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笙是吹、吸均可发音的乐器,所以任何一位笙演奏者,都要练习笙的吹奏、吸奏技巧以利于演奏。
通常,健康人的呼吸途径是:在人的呼吸机能的作用下,鼻腔和口腔下意识无力地吸入气流到人的气管,气流进入左、右支气管,气流进入左肺和右肺完成吸气;当气流在肺部停留三秒左右后开始呼气,呼气的途径是吸气的相反方向运动。而笙演奏者的呼气与吸气,均在笙的吹嘴中完成。其气流途径主要是:笙演奏者主动控制呼吸机能的作用下,气流从笙苗的“音囱”进入,途经笙脚上的簧片、笙斗,再经吹嘴进入演奏者的气管、进入左、右支气管,进入左肺和右肺完成吸气;当气流在肺部稍作停留后则开始呼气,吹奏的气流途径是吸气的相反方向运动。
由于笙的演奏者在吹奏、吸奏中,需要在肺部储存和释放较大的气量,所以和通常人的呼吸有一些不同之处。笙演奏者必须很好地练习,熟练掌握笙的吹奏和吸奏技巧,才能提高笙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有利于演奏者自身的健康。
掌握笙的吹奏和吸奏技巧,首先要有正确的演奏口型。正确的笙演奏口型应该是:面部的两颊稍用力向内收紧,口轮咂肌帮助上、下嘴唇稍用力靠紧上、下牙床,嘴唇中间松开一个小椭圆型,然后对准传统笙的吹嘴,稍加一点压力即可演奏,如果演奏30多苗全封闭加键笙,则口轮咂肌帮上、下嘴唇中间稍用力含住壶型吹嘴,要求演奏中吹、吸均不漏气。
要正确的掌握笙演奏口型,一般是从演奏长音开始练习。练习者可以每分钟60拍的速度,吹奏长约8拍的长音,然后吸奏同样时值的音符。初演奏时,演奏者会觉得吹奏长音比较容易,吸奏长音则往往坚持不了8拍。究其原因,一般是吸奏时嘴形容易松动而造成有空隙,空气就从此处流入演奏者肺部,使演奏者的肺部不到8拍则过早地吸满了空气,吸奏则无法持续8拍。可见,要控制好气息,必先讲究正确的笙演奏口型。
在笙演奏中,呼与吸的气息都要求均匀有力,一般来说,慢速吸气演奏后,接着就是慢速呼气演奏,快速吸气演奏后,接着就是快速呼气演奏。吹奏时气息要向笙斗方向翻滚送气;吸奏时则“感觉”气息从笙斗向自己的腹部翻滚进入。
为了达到一些乐曲表现需要,笙演奏者经常要在肺部储存和释放很大的气量。例如:需要奏出强有力的和声音响,需要吹奏较长的长音作渐弱至结束的一些乐曲,这就要求笙演奏员需要有很好的气息技巧,一口气坚持到底。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训练来掌握多种呼与吸的方法。笙的吹奏与吸奏主要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胸式呼吸方法。由胸部肌肉向内收缩,挤压肺部气息吹奏,笙演奏者吹奏到肺部残存一点气息时,胸部向外扩张,吸奏气流进入肺部。这种演奏方法几乎没有使用腹部肌肉,因此可称为“胸式呼吸方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吹奏与吸奏交递时间非常快,一般应用在乐曲偶然出现一次的“点描”。此种方法的缺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不能达到较大值。因此,气息不能支持较长的乐句。
二是腹式呼吸法。将横膈膜下降,引导上腹和下腹向外扩张。笙演奏者吸奏时,感觉气息逐渐充满整个腹部和腰部;吹奏时,小腹肌向上稍用点力,上腹腔仍需保持住扩张后形状,气息均匀地气吹出,腹腔和膈肌逐渐恢复到演奏前自然状态。此种演奏方法可称为“腹式呼吸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能达到较大值,气息可支持演奏较长的乐句,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做出腹式颤音。其缺点是吸气太深、腹肌所承担的负荷稍大,容易引起演奏者的身体疲劳。(见图)
三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廓下部的肋肌向外扩张,横膈膜下降,引导上腹向外扩张,小腹肌肉则稍用力往里收缩。笙演奏者吸奏时,感觉气息进入丹田(即肚脐以下大约75px处),使胸廓下部的肋肌向外扩张,上腹腔和腰肌也逐渐涨大;吹奏时,肋肌和上腹腔仍需保持住扩张后形状,气息均匀地气吹出,胸廓下部的肋肌和腹腔以及横膈膜逐渐恢复到演奏前的自然状态。此种演奏方法可称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能达到很大值,吸气深度适中而且充实有力,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做出横膈膜式颤音;胸廓下部的肋肌和腹肌所承担的负荷均匀,演奏者不容易感到疲劳。(见图)
胸腹式联合吹奏与吸奏方法是比较科学的笙演奏型式,所以在近几十年来的中国笙专业演奏员中广泛采用。
四是循环换气呼吸法。循环换气的方法是:在吹奏过程中,当肺部气息存量不多时,利用舌根往前推气,同时用鼻子迅速向肺部吸入空气。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可演奏特长乐句或特殊乐段。另外,在笙演奏特有的技巧“呼舌”过程中,利用舌根抽动,使舌面在口腔中前后运动,产生快速的断续气流使笙发出似断非断声音。“呼舌”演奏时与呼吸关系不大,演奏中仍可用鼻腔呼吸。
以上4种笙的吹奏、吸奏技巧,笙演奏者应当在不同乐曲中灵活运用,以满足各种乐曲所要求达到的音乐效果,从而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意境。建议初学笙演奏者,在不使用乐器的情况下,每周只练习其中一种呼吸方法,而且每次只练习五分钟左右,休息十分钟后再继续练习,每个练习时段不宜过45分钟。
当笙的吹奏与吸奏练习到一定程度,就要进一步提高用气技巧。由于在中国的大部份地区,由高音笙、中音笙、低笙组成的笙组,在中国民族乐团中作为常规乐器配置,笙组常被作为和声乐器使用,笙演奏者会遇到吹奏和声多拍后,需转为吸奏时,要尽量做到声压及音色不明显地转换。另外,也可采用高音笙组轮流吸气,或者指定高、中、低笙组轮流吸气的方法来弥补,不能影响乐曲意境。
笙在乐团中演奏某些重要独奏乐句或乐段时,建议多采用吹奏,象笛子演奏那样吹完一个乐句后,换气后再吹奏下一乐句,有时甚至可以采用停音不换气,接着仍使用吹奏完成下一乐句,其目的是保持音色、音质的一致性音响。
由于笙是“自由簧耦合振动发音”乐器,笙的声音因当时空气环境会起一些变化,因此,演奏者演奏时应调整气息的用量,时刻注意由笙苗上“音囱”(或扩音管)发出的声音,调整笙的倾斜角度和不同放置高度,可获得较好的音质和音色。
此外,“锯气”是笙的一种快速吹吸转换演奏的呼吸方法。锯气的方法是:吹奏时,气息经过舌面磨擦产生“嘶”音并演奏前半拍,接着舌尖迅速向后抽并发出“啊”音,转为吸奏后半拍。锯气在特殊音乐中应用。当掌握锯气技巧后,对笙演奏者的吹、吸转换有一定的提高。
笙的演奏离不开气息的支持,要合理运用各种吹奏、吸奏技巧。一般来说,检验自己的吹奏、吸奏是否正确,可多听老师或乐友们的意见。其次,如果你能自由奏出二分钟左右fff的乐曲,自己不会面红耳赤,不会上气不接下气;如果你能按乐谱规定的音符和符号,连续演奏二十分钟左右,能较好地表现出音乐形象,身体感觉没什么不舒服,那你就可称为掌握了笙的吹奏、吸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