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器种类>民族乐器>气鸣乐器>

波列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波列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时间:2019-04-27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波列,是壮族双簧气鸣乐器。壮语又称比列、别列。壮语“波”、“比”、“别” 皆为吹,“列”为管,即吹管之意。汉族称壮族唢呐。是历史较悠久的民间乐器,经过改革,音色优美、音域扩展,已成为优良的独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宁明、 凭祥和南宁等地。

  由来传说

  在广西龙州壮乡,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当地有这样的风俗习惯,人死后要把身上的肉分给亲友们吃,以示悼念。有个少年名叫李节,幼年丧父,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天他到河边放牛,看见母牛正在难产,他告诉了母亲,妈妈说,牛难产, 我生你时也那样困难。李节想,母亲生我这么困难,她死后还要把身上的肉分给别人吃,实在不该这样做。后来母亲死了,亲友们来家哀悼,他请了一些好友在家门口吹波列、跳雷舞,吸引众人观看,另一些好友则趁机将他母亲尸体装进棺材,抬出埋葬了。雷舞跳毕,众人来吃人肉时,李节说,父母是我们的长辈,生我、养我长大成人,长辈死后不能如此对待。 把事先准备好的牛、羊肉分给大家吃,众人都说李节做得对,称赞他聪明、懂事。此后, 当地人民凡遇丧葬,均吹波列、跳雷舞以示悼念。我们不必为传说的真实性去考证,但它说明了壮族古代就有波列,并一直在葬礼仪式时演奏。

波列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波列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历史追溯

  壮族的波列,历史较久远,是由北方传入的唢呐演变而成的,但具体何时何代传入,尚无史料可考。在广西龙州县金龙村,民间老艺人黄玉祯家中,曾保存着一支六百多年前的波列, 是黄家世代相传之珍品。可见,波列最晚在元末明初之时,已在壮族民间流传了。波列的外 形、构造、发音原理和演奏方法等,都与汉族的唢呐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区别,如管身较 短而顺直,表面无波浪形曲线,喇叭口用木制成,且较细而小,芯子用锡管,虫茧为管哨等等。

  形制结构

  传统的波列,由管身、管哨、芯子和喇叭口组成(图),通高32厘米——40厘米。管身木制,多采用当地出产的桑木、梨木或荔枝木制作,上细下粗,两端通透,呈中空圆锥体,管高20厘 米—— 26厘米,首端外径1.4厘米、内径0.8厘米,尾端外径2.4厘米、内径1.4厘米,管 身正面开 有七个圆形按音孔,孔径0.4厘米,第一孔至管尾2.5厘米,第一孔至第七孔为16.2厘米 ,其间各孔距离皆为2.7厘米,管身外表顺直光滑,管的首尾两端套有锡箍,其上刻有花 纹 或图案装饰。

  管哨通常使用蚕茧或天然的?树虫茧加工制成,长1.6厘米——2厘米,是质地较软的双簧哨子。芯子又称管头,是用锡铸造而成的管状体,上细下粗,长4厘米——5厘米,上口外径 0.6厘米、内径0.3厘米,下口外径0.8厘米、内径0.5厘米,在距上口1厘米的锡管外围 ,铸出一 圈突起外壁,吹奏时作为气牌之用。喇叭口又称碗,碗体木制,用与管身同样的木料挖制而 成,外形与西洋乐器双簧管的喇叭口相似,较为细小,碗高7厘米——9厘米、碗径5.6厘米—— 6厘米, 碗的上口小于管尾外径,它装在管身下端,可随时装卸,通常是吹奏时装在一起,不用时卸开保管。

  演奏方法

  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握波列,右手在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第一至第四孔 ,左手在上,无名指、中指、食指按第五至第七孔,口含管首双簧管哨吹奏,可以平吹或超吹,音列g?1、a?1、b?1、c?2、d?2、e?2、f?2、a?2,音域g?1—d?3,有十二度 ,发 音委婉动听,较唢呐柔和、优美,较西洋乐器双簧管清脆、明亮,音色别具一格,富有浓郁 的乡土气息。常用于独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每逢壮族民间婚嫁或丧葬场合,均要吹奏波列 ,并边奏边舞。

  传统乐曲

  传统乐曲有《雷舞曲》、《铜钱舞曲》、《花凤舞曲》、《悲调》等。曲调 多悲切哀婉,如泣如诉。

串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串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863
体鸣乐器
串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串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819
弦鸣乐器
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179
弦鸣乐器
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055
膜鸣乐器
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大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大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579
弦鸣乐器
大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大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578
体鸣乐器
碰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中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中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499
弦鸣乐器
中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中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299
体鸣乐器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乌孜别克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乌孜别克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228
弦鸣乐器
乌孜别克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乌孜别克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达卜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达卜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182
膜鸣乐器
达卜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达卜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四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四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114
弦鸣乐器
四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四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镲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镲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093
体鸣乐器
镲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镲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大家都在看

刚洞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刚洞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刚洞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刚洞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刚洞,是藏族、蒙古族、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又称冈令、扎令。冈意为腿,洞 意为号,令意为笛。汉族称法号、喇嘛号、短角铜号、银腿号、叫鬼号。流行于西藏、 内蒙古...

气鸣乐器 284 阅读

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中文名: 艾捷克 外文名: Gijak 又 名: 哈尔扎克 起源于: 维吾...

弦鸣乐器 864 阅读

铃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铃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铃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铃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

膜鸣乐器 1550 阅读

傣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傣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傣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傣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傣玎是傣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西玎或玎西。傣语玎意为弹奏之琴,是傣族弹弦乐器的总称。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 中文名: 傣玎 流行地区...

弦鸣乐器 1120 阅读

藏京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藏京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藏京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藏京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是藏族拉弦乐器,仿京胡制作,因形似京胡,汉族称其为藏京胡。藏语发音称活琴。形制与内地的京胡完全相同,但传入的时间不详。音色清脆悦耳,主要用于歌舞和藏戏伴奏。...

弦鸣乐器 175 阅读

瓦格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瓦格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瓦格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瓦格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瓦格洛,是佤族吹口气鸣乐器。佤语又称蔚格利、著。汉族称小独笛。广泛流 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 中文名: 瓦格洛 性 质: 佤族吹口气鸣乐器...

气鸣乐器 117 阅读

小钹是什么?小钹介绍

小钹是什么?小钹介绍

一、小钹介绍 小钹,又名小镲;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 二、小钹的结构 小钹的构造简单,钹体为一圆形金属板,用响铜制...

民族乐器 804 阅读

蹈到属于什么乐器?蹈到的演奏方式

蹈到属于什么乐器?蹈到的演奏方式

一、蹈到介绍 蹈到,克木人综合奏体鸣乐器。据形制译称竹音叉。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满等克木人聚居地区。 二、蹈到的结构 蹈到是用竹管制作,选取长80厘米~100厘米...

体鸣乐器 89 阅读

碰盅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盅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盅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盅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盅,蒙古族打击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用铜铸造,形如小钹,直径7.6、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盅面中部凸起,呈半球状,球中心有小孔,可设环系结铜链、红绸、布带...

体鸣乐器 173 阅读

师刀是什么乐器?师刀的演奏方式

师刀是什么乐器?师刀的演奏方式

一、师刀介绍 师刀,又称铃刀、响刀。是满、壮、苗、瑶、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满语称哈马刀,东北称萨满刀。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区。 二...

体鸣乐器 91 阅读

朗多依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朗多依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朗多依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朗多依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朗多依形似二胡,琴筒、琴杆、弓杆均用竹制,琴筒一端蒙笋壳为面,弦和弓弦用鸡螺丝细藤制作。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演奏,音色柔和,音量较小。民间用于独奏...

弦鸣乐器 142 阅读

巴葛丢冬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巴葛丢冬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巴葛丢冬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巴葛丢冬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巴葛丢冬,苗族边棱气鸣乐器。因使用树皮制成,故汉族称其为树皮拉管。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等桂西各地。 中文名: 巴葛丢冬 属 性: 乐器 地 区...

气鸣乐器 173 阅读

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

气鸣乐器 292 阅读

什么是三角铁?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什么是三角铁?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1、三角铁介绍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 打击乐 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 打击乐 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2、三角...

民族乐器 178 阅读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打击乐器。最初做为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的法器。根据历代崇道记的记载 ,木鱼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时期,是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得法器,源于道教,后逐...

体鸣乐器 229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