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笙,又称芦笙,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克木语称凯恩、宋滚尔。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排笙舞伴奏和排笙乐队合奏。经过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中文名: 排笙、芦笙
相关文献: 《诗经》、《桂海虞衡志》
乐器类: 簧管乐器
主要分布: 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
构 成: 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
乐器历史
历史较久远,唐代已流传于云南边疆地区和缅甸、泰国等东南亚一些国家。唐贞元十八 年( 公元802年),归属唐朝政权管辖的骠国(今缅甸)蒲甘王朝,曾派王子舒难陀到唐都长安进献 骠国乐舞,在其器乐中就使用了排笙。《新唐书·骠传》载:“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凤翼,大管长四尺八寸五分(119厘米),余管参差相次,制如笙,管形亦类凤 翼。竹为簧,穿匏达本,……唯骠国得古制。”当然,在未记入史籍前就已在民间流行了相 当长的时间。可见,排笙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傣族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 我国史称傣族为百夷,并记载有滇南傣族中曾流行这种乐器,称为芦笙。明代钱古训撰《百夷传》,在描述傣族风俗时写道:“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景泰云南图经》中也有:“其乡间饮宴,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说明500多年前排笙在德宏和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已是很流行的乐器了。布朗族人民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勐海县布朗山区,和傣族人民长期友好相处,在文化上也深受傣族的影响。布朗族的排笙 ,最早见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年)编撰的《顺宁府志》(卷一):“蒲蛮(即今布 朗), 男女色黑,……四时庆吊,大小男女皆聚,吹芦笙(即排笙),作孔雀舞,踏歌顿足之声震地 ,尽快而罢。”60年代初,云南省音乐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族山寨, 收集到一支十四管排笙(图),其形制与古代排笙已有所变化,笙管由十六支减为十四支 ,分为两排(左右各七)穿过笙斗,笙斗已不用葫芦而改用大竹管,簧片也改竹簧为铜簧,它 的外形与宋代“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的卢沙非常相似。克木人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两县,素与傣族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间也流行着形制相同的排笙。
排笙是从葫排笙演变而来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葫芦性脆、不结实,又易漏气,竹簧也容易吸湿变音。明代音乐家朱载就曾在其“辨笙不宜用真匏”的文章中说出了它的缺点。在黔、桂、湘等省、区,中国少数民族的先民们,逐渐在葫排笙的基础上,制成了木制笙斗和金属簧片的排笙,从而获得了较大的音量和优美的音色。在苗、侗、瑶等民族中,排笙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十分盛行的葫排笙。
清代封建统治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许苗胞讲苗语、穿苗族服装,更害怕苗族人民借吹排笙和跳排笙舞来“聚众造反”,蛮横地下令禁止吹排笙。当统治者逐寨搜缴排笙时,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来,待搜缴者一过,又取出来吹奏。苗家不堪忍受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曾先后掀起了多次武装起义和拒粮抗款的英勇斗争。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抗清起义中,排笙成了进军的“号角”,激励着起义者前仆后继、英勇战斗。
1950年国庆节的10月3日晚上,苗族著名排笙手东丹干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在这个民族大团结的文艺盛会上,代表贵州省文工团向毛主席敬献了一对排笙,并表演了苗族传统的排笙舞。毛主席观看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著名诗词。贵州苗族排笙手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过精彩的排笙舞,受到各国人民的称赞。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
20世纪60年代初,云南音乐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布朗族地区,曾收集到一支古老的十四管排笙,笙管分为左右两排穿过笙斗,它已不用葫芦而用竹管做笙斗,簧片也改为铜簧,其外形,与宋代“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的卢沙相似。这支遗存的古排笙,足以为葫排笙演变发展为排笙的历史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