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早期的器乐奏呜曲,还是类似巴洛克时期的三重奏呜曲(Triosonata ),除了钢琴以外的乐器常被看成是附属角色,其重要性尚未被重视,但渐渐发展到海顿时,独奏乐器的角色已经受到重视,不仅有主旋律的演奏,还会有动机发展的材料运用,或对话式手法的使用在各种乐器之间。
这是因为当时弦乐器性能的改良,与技巧上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对音色的控制、力度的变化幅度,以及丰富的表现力。由于钢琴在十八世纪末的发展,使得人们追求更辉煌、更有穿透力的声音,弦乐器的演奏者如果在室内乐方面进行竞争的话,就必须寻找增加音量的办法。
其实早在十八世纪初期,对弦乐器的安装已经进行了修改,其中包括了琴颈往后倾斜与琴桥加高,这两方面的改良,增加了提琴本身的张力;而指板的加长,更帮助了音域的扩张,如此一来,就能产生更辉煌的声音。
至于弓的部份,是由巴黎的制弓师图尔特(Francois Tourte, 1747-1835),及其父亲所研究改良的,他们使弓有著与琴桥相反的弧形,与弓毛的更大紧张度,并且著重于力度的持续及抑扬顿挫的变化。加上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对演奏风格的喜好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像是要求较长的旋律线条、更大的力度变化与短的跳弓等,因此当时的大提琴家们,就很自然的寻求新的方法来取得这种效果。
除了乐器的改良之外,一些相关技巧的练习曲也就应运而生;1782年意大利小提琴家维奥蒂(Giovanni Battista Viotti,1755-1824),写了许多小提琴方面的练习曲,而维奥蒂更是透过在法国的三位弟子,也就是巴约(Pierre Baillot, 1771-1842)、罗德(Pierre Rode,1774-1830)与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 1766-1831 ),将自己演奏风格的影响,在十九世纪初期牢固的建立起来。这三个人编订并于1804年首次在巴黎出版的《小提琴教程》(Methode ),是建立在维奥蒂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在大提琴技巧方面,也有所改善,1806年法国大提琴家路易斯·杜波特(Jean Louis Duport , 1749-1818),也写了一些有关大提琴的论述及练习曲。因为贝多芬生长在此种环境下,在创作有钢琴的室内乐作品时,大提琴便不再只是重覆钢琴低音声部的乐器,尤其也会在发展部时,会有主题于每种乐器问轮流交替的使用,此重大的变化,也逐渐改变大提琴的地位及所扮演的角色。
关于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当然先决条件就是要从小提琴与古大提琴中脱离出来,当大提琴家的技巧可以与小提琴家抗衡时,就是大提琴地位提升的时候。大提琴演奏历史发展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技巧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个别音乐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尤其对二十世
纪的演奏家来说,此点更是重要。
在1800年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技巧练习的练习曲产生,早期的教导是以强调大提琴与古大提琴的不同,而法国大提琴家柯莱特(Michael Corrette, 1709-95),以及其他作曲家的教本,多著重在演奏简单音调与伴奏的价值上面,这些练习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况且当时并没有专业的企求,至于强调演奏技巧的专研,要到法国大提琴家贝蒂奥(Martin Berteau, 1700-1771 ),才出现一些关于在弓方面技巧的练习。
另外左手手指方面的技巧,一直要到意大利大提琴家兰泽蒂(Salvatore Lanzetti, 1710-1780)时才出现,之后更因为音乐会的盛行,人们于是开始对与器乐相关的音乐风格与指法、技巧等,加以深入探讨。
因此,由与18世纪乐器的改良与大量练习曲教本的出现,因此在大提琴技巧方面有著重大的改变,虽然在这期间还是有许多教学法与练习曲产生,不过大提琴的教学法,一直要到19世纪末才真正的确立,也因为在1850年后有许多教学法与练习曲的出版,更兴起了学习大提琴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