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咚,瑶族棰击膜鸣乐器。瑶语“如”为鼓,“咚”为小,“如咚”即小鼓之意。鼓框用整段樟木挖空制成,为扁圆形,两端蒙以牛皮或山羊皮,皮面四周边缘先缝在略大于鼓框的圆形铁圈上,再分别盖于两端鼓口,用绳索将两铁圈拴系勒紧,皮膜张力可调。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
由来传说
传说古代瑶族先民在乘船迁徙途中,突然遭遇风浪袭击,情况万分危急。便祈求盘王保佑平安,并许下祭祀供奉之愿。瑶民脱险后履行了诺言,每年还盘王愿,世代相传至今,还将这种传统祭祀活动称其为跳盘王。届时,相邻几十里的各村各寨瑶族群众,身穿节日盛装,汇集在一起击鼓舞蹈,尽情欢乐。如咚是舞蹈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
形制结构
鼓框用整段樟木挖空制成,为扁圆形,两端蒙以牛皮或山羊皮,皮面四周边缘先缝在 略大于鼓框的圆形铁圈上,再分别盖于两端鼓口,用绳索将两铁圈拴系勒紧,皮膜张力可调。规格大小不定,常见者鼓面直径21厘米——27厘米、鼓高11厘米——16厘米、鼓框厚2厘米。 鼓身一侧置有一个鼓环。鼓棰青杠木制,棰长20厘米,棰头包布。
演奏方法
演奏时,奏者左手提携鼓环,右手执棰敲击鼓面,发音较沉闷,可击出不同的节奏。常用于师公道场度戒和驱魔,在跳盘王传统祭祀活动中,它经常与蜂鼓、锣、钹等乐器一起为之伴奏。驱魔,在跳盘王传统祭祀活动中,它经常与蜂鼓、锣、钹等乐器一起为之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