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三弦>三弦百科>

学术论文 | 庄昉《白凤岩三弦器乐艺术研究》(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1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问:您觉得白凤岩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答:艺术趣味极高,非常聪明,非常有创见,很科学,很诲人不倦。我们到他那肯定不象样子,自己觉得还行,他也不是把你否得一无是处,总是很耐心的把你往前引,并且师生关系很好,当时我去上课,很远,每次都要上到12点左右,就留在那吃饭了。

问:当时白凤岩的生活环境怎么样?

答:当时他是广播说唱团的艺术指导,挺说了算的,住在宣武门,是个老院子,一进门是个小花园,旁边是厨房,厨房再往前走是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他们家拐棍特别多,因为他会推拿、气功,把人治好了,就把拐棍留下了。他是天主教徒,师母人也很好,所以我对他感情很深。他的书出来以后还给我寄了一本,并且还写了封信,还好这些都还在,我觉得很珍贵。

问:白凤岩的艺术见解是什么样的?

答:白凤岩老先生和一般的民间艺人不一样,创造性,对艺术的见解的高尚性了不得。我原来学的两个老师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人,弹法很地道、很传统,但是有很多事情讲不清楚,所以我是带着很多困惑去找的白凤岩老先生,象三弦的把位问题,我觉得不是很精确,我就想把把位定得更精确一点,原来老师说得是四个把位,我就问白老师,这样对不对,他就说这个不对,有七个把位,听他这么说我定十四个把位就有根据了呀。可是你没有他的这个见解,你就属于杜撰了,所以他是很有创见性的,超出了一般的民间艺人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这个老先生很有创造性,他既完全的传统,又有科学的创造,很值得尊重。比如,以前老的老先生说弹三弦练功夫都不用琴托,手放上面,三弦就这么搁在那,这个我们都练到了。这样还不算,还要在琴头的部分掉一块砖头,右手呢还要吊着怎么样的,我带着这样一个疑问去问了白老师,他说瞎说, 别听他们的,徒弟,我和你说件事,别说绑砖头了,就把你的一条腿绑在凳子上你都不能弹琴了。他觉得原来的梅花大鼓太俗了,改了新梅花调,你去听肖剑声的《迎新春》,这个就是新梅花调的过门,一字不差,他经常唱给我听。蓝玉松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在天津看白凤岩演出的时候,坐在我旁边,他就说弹的太好了,这个音质、音色太好了。

问:他的教学有什么独到的地方吗?

答:他出过一个小册子,叫《怎样弹三弦》里面有八字八法等,他就跟我讲过都是什么意思,并且一面说一面演示,他上课不是一个曲子一个曲子的过,带有人文科学精神的,他是从天文历史,北京的城门是怎么变化,曲子的来源,他的师傅有些什么小故事都讲的。我当时有个笔记本,记不了那么多,但是主要的我都记下来了,很有意思,等以后有时间了,我要把它都整理出来。每次上课都要2个多小时。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用对比,这个我觉得很了不起。就象单弦的那一下“咣”,就是扫弦,他说这个不能弹成“咣”要弹成“喤”,不能用扫弦,那样的话质就不高了,要用拍弦,什么叫拍弦呢,要象海水“哗”一样,就是入弦的角度和发音的音质有区别。他总在用对比让你去辨别好坏,这个在一般的老师那里是做不到的,这个要把别人都吃透了,再拿出自己的新意才可以。他说我原来的老师的那种是“大路货”,而他的过门听起来就很不一样,他说我的过门不是变出来的,是从老师拿得来的,他比他老师又进步了。我学习《三番》的时候,笔记里还有一个韩永禄的,他也弹给我听了,我也记下来了,他说这是我老师韩永禄的《三番》,但是我觉得还得动一动,他教的时候,总是把我的祖宗是怎么弹的,我是怎么弹的,都告诉得很清楚,了不起吧,一般的老师都做不到,顶多把我的告诉你,他还要告诉你别人的。他一点也不保守,很瞻前。

问:他的演奏给您是什么样的印象?

答:他的三弦弹得象琵琶,主张弹奏的自然和放松,从把位的定制到训练方法的科学,他不讲究蛮干。他在演奏方法、训练方法都很科学,他说练得时候,第一步要把力放出来,我说放出来以后要碰弦呢,他就讲了一句名言,徒弟,弹三弦的初期,“不怕乱响,就怕不响”,所以你就放开了弹,之后呢就讲究缩力寸劲,缩力寸劲刚跟我讲的时候我不能完全吃透这个感觉,他去世后,经过这么多年的领会,感觉缩力寸劲很有道理,什么叫缩力呢,就是这个力你练到10分,在演奏的时候,10分的力只要出9分,甚至8分就够了,也就是说这个“力”被装饰了,不是力自然的状态,是经过装饰的。寸劲,“寸”代表巧的意思,还代表速度,慢慢的过弦是一种音质,快速度的过弦又是另一种音质,它代表着过弦的速度,发力的速度,所以这个声音被修饰了,同时发力的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每个音每个曲子所需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他原来教过我一个曲子叫《反柳青娘》,果然不一样,用缩力寸劲的感觉去弹,曲子就会很美。可见他对发力的力度和速度有很深的研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弹三弦象琵琶那样秀美,也用五指轮,但是是反轮,弹琵琶呢,象三弦。而我们现在弹得东西有时候太白了一点,修饰得少,有多少力发多少力,被控制的音色很少。这些是他对我的演奏方向起决定作用的几件事情。

问:您对他的曲子有什么样的印象?

答:他有很多改编的曲目,甚至于他创作的曲目。他有个黄鹂调,这个他没有外传,我把它收在我的《三弦练习曲选》中了。还有一个原来叫《花鼓琴声》,现在叫《鼓琴心悦》,我也收在《三弦练习曲选》了,但是是由《花鼓琴声》和《鼓琴心悦》两个小曲子组成的。这个曲子被收在了中国曲艺还是戏曲大词典的白凤岩条里了。这个曲子是他的弟弟,白奉霖写的。他是用琵琶弹给我听的,非常好听。我当时有很好的条件,全校有唯一的一台德国录音机,就借给我用了,每次去上课我都扛着去,所以我就能把曲子和指法一字不差的都记下来了。回来我就练,但是不行,他是四根弦,但是我是三根弦呀,有些地方我做不到,等我的加弦三弦改革成功了就可以了。这个曲子把它留下来,我觉得很有价值,他想力图突破五声音阶,想革新。就象《反柳青娘》为什么要反呢,就是想要移调,我们是G调,他把它弹到D调上去,他也没有学过乐理,就研究音的变化,真是很有成就。我的这个《三番》就是和他学的,真是太妙了。

问:您对他的曲艺伴奏有什么印象吗?

答:在《怎样弹三弦》里面都有,我为什么对他的单弦、京韵这些吃不透呢,因为我们当时学的时候是没有谱子的,要真唱,你不唱就没法学,等你唱对了,他才教下去,但是南方人口音很重啊,一节课就只能学这些,所以我就着重学了他器乐方面的东西了。

采访对象:王振先教授

采访人:庄昉

采访地点:中央音乐学院新5楼1301

采访时间:2008年3 月8日

“附录三

李国魂采访内容记略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白凤岩学习的?

答:1956年的冬天吧,那时候我去时候天气很冷很冷的,上过高台阶,掀开棉门帘,里面好暖和呀,那时候我刚到北京,还不适应北京的天气。一直学习到57年反右运动开始。

问:您是怎么会去和白凤岩学习的呢?

答:我开始时是和白凤岩的弟弟,曲艺界也有名的白老五白奉霖学习,他当时在我们曲艺杂技团当教员,会弹三弦,琵琶也弹得很好,开始我是和他学的,本来我是学琵琶的,但是那时候琵琶是丝弦,在乐队里听不到,没声音。大家都开始改行兼别的乐器。因为我小时候学过评弹,就让我兼三弦,但是大三弦和小三弦不太一样,很多传统技巧我都不会,我就去和白奉霖老师学了,和他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就对我说了,你要真想学三弦,也别和我学,我会的都是曲艺,你也不是很喜欢曲艺,我给你介绍个人,你去和我大哥学,他很了不起的,号称“白老大”,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家里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就是在曲艺界,尊称他老大是对他最高的尊重。提起“白老大”没有人不佩服、不服气的。于是我就和我们分队长说了,给了我一个月15块钱的学费,我就去找白凤岩老师了。

问:您和白凤岩学了哪些曲子?

答:刚开始的时候我学的也是曲艺,有梅花调,这个学得多一点还有一点单弦的过门。还有《柳青娘》《老八板》《八板》等六七个曲子吧,他的《八板》还是变奏的,大概就学了这些,到了57年反右开始就不能学了,中间我们还有下部队也没有学,前后差不多半年时间吧。

问:对他的演奏技巧您有什么印象吗?

答:他的音准特别的好,挑不出什么毛病的。还告诉我们按弦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甲按弦,小关节都要竖起来,那时候用的是丝弦,余音本来就不长,必须这样能出来余音,好听。直到现在我弹小三弦我都注意这个。还有右手撮的音色特别的好听,象金石之声一样的,声音圆润、通透,两个手的结合也非常的好,出来的声音就是不一样,感觉特别结实,很有穿透力。他还特别强调“功”和“法”。他告诉我滚奏怎么练,他们曲艺界叫撮,正撮、反撮都怎么练。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个方法以后你就去傻练,练着练着就出功夫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三弦弹得像琵琶,他的琵琶弹得像三弦。因为那时候上完课,他知道我是学琵琶的,他就会给你表演,那时候我就觉得很像三弦,没太放在心上。还有就是他的三弦上面用长轮的。

问:他是怎么给您上课的呢?

答:那时候学的时候也没谱子,我就跟着他唱工尺谱,回来再翻成简谱,然后就是给你作示范,并且告诉你方法,像弹挑的时候要勾住弦,这样的话,就算碰到二弦,二弦也不会响。还有一个就是他都是从简单的开始教。我和他学得时候最直接的一个感觉就是我又碰到了一个好老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师,觉得自己很幸运。

问:白凤岩创作的曲子您有什么印象吗?

答:我弹过琵琶的《剑阁闻铃》,然后就是这次整理的《花鼓琴声》,三弦的创作曲子我没听过,回过头来看,他的曲子还是很有意思的,三弦琵琶化,琵琶三弦化,乐器本来就是互补的,演奏方法能够借鉴过来的话,也丰富了本乐器。我感觉曲子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很有内涵,也有特点。

采访对象:李国魂老师

采访地点:总政歌舞团宿舍

采访时间:2008年3月11日

采访人:庄昉

“附录四

周润通采访记略

问:您是什么时候和白凤岩学习的?

答:我从50年代一直学到70年代。

问:您对白凤岩有什么印象吗?

答:当时我们是小孩,又穿着军装,所以他有种革命自有后来人的感觉,希望有三弦的接班人。

问:他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答: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

问:您对他的器乐曲有什么印象吗?

答:印象最深的就是《风雨铁马》,他弹的给人一种崇敬崇拜,妙不可言的一种感觉。

采访对象:周润通

采访人:庄昉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采访时间:2008年3月17号

“附录五

白慧谦采访记略

问:您是什么时候和白凤岩学习的?

答:10岁左右,大概58年开始学习的,学了两年以后就到团里了,进团之后他也给我讲课,就讲得比较少了。

问:他是怎么教您的呢?

答:是口传心授的方法,那时候没有正规的谱子的。

问:他教了您一些什么曲子呢?

答:他教过我京韵大鼓、单弦、三弦独奏曲,不是一个时期教的,他先教得我《柳青娘》《万年欢》《夜深沉》,然后又教了我很多单弦岔曲,后来又教了我京韵大鼓。

问:《风雨铁马》您学过吗?

答:因为这个曲子比较难,当时他没有教我,我也是后来听到录音之后才学的。这首乐曲是他联想到风声雨声撞击屋檐下的铃声来创作的。

问:您对他的演奏技法有什么印象吗?

答:我对他“凡”字音比较有印象,然后就是把位上多种的伴奏方法,运用了他自己创造的伴奏方法。

采访对象:白慧谦

采访人:庄昉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采访时间:2008年3月17号

“附录六

柴珏采访记略

问:您是什么时候和白凤岩学的?

答:59年到60年和白凤岩学的。

问:您是通过什么途径和白凤岩学的?

答:白老师当时是名人,沈阳音乐学院当时要办三弦专业,就这样我接触到了他。

问:您和白凤岩一共学了几首曲子?

答:5首吧,《柳青娘》《万年欢》《八音合》《风雨铁马》还有一些京韵大鼓的一些伴奏等。

问:您能讲一下《风雨铁马》是描绘什么的吗?

答:主要是描绘一种铃声,大房子门前挂着的铃铛,有风有雨的就响。

问:您对他的教学方法有些什么印象吗?

答:他经验很多,他弹我记,当时三弦的独奏曲很少。白老教书还根据你的程度、接受速度及时调整、增加内容,叫学生能举一反三、丰富视野、拓展想象空间。我曾在自己的学习心得中用四个字概括白老的教学“简明、有序”。白老对别人如何教,我知之甚少,但我有一个师弟(也是朋友)叫杜锦华,他性格内向,老实忠厚,不善多问,白老给他上课尤其耐心细心用心,与我印象中过去那种曲艺界、戏曲界的师徒关系相比,完全是两回事,我没见过一次白老让他干过什么家活,看到的只是一句一唱、一句一弹的慈父般的耐心,每次下课离开,白老都再三叮嘱。小杜总说:“白老教我和教你不太一样,是两种方式。”何以两种,据白老自己讲,他对三弟刘派传人白凤鸣、对五弟三弦艺术家白凤霖来说是长兄如父,教艺极其严厉。

问:还有些什么事情是令您印象深刻的呢?

答:白老是个十分谦虚的人,常常不耻下问,例如他会问我什么叫二度转调?什么叫六连音?什么叫音型。有一次我用好长时间给他说乐曲的重复与对比发展手法。这些反映在他创作中的乐理问题,只要我提到,他就非搞个水落石出不可。这种好学、求新、从不满足的勤劲儿,在老艺人中我几乎是没有见过。

采访对象:柴珏

采访人:庄昉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采访时间:2008年3月17号

“附录七

韩宝利采访实录

韩宝利口述

(庄昉记录整理)

我的老师和白凤岩先生是师兄弟,他们是一个门户的,也就是说他是我的师大爷。我的老师叫韩德荣,一说白先生,他们就说那是我大哥,都是非常尊重和敬重白先生的。在门户里面,一提起那就是肃然起敬,白凤岩就好象是艺术顶峰的一个象征。对于我们练曲艺三弦的人来说,他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目标。

我老师给我介绍,五十年代到文革前,这段时期的氛围是特别好的,白先生和他的同伴们早上就在四合院里沏上一杯茶,然后就在那研究唱腔与伴奏、三弦与琵琶怎么配合等等,一方面是为生活,但是更多的是对艺术的追求,如果没有对艺术那么高的追求,那也出不来那么好的作品,这就是那个时代出角、出人才的原因。

我听老先生们说,他和刘宝全在艺术上的分歧也导致了最后他们的不合作,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白现在有他在艺术上独到的地方,曲艺中的琴师受制于演员,他就培养了他弟弟白凤鸣,而且不但是唱和弹上等等方面,他从风格上面创造了“少白派”。这说明他对这些都太精通了。这就是他的伟大,一般的琴师他能搞点创作就已经很不得了了。他创造了一个流派,那他得有多大的能耐啊。“少白派”没有延续下去也是一大遗憾,但是大家都很肯定“少白派”的地位。

我有一大遗憾,就是在我刚开始学习这门艺术的时候,没有机会和白先生面对面地学习一下。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在两地,还有一个就是年龄。虽然只是在京津两地,但是联系并不频繁,去过北京也见过白先生,但是并没有机会直接去和他学。也由于我从事这个事业比较晚,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不怎么来天津了,和天津的团体没有什么合作,解放前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很遗憾没有和白先生有一些近距离的接触。

另外,当时白先生所工作的地方也特别的好,他在中央广播说唱团,里面的演员差不多都比他小,也有和他差不多的,但是分都没有他大,对他都很敬重,就很听他的了。他就开始了创作,让这些演员来唱,这里面不但是一个曲种,他有别于“少白派”他对梅花大鼓进行改革,从我来看也有其他同行来看,里面有好多是为三弦来创作的,有好多是三弦技巧,我听这个就不注重听唱的了,主要听这个伴奏,当时他们团也多是创作研究,演出比较少,这也给白先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我认为白先生对曲艺的贡献特别大,我以为并且也听老一辈的先生说,他对曲艺是有升华的。他非常有天赋,对鼓曲的革新、完善做了很大的贡献。鼓曲从过去到现在,特别是在过去,没有一个好的琴师就培养不出一个好的演员,一个好的琴师要掌握节奏、速度、启承转合,可以把演员烘托出来,一个好的三弦能把整个乐队都带出来。

白先生在梅花大鼓里加了很多的牌子,有好多牌子按单弦牌子曲来说都是不用的,有些牌子用也不是这么个用法,表现也不是这么个表现法,白先生都把他变化了,这种变化就是他自己的,其中他的把位、定弦、技法都是不一样的。他的轮就有正轮和反轮两种,我现在想想,我不应该把反轮给放弃了,它出来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我的体会就是百听不厌,这种音乐很少,不容易听到的,那都是精华。除此以外白先生还有很多独到的东西,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有好多都没有留下来。粘、扳等技法他弹出来的音色和别人就是不一样,介于三弦、琵琶、古琴的中间,我总结了一下,能出这个音色是要有两个条件的,一个是天生的,还有一个就是他钻研,只有这两个的结合才能弹出这个音色。

他对三弦和曲艺的敬业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因为那个时候已经不为吃饭发愁了,已经纯属是对艺术的追求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也使我一直在追随他的那种精神,延续我们老的传统。我做的这些事都是一种延续,不是一种创新,我是1960年入行的,虽然到文革开始,年数不长,但是那时候的积累还是比较深厚的,现在我们的创作是基于前人文化底蕴的,如果是凭空创作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的。

采访对象:韩宝利

采访地点:天津荣业大街 韩宝利老师家

采访时间:2006年9月21日

采访人:庄昉

“后记

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我的论文导师谈龙建教授!在我论文写作期间,不仅仅是在我碰到思路混淆、论题难以展开时候给予我帮助,更多教会我的是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细致、耐心工作的态度和精神。感谢白奉霖先生在2年多的时间里为我们提供白凤岩的研究材料,为我们讲解他所理解的白凤岩和白凤岩的艺术。感谢王振先教授、李国魂先生、周润通先生、白慧谦先生、柴珏先生、韩宝利先生,您们的回忆帮助我了解了更生动、真实的白凤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你们的关爱使我更快成长!

相关文章 推荐

三弦乐谱《三弦换弦练习曲》五线谱
人气:112
三弦曲谱
三弦乐谱《三弦换弦练习曲》五线谱
三弦乐谱《郿鄠联奏》三弦分谱
人气:78
三弦曲谱
三弦乐谱《郿鄠联奏》三弦分谱
三弦如何保养?三弦日常保养方法
人气:230
三弦维护保养
三弦如何保养?三弦日常保养方法
三弦九级考级曲目
人气:149
三弦百科
三弦九级考级曲目
三弦乐谱《山乡春早》三弦分谱
人气:286
三弦曲谱
三弦乐谱《山乡春早》三弦分谱
三弦演奏方法与技巧
人气:156
三弦教程
三弦演奏方法与技巧
三弦乐谱《越调》五线谱
人气:153
三弦曲谱
三弦乐谱《越调》五线谱
《夜深沉》三弦独奏
人气:201
三弦演奏视频
《夜深沉》三弦独奏
两首三弦独奏视频欣赏
人气:84
三弦演奏视频
两首三弦独奏视频欣赏
三弦十级考级曲目
人气:138
三弦百科
三弦十级考级曲目
三弦练习曲《三弦综合练习曲》简谱
人气:209
三弦曲谱
三弦练习曲《三弦综合练习曲》简谱
三弦和琵琶的声音区别
人气:104
三弦教程
三弦和琵琶的声音区别

大家都在看

三弦曲天涯歌女介绍

三弦曲天涯歌女介绍

三弦: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早在公元...

三弦百科 234 阅读

学术论文|李乙三弦艺术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追求

学术论文|李乙三弦艺术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追求

李乙三弦艺术所体现的 美学价值和审美追求 作者:张柳萌 在几千年来的历史中,三弦流传下来了很多颇有研究价值的乐谱乐曲和演奏艺术,其中在音乐美学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早在...

三弦百科 103 阅读

三弦四级考级曲目

三弦四级考级曲目

三弦四级考级曲目 1.《小行舟》 白凤岩传谱 王振先改编 2.《八音合》 白凤岩曲 肖剑声记谱 3.《王柳青娘女》 民间曲牌 白凤岩传谱 肖剑声整理 4.《上 楼》 河南曲子板头曲 肖剑声演奏谱 5.《...

三弦百科 201 阅读

三弦二级考级曲目

三弦二级考级曲目

三弦二级考级曲目 1.《老八板》 ☆ 白凤岩演奏 王宗葵记谱 2.《鲜花调》 溥雪斋演奏 肖剑声记谱 3.《叠断桥》 溥雪斋演奏 肖剑声记谱 4.《百鸟朝凤》 河南曲子板头曲 仝振武传谱 5.《赏 秋》...

三弦百科 92 阅读

曲目简介《月儿高》

曲目简介《月儿高》

曲目简介 关于乐谱:《弦索备考》卷一指法汇谱的弦索十三套目录中注释道:相传唐明皇游月宫闻记之音。乐曲优雅华丽的旋律,抒情细腻的语言,勾勒出幽深静谧的月宫、舞姿翩翩的仙女和...

三弦百科 341 阅读

日本传统三弦乐器--三味線

日本传统三弦乐器--三味線

三弦(三味线),也称为三弦(三弦)或三味线(均意为三弦),是一种源自中国乐器三弦的三弦日本传统乐器。 它是用一种叫做 bachi 的拨子演奏的。The shamisen (三味線), also known as sangen (三絃...

三弦百科 209 阅读

三弦考级曲目参考

三弦考级曲目参考

三弦一级考级曲目 1.《八 板》 ☆ 民间乐曲 王振先订指法 2.《单八板》 河南曲子板头曲 王省吾传谱 3.《唧唧咕》 河南曲子板头曲 肖剑声演奏谱 4.《征 西》☆ 河南曲子板头曲 王省吾传谱 5...

三弦百科 461 阅读

河北肃宁:传承三弦制作技艺

河北肃宁:传承三弦制作技艺

三弦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近年来,素有中国北方乐器之都美誉的河北省肃宁县在沿袭传统三弦制作工艺的同时,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让传统工艺...

三弦百科 68 阅读

大相国寺佛乐中的三弦演奏艺术

大相国寺佛乐中的三弦演奏艺术

大相国寺佛乐中的三弦演奏艺术① 作者:王玉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中唯大相国寺佛乐所独有的代表性弹拨乐器三弦作为研究对象,对佛乐中的三弦演奏艺术展开论述。全文分为...

三弦百科 144 阅读

三弦三级考级曲目

三弦三级考级曲目

三弦三级考级曲目 1.《闺中怨》 河南曲子板头曲 曹东扶传谱 王振先整理 2.《小飞舞》 河南曲子板头曲 曹东扶演奏 肖剑声记谱 3.《大救驾》 河南曲子板头曲 曹东扶演奏 肖剑声记谱 4.《高山...

三弦百科 117 阅读

学术论文 | 庄昉《白凤岩三弦器乐艺术研究》

学术论文 | 庄昉《白凤岩三弦器乐艺术研究》

白凤岩三弦器乐艺术研究 作者:庄昉 论文摘要 白凤岩是20世纪三弦艺术的一座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白凤岩的三弦艺术影响了几代三弦演奏家,白凤岩的音乐创作、技术创新、传承授业等...

三弦百科 151 阅读

学术论文 | 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大调曲子的当代传播生态分析

学术论文 | 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大调曲子的当代传播生态分析

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 大调曲子的当代传播生态分析 作者:张馨元 大调曲子起于开封,盛于南阳。大调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三弦百科 147 阅读

三弦五级考级曲目

三弦五级考级曲目

三弦五级考级曲目 1.《思 乡》 河南曲子板头曲 肖剑声演奏谱 2.《和 番》 ☆ 河南曲子板头曲 王省吾传谱 肖剑声整理 3.《十八板》 ☆ 民间乐曲 李 乙改编 4.《金 鱼》 李 乙编曲 5.《飞 天》...

三弦百科 102 阅读

神奇乐器在哪里 | 三弦

神奇乐器在哪里 | 三弦

相信大家闲暇之时 总会打开手机,播放一首乐曲 排解那淡淡的寂寥 而正在听着音乐的你 对于那演奏出这乐曲的乐器们 又了解几何呢? 知道不少? 那来猜猜看这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

三弦百科 160 阅读

中原藏珍:弹三弦人物雕砖

中原藏珍:弹三弦人物雕砖

弹三弦人物雕砖 散乐即百戏,宋代有杂手艺杂剧之称。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等形式的总称,它较大程度上概括了民间表演艺术的所有形式。 弹三弦人物雕砖,元代建筑砖...

三弦百科 7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