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管类乐器。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旋律,是出色的独奏乐器,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双簧管是较难演奏的乐器之一。双簧管像大多数高音管乐器一样,有它的基础音域,但有能力者可以向高处扩展一定音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双簧管(oboe)与单簧管(clarinet)这两种乐器虽然名称相似,但实际上它们在吹奏方法、按键系统、音色、外形以及价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双簧管是非移调乐器,而单簧管是移调乐器。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木管乐器,不是学会一种就会另一种的。
乐器简介
乐器名称:双簧管
乐器本调:C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bB——小字三组A。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包括上下节和喇叭口)和音键。
使用材质:管体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绪。
双簧气鸣乐器。普遍用于现代管弦乐队和管乐队的木管乐器。双簧管为双簧管族(包括有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中的高音乐器,也是该族的代表乐器。
双簧管体为圆锥形,管长约60——70厘米;吹嘴为一双芦竹片对合而成的双簧,装在管的上端。在6个指孔接续开放时,吹出的是D大调自然音阶(如同长笛),记谱与实音相同,不作为移调乐器。音域为降b——g3,可再高数音到c4,但较难吹出。前16音为基础音。用高音谱表。双簧管的□音,常作为管弦乐队调音时的标准音。双簧管的音色富于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或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他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性的旋律部分,尤以表达连绵性歌唱音调为其所长。吹奏时由于芦片含于嘴内,一般只采用单吐奏法,吹奏双吐较难,故快速的同音反复,非其所长。但技术高者,也可以使用“花舌”(振舌法)吹奏。双簧管的定型约有300年,17世纪末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805年,L.van贝多芬在《菲德里奥》中所用的单簧管仅有2键,1820年有6键,1839年增加到10键。到19世纪中叶,参照伯姆式长笛的指孔排列与指键的机械装置,对其作了几次重要的改进,才更趋完善。
双簧管曾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视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发展,则始自G.F.亨德尔的作品。亨德尔为它写过6首协奏曲、12首奏鸣曲。L.van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田园交响曲》中的谐谑曲,П。И。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第 2乐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双簧管的著名片断。
历史演变
来源
双簧管现称:OBOE(欧巴),这一词来自法语中的高(Haut)之意和木材(bois)之意的合成语“欧波瓦”(Hautbois),并以强调该词中的结尾元音的发声而形成这一“oboe”名词。该乐器在历史上以吹奏两片树叶发出的声音为起源,这是原始簧片乐器都有可能经历过的行为。自古代双簧乐器开始发展起来,如古希腊的奥罗斯(Aulos),古罗马的“特比”(Tibia),古埃及的“哈里”亚洲人常用的“苏尔奈”(唢呐)(surna)。这些用一支哨子来演奏的乐器笼统的称之为霞尔梅(Schalmei)也算是双簧管的祖先。
古代的双簧管
双簧管的前身也有人说是:肖姆或卡拉姆斯,霞尔梅。
肖姆(Shawm)是14世纪初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双簧乐器。肖姆是双簧管的前身,有人就将一种次中音肖姆--蓬巴德(Bombarde)称为老式双簧管。肖姆有两大类,一类是由唢呐演变而成的军乐肖姆,另一类是脱胎于风笛旋律管的民间肖姆,如查拉梅拉(Ciaramella)等。肖姆这种乐器起源于印度,特别普及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与印度,尤其在伊斯兰国家里,该乐器与小号长号等乐器共同作为军乐队的乐器使用着。历史上传入中国的肖姆乐器由于声音粗糙,音色差,所以只在野外吹奏。
到了16世纪,除了尺寸大小不同的肖姆在军乐中使用外,还出现了一些合奏型双簧乐器,如杜凯恩(Doucaine)、尼科罗(Niclol)、克鲁姆双簧管(Crumhorn)、库塔尔双簧管(Curtal)等,其中库塔尔是大管(Bassoon)的前身,脱胎于风笛的持续音管,大约1540年始入记载。
17世纪中叶,法国将一种较小的肖姆作了改进后命名为Hautbois--双簧管,至此,真正的双簧管(Oboe)问世。到了18世纪初,双簧管在欧洲的音乐中心成为脍炙人口的乐器。
这种乐器都使用双簧哨片,即:两片簧片制成的哨子,演奏时含在两唇之间,通过吹气,使双簧片振动,形成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来。通过启闭音孔,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而获得不同的音高。
1690年之后的一个世纪是两、三键双簧管的发展阶段,在那一时期,双簧管作为木管组的基础音色乐器首当其冲地成为正在发展的双簧制混合管弦乐队的一员,由于它极富表情与歌唱性,很快又被列为乐队中的独奏声部。
19世纪是双簧管的机械化时代,在1800年至1825年,乐器上又多出了八个键子,其结构更加表露出便利指法、改善发音的要求。
1825年,维也纳宫廷乐师约瑟夫·塞尔纳(Josef Sellner)发明了十三键双簧管,极大地推动了其发展速度,致使维也纳乐器一度占有明显优势。但到了1839年,亨利·布罗德(Henri Brod)根据力学原理将一些机械改造后,所有制造商均采用布罗德的方法,将键子设计得平均而简易。布罗德及其同代人最赞赏的是特里伯特(Triebert)生产的法国双簧管,当时特里伯特体系的双簧管可分为六种式样。1878年特氏死后,做了许多年商行工头的洛里(Loree)不久便生产了一种右手三个手指(食、中、无名指)均可自由控制bB——C键的A6式乐器,乔治·吉勒特(Georges Cillet)于1882年在巴黎音乐院成功地使用了A6式双簧管,从此以后,A6又有了别名--音乐院型。特里伯特式双簧管的生产极大地推动了而后仍属其体系的A·M·R巴雷特(Barret)式双簧管的发展。从1850年迄今,特里伯特与巴雷特双簧管一直是各厂家生产的基本产品,只是今天有些演奏者使用的乐器上节除了全自动泛音键之外还有一个独立存在的第三泛音键或者半自动泛音键。
现代的双簧管
世界上有全自动式双簧管和半自动式双簧管,无论是哪种乐器,其泛音键设计不外乎三种:一、半自动,自a2至c3用左手食指控制;三、全自动,高八度音只需按住左手拇指即可自行转换;三、全、半自动兼而有之。考虑到演奏技巧的发展,第三种乐器更具实用价值。
历代样式
在历史上,双簧管曾有过多种样式:
①抒情双簧管(oboe d'amore)。音区介于双簧管与狩猎双簧管之间的次高音双簧乐器,A调,比双簧管低小三度,属移调乐器。巴赫时代用过,后被淘汰。其音色富有特点,在R.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和M.拉威尔的《博莱罗》中有它的片断和独奏句。
②狩猎双簧管(oboe da caccia)。古式中音双簧乐器,F调,比双簧管低五度,属移调乐器,后为英国管所取代。
③萨吕管(sarrusophone)。管身为铜制,1863年法国军乐队队长萨吕创制。共有6种,音量较大,属移调乐器。常用于军乐,后为新式低音大管所取代。
④黑克尔管(heckelphone)。为德国乐器师黑克尔在1904年所创制。音区介于英国管与大管之间的一种上低音双簧管(baritone oboe),C调,比双簧管低八度。管径与簧片较宽大,低音浓厚,R·施特劳斯在《莎乐美》中用过。
结构组成
管身
双簧管结构组成
双簧管结构组成
双簧管的管身由三部分组成,其上有大约20个不同大小的气孔,气孔上装有镀金或镀银的音键,用以覆盖气孔调节音高。整套音键以复杂的杠杆结构组成,吹奏按键时,杠杆组合会按所吹奏的音高,自动打开或关闭所需的气孔。
按键系统
双簧管的按键方式正不断改良,现时的按键系统有:
半自动按键系统:控制较困难,吹奏A5——C6时需按左手的2nd Octave键;杠杆结构较简单,价钱较便宜。
全自动按键系统:简化了半自动按键系统的操作方式;杠杆结构较精密,价钱较高。
八度音键(Octave Keys)
新式的双簧管有三个八度音键,第一个用以打开E5至G#5等音的气孔;第二个打开A5至C6的气孔;第三个则提供另一套高音的按键指法。
颤音键(Trill Keys)
旧式的双簧管碍于杠杆结构的不足,个别的音高很难甚至无法产生颤音(trill)效果,如C4-C#4、B3-C4等。新式的双簧管附加不同的颤音键,令差不多所有音都能发出颤音。
左手F键(Left-handed F)
旧式的双簧管,吹奏D-F或F-D两个音时必须使用叉状F(Forked-F)的指法。新式的双簧管附有左手F键,大大减低指法的复杂性。
叉状F共鸣键(Forked-F resonance key)
另一个为简化吹奏D-F或F-D指法所用的音键。旧式双簧管的叉状F指法需配合右手的Eb键;新式双簧管配合了叉状F共鸣键,使用叉状F指法时便无需按Eb键。
簧片(Reed)
双簧管用簧片(Rico -- Medium Soft)双簧管吹奏出来的音质,除取决于乐器本身的质量及演奏者的技巧外,簧片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簧片通常以芦苇的茎部制作,亦有使用竹蔗、竹片等材料制成。簧片使用前,必须先用清水泡数分钟,待变软后,簧片才能充分震动,发出圆润的音色。
簧片的厚薄长短,亦会直接影响吹奏时的音质:薄身的簧片较容易发声,适合初学者使用,但出来的音质欠圆润;厚身簧片能吹出响亮而甜美的声音,但难以控制,需要较大的气压才会发声;过长的簧片声音偏低,过短的则声音偏高。由于不同乐曲对双簧管的音质有不同的要求,专业的演奏者通常会自制簧片以配合所需;初学者亦可选择购买现成的簧片以便练习。
音色特色
双簧管的音色明晰、清新、响亮,在乐队中总是那么引人注意。
所以如维瓦尔第、莫扎特、R·斯特劳斯、阿尔比诺尼,贝里尼的作品里双簧管的技巧和优美声音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双簧管在一个交响乐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富于直率和美妙的音色特点。
双簧管是一种具有田园风味或牧歌风味的木管乐器,它的音质甜美纯净,音色很有特点,音色优美带点鼻音,又非常富有表现力,令人叹服,热情飞腾。双簧管在自己的声部中如歌般的纯粹旋律性的东西越多,它也就越加喜欢拒绝技巧性的演奏。
例如: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和巴赫《谐谑曲》乐章中迷人的片段,是充满了纯朴的田园风味的乐曲,是任何听过该曲的人所难以忘怀的。另外《爱格蒙特》中的真挚感人和富于表情的乐段,都会使听众赞叹不已。 还有柴可夫斯基采用双簧管的最令人难忘的旋律,《天鹅湖》中的独奏片断又是多么悲哀而富有歌唱性。再有他的《第四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中的片段更是优美感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娘》中双簧管的《痛苦呻吟》格外富有表现力。
乐器地位
双簧管(OBOE),是现代乐团很重要的角色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簧片合起来,吹出声音的一种乐器。主要是靠着两个簧片,利用唇部,来控制它的振动,吹出有些“哀愁而富感情”的音色。 自巴洛克时期以来(十七世纪后期)双簧管是第一个加入乐团的木管乐器,之所以如此,在于其音准确定,原始的起源也是单纯的几个孔(2-6)后来才慢慢改良。
影响西洋木管乐器制作最大的贝姆式,改良了长笛的按键系统,也把这个系统用在双簧管上,所以如今看到的双簧管,都是按键式的,也和单簧管很像,只是大小不同,双簧管比较细一些,吹嘴也完全不同。
双簧管分成3节,上节(UPER)、下节(LOWER)及出音口(BELL JOINT)在交响乐团的地位,通常是调音的乐器。首席是第一小提琴的第一位,而乐团在演奏或练习之前都要先调音准。依惯例,都是由第一双簧管吹出标准音A。再由其他各组乐器一一调整。 双簧管的乐曲很多,除了莫札特写的协奏曲之外,像别的作曲家所写的协奏曲(不管什么乐器),都一定会有双簧管独奏的乐段。
重要地位
双簧管在交响乐队中是不可缺少的,大部分的曲目都需要两支双簧管。双簧管同样存在于在军乐队和管乐队中,一般是一至两支。
双簧管有悠久的历史,17世纪中期制造出了分成数节的双簧管。如今的双簧管是从肖恩管(Shawn)演变而来。到18世纪才用于管弦乐队。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双簧管在乐队中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双簧管的音域为二个半八度,自bb到f3,自然音阶是D调,但并不算移调乐器。双簧管的音色富于泛音,低音发音丰满,但较粗糙,带有鼻音;中音区音色甜美,富有表现力,强奏弱奏均宜;高音区明朗而强烈,演奏弱音比较困难;最高音非常刺耳,音色紧张而不自然。双簧管不像长笛,不能算作技巧华丽的乐器,是属于特别富于表现力的歌唱性乐器之列。演奏双簧管时因口中衔有哨子,一般只采用单吐演奏法,因此在演奏断音时不如长笛。但现今的双簧管演奏家也有采用双吐演奏法的。
双簧管既是管弦乐队的重要乐器,又是重奏和独奏乐器。许多作曲家为它创作了乐曲,如莫扎特的四重奏曲;亨德尔的协奏曲、三重奏曲、奏鸣曲;贝多芬的三重奏曲、五重奏曲;齐玛罗萨的协奏曲等。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木管技巧有了发展,能奏出和弦的声音。巴托洛齐(Bartolozzi)的《木管的新声》等著作中阐述了这方面的技巧,有些先锋派作曲家在创作中也采用了这种技巧,目前最著名的可能是尼科洛·卡斯蒂利奥尼。双簧管演奏家海因茨·霍利格尔(Heinz Holliger)使用了这种技巧并创作了有吹奏和弦的作品。这种技巧能否得到广泛的承认还很难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