便怎么拨,古筝的声音都很好听。 也许正因为这个简...

古筝教程 165 阅读

古筝摇指技法训练

古筝摇指技法训练

弹拨乐器的特点之一是颗粒性强。要弹奏出长音效果,就必须快速、均匀地反复弹拨,这个技法使点变成了线。这就是摇指在古筝弹奏中的意义。 摇指技法从关节上区分有大指小关节摇和大关...

古筝指法 98 阅读

古筝谱《大鱼》

古筝谱《大鱼》

《大鱼》是由尹约填词,钱雷谱曲,周深演唱的歌曲,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印象曲,于2016年5月20日首发。 2016年9月,该曲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年度十大金曲奖。 该曲主歌部分旋律悠...

古筝曲谱 112 阅读

古筝音色鉴别

古筝音色鉴别

音色、手感、音的稳定性、工艺是评价一台古筝优劣的四大要素。对很多商家而言,外观工艺是灵魂;而对演奏者来说,音色永远是灵魂。没有音色的古筝就是一堆上了油漆木料组合体而已!...

古筝教程 194 阅读

古筝演奏《青花瓷》视频欣赏

古筝演奏《青花瓷》视频欣赏

古筝演奏《青花瓷》视频欣赏...

古筝演奏视频 138 阅读

古筝挑选小常识

古筝挑选小常识

从音色、用料和工艺选购古筝 一、用料 (1)面板 面板是影响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筝多数用泡桐木制作面板。桐木一般呈白色或浅黄色,质地韧、软,用指甲在面板上轻轻一划可见指甲痕(...

古筝选购 133 阅读

如何弹奏古筝双手配合技法?

如何弹奏古筝双手配合技法?

1、轮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拨弦。拨弦的顺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轮抹常用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表现跳跃或急促的情绪。 2、三勾轮抹:这是一组双手配合拨弦的综合指...

古筝指法 203 阅读

古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

古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

演奏乐器的人,都遇到一个如何处理和表现音乐的问题。乐曲处理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规律呢?这是我们迫待解决,并且在毕生的演奏活动中都必须去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音乐的表现...

古筝教程 100 阅读

古筝演奏家[姜小青]简介

古筝演奏家[姜小青]简介

姜小青出生于北京,曾在中国少年民族乐器演奏大赛中获得第一名金奖。从8岁起就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曹正、刘维珊、项斯华、范上娥及张燕。15岁进入中央音乐大学学习。在读时学会中国古...

古筝名家 212 阅读

古筝乐谱《四段锦/上海筝会/考级九级曲目》简谱

古筝乐谱《四段锦/上海筝会/考级九级曲目》简谱

古筝乐谱《四段锦/上海筝会/考级九级曲目》简谱...

古筝曲谱 89 阅读

古筝谱[我是一只小羊羔]简谱

古筝谱[我是一只小羊羔]简谱

古筝谱[我是一只小羊羔]简谱...

古筝曲谱 17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