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
这个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笙
下面一起来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起初,我只是一根普通竹子,经过能工巧匠的细细打磨,与35位兄弟合为一体,被赋予一个富有诗意和魅力的名字—“笙”。我诞生已经有2500年,起初我在庄严肃穆的宫廷殿堂上,由训练有素的宫廷乐师演奏,大家无不恭敬静听。后来,我传至民间,在重要喜庆典礼仪式上,由奉为上座的演奏家表演,大家无不为之大声鼓掌。这期间,无数中华乐者们为我量身定制曲目,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这璀璨的中华文化或多或少都有我的身影和我的陪伴,我与“古筝”“编钟”等乐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我就是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明星。
下面这幅图就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笙
笙的起源
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笙在上层社会很流行。《韩非子•内储说》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文章中的竽其实就是现在的笙,可见笙是十分受人们欢迎的。
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有神圣之德,代宓仪、立号曰女希氏,作笙黄。”可之,女娲当时并无笙,只作笙中簧,此时的笙簧许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诸朝代,发展以数根的竹簧之管参差插入葫芦之干壳内制成。
汉石像石拓片《宴乐图》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吹鼓嘉我
笙瑟宾有
笙,是汉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
作为古老乐器之一,笙有着不少记载,关于笙的构造也是改朝换代,逐渐变换
“古人怎么说”:《说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凤之身”。《宋书·乐志》说:“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现代笙什么样”: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孔的笙斗上。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与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看了上面的资料,想必大家已经了解了笙。有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关于笙的小故事,名字叫滥竽充数,想必大家都应该听过这个小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是他根本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谁看得出来!
南郭先生终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奏。由他学得惟妙惟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
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啊!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溜走了。
滥竽充数里面的竽就是现在的笙,这篇小故事告诉我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最终会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