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尔奈,即新疆唢呐,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双簧气鸣乐器。维吾尔语称苏尔奈、唢乃依,又有锁呐、琐奈、锁奈、唢呐等多种译称。俗名喇叭。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文名: 苏尔奈
俗 称: 喇叭
性 质: 双簧气鸣乐器
历史追溯
历史悠久,苏尔奈最早见于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第三十八窟壁画中,上面有伎乐人吹奏苏 尔奈的图像。这个石窟群开凿于公元3世纪,是我国最早的大型千佛洞。说明唢呐在两晋时 期(公元265年—420年)已在西域龟兹(今库车一带)流传。汉文史籍对苏尔奈的记载较晚,始 见于明代。王西楼《后道人今乐考证》:“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明代武将戚继光 将其用于军中,《纪效新书·武备志》:“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三才图会》:“唢 奈,其形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到了清代,苏尔奈又称金口角, 清《皇朝礼器图式》将其列入宫廷的“回部乐”中,并用于铙歌大乐。《清史稿》(卷一一○) 载:“苏尔奈,一名唢?,木管,两端饰铜,上敛下哆,形如金口角而小。七孔前出,一孔 后出,一孔左出,铜管上设芦哨吹之。”现在唢呐的形制,与史籍所载基本相同。而今日维 吾尔族民间流行的苏尔奈,则是唢呐的早期形态。
流行地区
维吾尔族民间的传统苏尔奈,汉族称其为木唢呐。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北疆和东疆各地,尤以南疆最为普遍。
形制结构
木唢呐由管身、芯子、气牌和管哨组成(图),通高46厘米。管身木制,通体用较硬的梨木、苹果木或枣木旋制而成,管高38厘米——40厘米,管体中空,上小下大,呈圆锥形,杆身较粗, 下呈喇叭口状,但喇叭口较小,管身与喇叭口连为一体,在管身上开有七或八个(均设一背孔)圆形按音孔。其中第一孔偏向孔列左方,以便于小指按孔,背孔设在与正面第七孔对应处上方,是控制高音的发音孔。管首上端管口内,插有一个芯子。芯子铜制,是空心圆锥体,芯子长5厘米,上口安置管哨,中间套有气牌,下口插入管身上口。气牌呈扁圆形,用有 机玻璃或塑料制成。管哨是用芦苇制成的双簧哨片,下端哨座套于芯子的上口外。木唢呐通 体旋出线纹或刻出图案纹饰,外表精巧美观。在北疆伊犁地区,则多使用木杆、铜喇叭口的 苏尔奈,它与汉族地区流传的唢呐相同。
演奏方法
演奏时,管身竖置。左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第一、二、三、四孔,右手无名指、 中指、食指按第五、六、七孔、拇指按背孔。口含管身上端的双簧管哨吹奏。七孔者音列: g?1、a?1、b?1、c?2、d?2、e?2、?#f?2、g?2,音域g?1—g?3。高音清脆、嘹 亮,低音柔和、圆润,略带鼻音,具有与众不同的音色。演奏技巧有滑音、吟音、吐音等, 并可模仿人声或鸟鸣。可用于独奏、鼓吹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 族人民十分喜爱的民间乐器。
传统习俗
在维吾尔族的传统宗教节日库尔班节、肉孜节或婚礼喜庆活动中,鼓吹乐表演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清听园《西疆杂述诗》(卷三)《岁时》中有:“新年,王府前厅左侧有台,砌 砖为之,高丈余,上设铁框羊皮鼓六、七面,高低大小不一,错连杂槌以成节奏, 复以唢呐喇叭相间吹之,昼夜齐鸣不止,数日后始撤去。”这种民俗一直流传至今。每逢节日或喜庆 场合,由苏尔奈和纳格拉组成的鼓吹乐队,置放于村镇高大的清真寺的顶楼平台上,常见者多由一支苏尔奈、一对纳格拉和一个低音纳格拉(冬巴鼓)组成,在盛大的民族节日里,要用到两支苏尔奈和三对纳格拉。苏尔奈用于吹奏曲调,纳格拉用于敲击节奏。乐手们尽兴演奏 ,全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寺院前的广场上,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有时通宵达旦,一连三天三夜,乐声不停,欢舞不止,场面蔚为壮观。苏尔奈除用于鼓吹乐外,还用于独奏和歌 舞伴奏,凡是能演唱出来的调子,它都能独奏出来。民间流传的木卡姆和赛乃姆音乐,都是 优秀的独奏曲和歌舞伴奏曲。北疆伊犁地区民间鼓吹乐队保存有十二套传统鼓吹乐曲:《赛乃姆》、《双赛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儿》、《古杜姆》、《木夏乌热克》 、《萨里哈》、《纽威特》、《库尔特》、《月兰》、《夏地亚那Ⅰ》、《夏地亚那Ⅱ》 等。著名演奏家有门索尔·夏赫和阿布都古力等。
博物馆收藏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一支流传民间多年的木唢呐,通高 41厘米,管身用梨木旋 制,管高36厘米,首端外径2.2厘米、内径1厘米,喇叭口直径8厘米,管身开有七个 (前六 后一)圆形按音孔,孔径0.5厘米,孔距均为2.4厘米,管尾至第一孔14厘米,背孔至管首8 .2厘米。芯子长5.5厘米、上径0.5厘米、下径0.8厘米,插入管口内1.5厘米,气牌使 用旧 铜钱,外径2.5厘米、厚0.2厘米,管哨长1厘米。管身外表饰以二十多道环形线纹,富有 民族风格。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改革苏尔奈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民族歌舞团管乐演奏家宋保才,有一支朋友送的民间自制苏尔奈,他吹奏时感觉音不准,就拿到北京民族乐器厂请管乐制作家吴仲孚修理。吴大师看到这支来自新疆的管乐,觉得手工做的不仅内径不圆,孔距也不规范,就想在原有外形基础上制作一支新的苏尔奈。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试制,终于完成C调改革苏尔奈。通高50厘米、管高33厘米、上口内径1.15厘米、下口内径2.2厘米、喇叭口高9.3厘米、喇叭口外径7厘米。管身以用柏木制作为最佳,管壁不宜太厚,将原来不规范的平均孔改为十二平均律孔制,缩小了管身内径。在外观造型装饰上,将圆柱形管身上端改为清真寺顶楼形状,在喇叭口外围雕刻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纹饰。这种改革苏尔奈,已用于中央民族歌舞团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