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下午于人文楼1001,开启了“问乐讲坛”第五讲。中国音乐学院齐琨教授受邀主讲:《当代琵琶演奏为何鲜现流派?——论指法建构的乐曲风格与流派特征》。浙音副院长汪洋教授任学术主持。齐琨教授以“引言:从聆听开始”“由听觉感受进入形态分析”“指法音色形成的乐曲风格”与“指法建构的流派特征”四个部分,阐述该课题从问题发现到逐渐解析、追问、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研究历程。
2003年,齐琨教授于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听到阿炳演奏版本的《大浪淘沙》,深厚的琵琶演奏功底使她敏锐意识到阿炳的《大浪淘沙》与现代演奏家们的版本有很大差别。她在后续研究中对阿炳与刘德海两个代表性演奏版本做记谱分析,认识到两者巨大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旋律,而在于指法、音色和音响。她与其琵琶演奏方向博士生何湾湾几经讨论,确定了“指法组合”“指法音色”和“指法布局”的研究框架。她对《大浪淘沙》两个代表性演奏版本做波形图等图谱分析,认为阿炳的演奏风格是“密集的点”,刘德海的演奏风格是“舒朗的线条”,二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指法组合”类型不同。
齐琨教授她进一步引申到演奏指法背后的学术问题,即“琵琶指法与形成风格和创立流派的关系”,为什么近现代时期琵琶流派林立,当代琵琶演奏却鲜现流派?她分析了清代和民国的琵琶谱,认为相对传统的骨干谱,现今出版琵琶谱属于“演奏谱”,虽然音高固定、指法明确,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具有流派风格标识意义的“花音”出现,这或许是“当代琵琶演奏为何鲜现流派”的原因之一。指法是流派确立的核心,各琵琶流派大都在某些音位上有着独特的指法音色,在某一段旋律中应用独特的指法组合,以及为某一首乐曲给出独特的指法布局。在如今演奏谱统一指法的情况下,琵琶的派别也相对难以形成。
她表示,追问“当代琵琶演奏为何鲜现流派”,并非是鼓励表演者追寻独成一派的名望,而是强调对如何丰富琵琶表演风格多样化的思考。“如何将传统指法音色运用于现代作品的演绎中?”“如何在传统作品的演绎中给出独具个人风格特征的指法组合?”“如何为现代新创作品提供展现演奏者自身音乐理解的指法布局?”这些都是值得继续展开研究的音乐表演命题。
讲座最后,研究生处杨阳老师与齐琨教授进行学术互动并总结。齐琨教授的研究基于中国民乐表演的话语立场,在音乐表演研究领域做出方法探索与研究阐释。讲座的命题对各专业方向研究生都具有学习意义。表演者如何认知、挖掘自己的技术语言,向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对接、转化;创作者可更多关注中国音乐以指法为典型的表演范畴,探索其音色呈示与布局中潜在的创作空间;研究者可多关注“田野”的多维性与多向性,思考音乐田野中普遍存在的肢体、音响、体验与深层机制问题。齐琨教授针对表演专业博士的研究需求,教研结合,不断推进学术研究的学者、师者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专家简介
齐琨,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长城学者,获“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音乐》常务副主编。现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秘书长。已出版专著《历史地阐释》(2007)、《江南丝竹》(2009)、《乡礼与俗乐》(2011)、《仪式中的音声表述》(2011)。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目前,完成和正在进行课题有1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项目1项,以及13项省部级项目。为中国音乐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相关学科基础概论、历史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声音景观、口述史等研究领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