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
白居易
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
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
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
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
似劝杯中物,如含林下情。
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时声。
乐器介绍
阮[ruǎn]
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竹林七贤图(左起第五位为阮咸)▲
结构与演奏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阮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阮的演奏技巧,原理比较简单。随着乐器的改革,如今逐步得到丰富。经过演奏者的继承、实践、移植和创造,右手的指法已有弹、挑、勾、抹、扣、划、轮、拂、分、摇、扫、滚等30多种,左手指法也有泛、打、带、滑、推、拉、吟、纹等10多种,阮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阮咸结构示意图▲
发展历史
两汉魏晋——阮生华夏
阮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或秦汉子,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西晋(公元266年—316年)“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阮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
唐代——涅槃重生
武则天时,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一度失传的阮被复原和发展,获得了新生。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0.7厘米,四弦、14品,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乐图。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见。
▲螺钿紫檀阮咸▲
宋元明清——兴衰过往
阮咸简称为阮,始于宋代。10世纪末,宋太宗赵光义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但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五弦阮”,阮之名自此始。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从中国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一张清代阮看来,直到清代,阮仍保持着古制,音域只有一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即使是四条弦,也是每两条同发一音,音域很窄,音阶也不完备。
▲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莲花阮”▲
近现代——革故鼎新
建国后,阮的改革和演奏艺术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个声部,而自成一族。改革后的阮都为四弦,采用金属弦,调音方便,音域扩展到三个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在演奏技巧上,除传统指法外,还吸收了其他中、外弹拨乐器的技法,大大丰富了阮的表现力。1979年制成的电扩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传统音色,又丰富了发音的韵味。2009年,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历经17年,47次失败后,成功修复并研制“仿唐隐孔中阮”。
▲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和“仿唐隐孔中阮”▲
乐团应用
近代中国的发展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低音声部。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弹拨乐器。
▲阮族乐器▲
经典曲目
协奏曲:《云南回忆》、《运河明珠》、《临安遗恨》、《绽放》、《味道还在》、《自在》等。
独奏曲:《秋风词》、《松风寒》、《凤凰花开》《渔舟唱晚》、《丝路驼铃》、《望秦川》、《满江红》、《侗歌》、《火把节之夜》、《石林夜曲》、《山歌》、《草原抒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