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中文名: 八角鼓
性 质: 乐器
民 族 :满族
时 期 :古代
简介
八角鼓,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木制框架,大小直径17厘米左右,单面蒙蟒皮,鼓身周围嵌铜钹,并缀有丝穗子,鼓形小巧玲珑。演奏时用指弹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摇震鼓身或手搓鼓面会发出悦耳的钹声。满族八角鼓主要流传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华北和东北地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扶持下,经我区民间老艺人挖掘和整理,在传统唱腔和曲目的基础上,逐渐从曲艺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八角鼓是国内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种类,历史上及其繁兴,并广为流行。
八角鼓戏曲中更多的融合了诸多地区艺术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艺术特色。它的多元性,受到流传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它以深厚的文化穿透力,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早期的八角鼓,源于关外,流传于关内,是满族人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民间乐器,每当人们行围狩猎和劳动之余,常以八角鼓自娱自乐,庆贺丰收的喜悦。进关后,在驻防地或行军途中,也常击鼓高歌尽情演唱,以排解劳顿。八角鼓流传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清干隆四年(1739),清政府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新城),此地成为满族八旗军旅御外驻防城池,也是随军家属聚居营。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八旗官兵,闲暇的时候,常常持鼓演唱,并将身边的风情逸事、日常生活融会进唱词,自编自唱。八旗军旅咏唱凯歌时还用它击拍鼓劲,因此八角鼓,随着清满族旗兵驻屯边塞而传入呼和浩特地区,流传开来。清干隆年间,演唱盛极一时,曾被称为太平歌。到了民国初,绥远城满族后裔经常组织票房,编词演唱。这时的八角鼓曲艺不断地吸收、丰富,已经成为都市一种时兴的艺术了。日寇入侵绥远后,八角鼓曲艺演唱活动日渐衰退。
流行
在北京传统戏曲长河中,八角鼓是与岔曲、京韵大鼓和单弦等京味艺术齐名的民间艺术,但近十几年来,由于受现代艺术的冲击,民间曲艺式微,加之后继人才匮乏,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的观众越来越少。
“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 (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八角鼓是干隆中叶,由北京的八旗子弟所创,它吸取汉族弋腔曲调,形成了以歌功颂圣为主的演唱形式。由于帝王提倡,文人介入,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在宫廷府第传唱,盛极一时。道光时期岔曲走向社会,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是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见证。
史料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八角鼓军歌。
干隆初年,京城的八旗子弟在传统俗曲的基础上,创造了以汉文写作,按汉语押尾韵的子弟书,同一时期,八旗子弟演唱八角鼓中除单唱岔曲还有以岔曲为头尾,吸收了许多曲牌的联曲等。包含了已经北京化了的各地俗曲。
当时,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奉谕领取内务府颁发的“龙票”,在旗营内外编演“得胜歌词”,实际上是从军中掀起了宣传皇帝武功的群众文化潮。八角鼓像一阵风,从京郊刮到内城,从旗营影响到皇都的上层社会,一时间,成了京城生活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伴奏乐器的八角鼓其形制也就有了政治性的规定和解释,如八角象征八旗;下垂的两股长穗象征麦秀双穗,五谷丰登;无把寓意永罢干戈等,后来“八角鼓”还成了以岔曲为主的一系列演唱形式的总称。
在皇帝王公提倡下,文臣们很快写出歌颂皇恩,祝贺喜庆的吉祥段子,以及四季节令,风花雪月,渔樵耕读,改编古诗文和戏曲小说的岔曲,宫中应承之作是岔曲的第二个源头。
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后尤嗜‘八角鼓’曲词,曾命内务府掌仪司批选旗籍子弟擅长此道者,入宫授太监演唱”。宫廷的典制,左右着京城风气,一是提高了岔曲的文学地位,吸引了一批满族的文人雅士,参与八角鼓岔曲的创作演唱。二是提高了岔曲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