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的‘新天新地’之六:精致录音艺术的文化传统
苏友瑞
唱片音乐的喜好总是得牵涉到音响的科学成就,谈论唱片音乐总得顺手谈到音响的手段;然而,透过‘美好时代’精致音乐文化传统的认识后,又让我多认识了一种精致录音艺术的文化传统;这下子,音乐与音响之间不再只是直接的连系:它们之间还有录音技术的文化传统成为中介,导致录音艺术成为精致音乐文化的一部份;那么,我们的聆乐体验会产生什么意义?
● 古典音乐唱片的流行录音方式
一般爱乐友在谈音响时,我们对最原始的源头──‘录音’──的讨论是很保守的。我们很容易假设一套调整妥当的音响应该可以让很多‘录音妥当’的所谓‘发烧唱片’播放起来很好听,但是什么是‘发烧唱片的妥当录音’呢?
跨国企业决定的古典音乐唱片市场中,使用多只麦克风多音轨录音、再进行后制混音,成为录制‘妥当的录音’唱片之主流方法。由于极端仰赖混音与后制,造成很多所谓的发烧片会主动压缩高频泛音的动态与能量。以一个钢琴基础音为例:如果高频泛音的动态被压缩,这个琴音可能很顺耳很柔和,但是绝对不够真实。这种录音方式往往是为了广大唱片消费者惯常使用的‘流行音响器材’而设立的,这种流行的音响器材,为了避免真实高频动态会暴露器材素质不佳的问题,会主动压缩高频动态。这种音响器材播放‘不压缩高频泛音动态的唱片’,反而会很难听,因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失真通通跑出来了。反而播放上述录音手段制造的‘主动压缩高频泛音动态的唱片’,会觉得很好听,而且是明显与真实乐器声音有差异的‘好听’。
如果我们使用这种‘主动压缩高频泛音动态的唱片’来调整音响系统,尤其是 BI-AMP 或多喇叭(加超高音或超低音)的音响系统;那我们会为了符合耳朵中对真实音乐演奏会的印象,自动填补被压缩的高频动态。也就是说,我们以为系统有缺陷,其实是唱片有问题。OK,如果永远只听那种唱片,把系统调整成‘还原(增加)高频泛音动态的系统’,可能也可以安心听一辈子了。
● 精致录音艺术的文化传统
法国国立视听中心(INA)提倡‘双麦克风录音法’,并且创造了一个录音史上的精致传统;他们强调只使用两只麦克风拾音,录音的水平表现在录音师把两只麦克风放在那某个最适当的位置。于是录音与唱片制作时都能尽量避免混音与多余的后制,这种录音方法很明显能保存较完整的高频泛音动态,因而拥有某种反映真实乐器声的录音真实性。以这种录音传统为基础到了某个水平以上,就会因为每个人的艺术品味不同而有分岐;于是开创了三家法国唱片厂商的三种不同的录音艺术展现:FY/SOLSTICE、TIMPANI、BNL/SYRIUS。
FY/SOLSTICS 强调完整补捉声音直接的‘能量感’,想象你站在乐团指挥台前狠狠瞪着乐手看看那个家伙正在偷懒,就是那种感觉。它令人感觉到声音的‘冲击性’:你不会觉得吵,但是你会被声音‘按摩’身体与耳朵;试着在感觉你身体接任何物品时,总会强烈感受到该物品的共振频率:只要那张唱片有这个音频,再怎么小声播放音乐,该物品就是会产生共振。这种声音的能量感以我有限的声学物理知识实在无法清楚描述,是非常特殊的音响体验。但是似乎也因为这种特性,它的唱片超级挑音响,音响只要有一个环节不够真实,这种唱片就会摆烂给你看。
BNL/SYRIUS 似乎强调完整的‘间接音’,尝试完整收录录音空间的残响;彷佛坐在音响效果最好听的观众席上轻松欣赏乐团的演奏。相形之下声音没有 FY/SOLSTICS 那么冲,也是最不挑音响的录音,什么烂音响都可以展现 BNL/SYRIUS 高水平的录音。
TIMPANI 刚好介在两者之间,空间残响比 FY/SOLSTICS 多,冲击性比 BNL 大。
这三种唱片展现了三种不同取向的录音艺术,那么音响应该是什么呢?音响虽然不可能唯一正确,但是一套‘忠实表现音乐或录音素养的音响’岂不是应该能同时满足这三种录音艺术吗?音响可以本身就是艺术,但是从我这个角度,我会期待音响能忠实承载着录音的艺术,好音响应该可以同时展现三种录音艺术的美感。
● 音响扮演了那一种艺术角色?
这种‘音响美学’、也就是‘音响是承载录音艺术的工具’的观点,让我发现一种值得思考的现象:这是我在某个乐友家中真实遇到的情况。这位乐友兼发烧友音响加空间处理真的不惜血本投资数百万,结果播放流行的多麦克风加料录音唱片与播放上述‘美好时代’的三种录音艺术,听起来居然都差不多,通通都非常好听?
好像有一种音响美学与系统调整方式,先把唱片的泛音动态压缩到破坏原始录音的细节,然后后端再进行声音的加料还原,让每种唱片产生通通一样的泛音动态;于是任何原始录音的特性通通消失,后端喇叭放出来的都是‘好听’‘合宜’的泛音结构。
如果音响只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让所有特性不一的唱片全都表现出最美(不见得够真实)的音乐气氛,是不是音响的目的?
录音的美学能当成目的吗?好听的高级音响,往往得不到现场级的感动;但是透过忠实呈现艺术级录音美学的唱片与忠实呈现唱片录音水平的音响,却可以得到足以震憾人心的感动;忠实呈现录音美学,到底应该在音响的那一个位置?我更大胆的狂想:所谓用亮一点(或暗一点)的前极搭配暗一点(或亮一点)的后级、很亮的前端搭配较暗的喇叭、温暖的系统加上透明感的线材......会不会都是一种‘让所有唱片的录音美学通通均一化’的手段?
到底音响应该是什么呢?
● ‘诱发现场感’与‘诱发唱片感’
最近疯狂沈迷上于皮尔奈(Gabrie1 Pierne, 1863-1937)的音乐,3B2T教主的名位快要不保了;刚好拥有录音艺术极成功、荣获坎城唱片大展2002年年度唱片与管弦乐部门大奖的 TIMPANI 之夏隆与卢森堡爱乐版本,以及超级老历史录音(1934年)之皮尔耐自己指挥的西达利丝与小牧神芭蕾音乐。沈吟在老录音保存的音乐艺术与现代录音艺术之间,于是我发现唱片录音有两种:一种是能‘诱发现场感’的录音,另一种是只能‘诱发唱片感’的录音。
‘诱发现场感’的录音,它绝对不意谓着‘原音重现’;它只是意谓着一种所谓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艺术家级的录音师掌握住一种忠实呈现艺术的录音技术,无法明言知识定义它。但是他们的录音,你听起来就是会让你有如聆听现场演奏的音乐认知与感受;这不是音响上所谓的现场,而是你‘不会’去计较它的演奏有什么音乐上的优缺点,你‘会’参与进演奏者塑造的音乐气氛中,感受到演奏家无形的现场音乐语言、现场听众无形的非现场聆听语言,因而产生令人满意的‘诱发现场感’效果。
相对的是‘诱发唱片感’的录音,它可能很真实、很发烧,但是它无法带你走进‘现场感’,你能轻而易举地使用客观的立场立即辨认演奏的优缺与诠释的是非,很适合进行唱片专家的评论,所以我戏称为‘诱发唱片感’的录音。
比较皮尔奈与夏隆的指挥,两者的诠释大有不同,当然个人感受到皮尔奈自己指挥的乐句分段与音质控制都是上乘。诠释与技巧如此特出的唱片,依我的聆乐习惯我才不会管它是什么多烂的老录音,还是只会只聆听它,把录音好而诠释差的唱片冷冻起来。
结果我被‘诱发现场感’的录音唱片彻底打败了。
● 精致的录音艺术传统之追寻
客观分析可以知道演奏技巧与音乐素养的好坏;但是‘诱发现场感’的录音带领聆乐者进入主观知觉,‘很难’抽身变成客观评论,结果还是继续被夏隆深深的吸引下去......当然这个范例不大恰当,因为夏隆与卢森堡乐团即使比不上皮尔奈自己的演出,也绝对算是现代录音中最伟大的指挥家与乐团之一。同样的录音艺术如果换个超烂的指挥与乐团,很可能‘诱发现场感’的录音就无法拥有这么可怕的吸引魔力。
另一个可以诱发现场感的录音范例,就是 FY/SOLITICS 的 Chemin之贝多芬《汉马克拉维》奏鸣曲,以诠释的立场我当然力捧吉利尔斯的经典诠释。但是这张唱片录音在‘合宜的音响’之呈现下,实在太容易‘诱发现场感’了,!忍不住就要放出来震一震、爽一爽,惊奇于贝多芬可以预知后世的钢琴制造艺术...... (我一定要强调是‘合宜的音响’,因为这张唱片实在非常挑音响!)
我们讨论录音的好坏,客观来说当然不可能‘原音重现’;但是回到人类普遍的心理实相,会不会有一种录音艺术,能让我们轻易得到类似现场演奏中被吸引进的主观感受,而不会如听一般唱片音乐一样被迫客观化(这就是‘诱发唱片感’)?同样的,音响系统会让这张承载录音艺术的唱片呈现‘诱发现场感’的直接感受?还是只能呈现合宜的讨好音效、甚至是一元化地把所有录音艺术都变成同一种低俗的特色?
让我们试试看当音乐与音响面临 FY/SOLSTICE、TIMPANI、BNL/SYRIUS 三种录音艺术的展现会如何?这样子,透过‘录音艺术’的中介,音乐软件与音响硬件之间能不能产生更有意义的连系?录音本身成为艺术,能不能寻回音乐欣赏的重大意义?古典音乐中的新天新地,真的是找不完寻不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