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0日被英国HERALD报纸评为:“音乐的先锋。”美国中提琴协会报刊称她为:“杰出的中提琴演奏家。”
1998年10月世界级权威专业杂志“Strad”说:“她的二重奏为第二十六届国际中提琴研讨会划上了最圆满的句号。”
“苏贞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中提琴演奏者,她为她的音乐倾注了很多心血,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的她性格温暖、活泼、勤奋、诚实,令人信赖。”
---欧洲中提琴协会主席、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约翰。怀特
“苏贞研究和演奏了所有时期的音乐,尤其对当代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她演奏技艺高超,拥有迷人、温暖的音色。经过在BBC爱乐乐团的艺术磨练,今天的苏贞具有足够的能力来领导世界上任何一个专业乐团的中提琴声部。”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科汀斯。普瑞斯
对国内学习音乐的人而言,苏贞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音乐门类众多,而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于个体学习、研究领域,然而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驰名世界的英国BBC爱乐乐团的中提琴副首席、丹麦DET独奏家室内乐团聘为中提琴独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中提琴教授苏贞在国内外中提琴演奏领域则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随着国际性的演出活动日益增多,她被许多著名音乐界人士所了解,英国作曲家Blythswood新创作的中提琴作品《Rhian Samuel》(为中提琴与钢琴而写的三首Pieces),专门委托苏贞与1998年进行了世界首演,而作曲家Elegy的新作《Timothy Bowers》也是由苏贞于1999年进行世界首演的。
苏贞在欧洲乐坛上的职业成绩,并非轻松自如取得的,这里凝聚着她无数的血汗和超越常人的毅力,在她如此耀眼的艺术光环背后蕴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音乐经历和人生感悟,带着几多赞赏、钦佩和好奇,我走近了苏贞,走进了她用汗水和倔强铺就的音乐之路。
她的家庭并非音乐世家,儿时小伙伴儿吱嘎吱嘎地提琴声,叩开了苏贞学习音乐之门。从那时起,苏贞和小伙伴儿一样,每天下学后便沉浸于吱嘎吱嘎的音响世界里。苏贞是幸运的,悟性极高的她在启蒙老师李厚义的指导下,演奏水平提高很快。
1986年,14岁的苏贞以小提琴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入校后便与中提琴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当时的主考老师见她长得身高手大,就问她想不想改学中提琴,苏贞问老师,中提琴也是夹着拉的吗?只要是夹着拉的,没问题,听老师的,改就改。于是,她便抄起了那个比小提琴大一圈儿的乐器,正式成为了音乐学院附中的中提琴学生。
1991年,她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被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成为隋克强、王振山两位名师的高徒。1996年,苏贞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就被当年刚刚组建的中国交响乐团聘为中提琴声部副首席,年纪轻轻就在乐团中取得这样好的职位,此事在当年的音乐圈引起了很大反响。然而,苏贞在国内音乐界闪亮登场后不久,选择了离开,她把目光瞄向了国外,深造的强烈愿望促使她作出了最终改变命运的决定。1996年底,苏贞告别了家乡与亲人,飞往英国,开始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学习之路。
音乐就像洪水一样,你不学习,就会被淹死
初到异国,苏贞深切体味到无奈、无聊、彷徨、困惑种种滋味,“人生能有几回博”怀揣了对音乐的热情,苏贞将全部积蓄变成了学费,自费拜师,为考取皇家音乐学院努力学习。几个月下来,这笔钱花得精光,她的专业技能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正当苏贞踌躇满志、全力备考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皇家音乐学院招考早已结束。怎么办,难道半年的艰苦努力就要付之东流?倔强的苏贞不甘心,也不罢休,她怀着一线希望给当时的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写了一封信,诚恳地表明了自己强烈的求学愿望,希望院长能够听听自己的演奏。也许是苏贞的倔强起了作用,也许是这位东方女孩的真诚感动了上帝,院长竟然给她回了信,表示愿为她单独举行一次考试。考试那天,苏贞带着琴来到音乐学院的一间普通小屋,一张桌子的后面坐着两个人,院长和系主任。那位院长看了看苏贞,只说了两个字“拉吧”,就开始闭目等待。此时的苏贞早已忘却了一切,她举弓就开始演奏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一曲奏罢,那位院长与系主任耳语了一番,便微笑着对苏贞说:“我们决定录取你,并给予你全额奖学金”,这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第一次出现来自中国女孩的笑脸。
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后,苏贞师从世界著名中提琴教授JOHN WHITE的门下, JOHN WHITE先生教给她新的演奏理念,使她的发音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位名师还尽可能地让苏贞广泛接触作品,为她打开眼界,使她在演奏理念、演奏技术和掌握文献方面均快速与世界接上了轨。由于苏贞的刻苦和聪慧,入学的当年她就获得了学院颁发的演奏家文凭, 1999年更获得了稀有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奖。
在英国学习的日子让苏贞对学习音乐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和感悟,“音乐就像洪水一样,你不学习,就会被淹死”,皇家音乐学院的老师,每年必须举办个人演奏音乐会,而学生则每周都要举办和参加音乐会演奏,天性要强的苏贞决不满足于音乐会的数量,她更要求音乐的质量,不停地学习、练琴,以至于这种枯燥的生活使得苏贞无暇感受生活的乐趣,在他的记忆中除了练琴似乎没有什么让她难忘的事,或许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轨迹成苏贞最深刻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贞不断超越着自我,与此同时,则是对自我要求的日益苛刻,在学校和个人双重压力下,她的演奏日益精湛,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经历,苏贞不无感慨地说:“学习音乐就是在惊吓中成长”。
亦喜亦忧,在竞争中执著前行
1999年,苏贞带着所获得的“满贯”奖项,以无可争议的优异成绩从皇家音乐学院毕业,毕业后,摆在她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生存和继续她的音乐之路。然而,英国重重的本国保护主义成为外国人在英国生存的一大障碍。英国规定,外国学生毕业后28天之内找不到工作,必须回国。对于音乐家而言,则更为苛刻,如果得不到乐团副首席以上的职位,英国劳工部不会签发工作许可证。英国乐团招募演奏者有着严格的等级,首先是英国本土的演奏家、其次是欧共体成员国家、最后才是世界各国的演奏者,如果在第一个阶段已经有人被录取,那么招募考试就算结束了,可以这样说,只有在英国和欧共体成员国家没有合适的演奏者可以被录用的情况下,其他国家的演奏家才有可能获得参加乐团招募考试的机会。苏贞凭借高超的演奏技艺和对音乐的准确理解和表现赢得评委的认可,以副首席的身份进入英国BBC爱乐乐团,此职位在苏贞之前已空缺达两年之久。在超负荷的压力下,苏贞顽强的支撑着,在试用一年后,苏贞参加了首席的角逐,赢得了全团队员的认可。
采访中当我问到在乐团经历时,苏贞话匣子完全打开了。苏贞笑谈:“BBC爱乐是个老牌儿名乐团,这里的乐手奏交响乐都有几代的传统,我初进乐团时感觉哪都不适应,特别是换指挥时,我由于对乐曲不熟而常常看不清拍子,经常问旁边的人打几拍,再看人家,好似每首乐曲都拉过上百遍,不看指挥都能够烂熟在心,每到此时,我就感慨自己的阅历太浅,心情紧张是不必说了。但也有自豪的时候,每当由我拉中提琴SOLO时情况就变了,曲子一结束,全体乐手们都会拍手跺脚对我称赞,那时我真开心极了。后来经过大量的演奏实践,掌握了丰富的交响乐演奏经验,在乐团中越干越顺,不仅专业上得到了锻炼、提高和收获,同时还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演奏家们”。
在乐团中苏贞的演奏水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她的管理能力却遭遇到一次重大的考验。 BBC爱乐乐团是终身制的,乐团招聘时各声部首席要写出对应聘者的评语,苏贞在考核中本着招聘优秀演奏者的原则,在一次乐团招聘中没有把机会给一名团里工作的英国女孩,于是引起队员的不满,苏贞被孤立了。面对这样被动的局面,倔强的苏贞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找人谈话,直到获得大家的理解。经过这件事,苏贞认识最好得工作方式就是沟通,回避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的苏贞已是英国音乐界中的知名人士,皇家音乐学院则把她看成了学校的骄傲。2006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颁发给她ARAM奖,同时,获奖的还有英国女中音歌唱家Jenkins、英国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Edward Gardner、世界著名男高音Lestyn Dais等人。
丹心一片,为我国中提琴的发展效力
2003年底,在国外事业正红火的苏贞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中提琴独奏音乐会,为母校呈上了一份美丽的礼物。音乐会后,王次昭院长亲自找苏贞谈话,希望她能够回国效力,为母校的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而这次谈话的内容也正好符合苏贞的心愿,因为她从留学的第一天起,就抱定了将来学成后归国效力的宏愿。2004年苏贞正式回国,目前她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研室中的中坚力量。苏贞认为国人对中提琴有个错误的理解,就是小提拉不好才拉中提琴,中提琴一直附属于小提琴,中提琴独奏音乐会、光盘非常少。事实上在国外很多孩子从7、8岁就开始专门学习中提琴。
苏贞认为中提琴要发展,首先老师要摈弃小提琴不好转中提琴的观念,作为一名器乐教学老师要具备过硬的演奏技术,能够用自己的音乐感染别人,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演奏意识。同时,一样好的乐器必须要有好的演奏者推广,如果乐器拉的好的群体少的话,那么对于乐器的推广十分不利,演奏家的群体少,作品少,拉的人少当然不利于一件乐器的发展因此乐器要发展,需要一个群体的集体努力。
在以前中提琴的技术要求相对于小提琴要稍微松一点,但随着中提琴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今天中提琴的演奏技巧和小提琴的要求是一样,演奏乐曲照搬小提琴,只不过降调,发音、运弓。中国人一般用大中提琴420,国外拉中提琴依据演奏者的身材而异,在教学中苏贞因人而异,选琴、选曲、教学一定要因人而异。对于刚转学中提琴的学生而言,要先练把位练习,尤其是一把位的练习。多观摩各种音乐演出,尽量多参加音乐会的演出,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的锤炼自己。
苏贞现在除指导本科学生学习外,还承担着中央音乐学院乐队教研室主任的职务,工作繁忙的她在教学中强调实效,努力为学生传授有关中提琴演奏方面的最新理念,打开学生的艺术视野。在她班上学习过的学生都说,“苏老师的教学生动自然,她功力深、观念新、示范能力强,在她手下的确能够学到真本领”。
除去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苏贞还在中央音乐学院及其他几个兄弟院校中开办中提琴大师班,讲授有关中提琴的广泛知识。2004年,她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系列录制了大批中提琴经典曲目,对在我国宣传、推广、普及中提琴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弦乐四重奏团的一员,她经常活跃在学院的音乐舞台上,2004年还参加了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
乐此不疲,搭建中英艺术交流的桥梁
苏贞现在还有一个重要头衔,即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驻中国地区的总联络官。事实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已经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招生数十年,然而,对中国却没有敞开大门,在苏贞的多次说服下,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开始在中国招生。期间,最令她感动的是皇家音乐学院的招生原则,国内有很多家境富裕但演奏水平一般的学生很想去学习,但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却认为如果让这些学生上学等于是对靠自己能力考取的学生的侮辱,教育是高尚的,不能因金钱而影响确实有实力、有才华的学生的发展。在苏贞的努力下,皇家音乐学院为很多有才华的中国学生全奖,今年已经四年了。
目前,苏贞开展这项工作非常积极,截止到现在,已成功地将多名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生推介到皇家音乐学院留学,同时先后邀请了数名世界著名音乐家来华讲学及艺术交流。令苏贞感到欣慰地是,她介绍了一批音乐学院的老师到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现在这些人已经学成回国,重新回到了教学岗位上,苏贞说这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种子。苏贞认为这项事业一方面可以为国内有才华的学子铺就一条通往世界音乐舞台的道路,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影响的演奏家、优秀教师,为未来中国音乐的发展积蓄力量,对加强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音乐交流有着极大的意义。
生活中苏贞崇拜陈逸飞,更希望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复合型的艺术学者,教学、音乐会、到世界各地演出、讲学,希望成为复合型的音乐人的苏贞,乐此不疲地不断开拓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忙碌之余,苏贞已经计划好了未来,在教学中,面对目前中提琴界上没有一个基本的教学规范,如在每一阶段应完成或达到的演奏规范的问题,她希望全国中提琴教师应联合起来,尽快在全国中提琴领域形成一个基本的教学体系。同时,在国外学习生活使苏贞认识到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产品,受益的是学生和学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家音乐的发展。
在英国时,老师的一句话令她印象深刻:“艺术不是奥林匹克,不要争一时的大赛第一,这是你一辈子要追求的事业,而且是一个快乐的事业。做音乐要有衷心祝贺对手成功的开阔的心胸,用热爱的事业谋生,这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今天,曾经为她钟爱的音乐付出了无数汗水、泪水的苏贞说:“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付出了,也收获了,带给我无限快乐的音乐是我幸福的源泉”。
苏贞简介:
199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同年被中国交响乐团聘为中提琴副首席。
1997年,赴英国伦敦进行深造,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的全额奖学金。学习期间,先后获得了皇家音乐院颁发的WAL TES、MAUSICE LOBAN、THEODORE HOLLAND、HILDA WYNNE、WIGMORE等奖项,1999年更获得了稀有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奖(苏贞是该院自1822年建院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提琴演奏家),同时获得了由英国皇室亲自颁发的皇家音乐学院杰出学生学位证书、演奏专业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师文凭。
2000年到2004年任英国BBC爱乐乐团中提琴副首席(终身制席位)。2004年3月正式回国工作,任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
近年来,她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曾多次应邀在世界知名音乐节上举办独奏和重奏音乐会。其中包括著名的爱丁堡艺术节、瑞士日内瓦国际音乐节等。
2006年5月作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驻中国地区总代理的苏贞以及出色的工作,摘得了ARAM大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洲学生。(RAM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缩写,前面的A是ASSOCIATES的缩写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颁发给本院优秀毕业生的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