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辰谙
相信刚接触音乐制作不久的同学们都会发现,无论是在编曲工程的设置里,还是在音频导出的设置里,我们都能经常看见“采样率”的字眼。
而在这样的一个选项卡里,有着8.000kHz、22.050kHz、44.100kHz乃至192.000kHz等选项可供选择。
在这么多的选项里,我们究竟该选哪个呢?
1
采样率
采样率,也被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其大小决定了计算机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其单位为赫兹(Hz)。
采样是将模拟信号(即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函数)转换成数字信号(即时间或空间上的离散函数)的过程。简单来说,采样率就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声音样本的数量,其与声音文件的音质息息相关。
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是相邻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采样频率越高,采样周期就越短,单位时间内计算机采集到的样本数据就越多,于是其对信号波形的表示也就越精确。
采样频率与原始信号的频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奈奎斯特理论,只有采样频率高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把数字信号较为精准地还原成模拟信号。
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采样后的信号中高于采样率一半的频率的那部分信号就会受到限制,被重建成低于采样率一半的信号,和原本低频率部分的信号产生一种“混叠”的现象。这种现象会较大地影响听感,在实际的录混中一般都是要避免的。
2
用哪种采样率更好?
众所周知,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所以说,按照奈奎斯特理论,20000Hz的两倍,即40000Hz以上的采样率对于人耳来说已经基本足够。
因此,我们在编曲和混音时,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那么对于常见的44.100kHz和48.000kHz,我们都是可以选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CD格式的采样率都是44.100kHz的,目前流媒体平台上的无损音源的采样率也大多是44.100kHz。
48.000kHz固然也应用得比较广泛,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于录音混音阶段,最终的成品还是要转换成44.100kHz。
而对于像8.000kHz、22.050kHz这类小于40000Hz的采样率,使用的情况则会少得多。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像老式的那种电话机的采样率便是比较低的,8.000kHz和11.025kHz都是其常用的采样率。如果想在音频中呈现这种电话音效,那么我们便不妨试试这种比较低的采样率。
3
采样率越高越好吗?
那么,比这两种采样率还高的88.200kHz乃至192.000kHz需不需要也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呢? 事实上,采样率高固然可以得到更好的音质。但是,采样率越高,计算机所采集的数据量也就越大,所需的存储空间也越大,并且对CPU的要求也越高。 这样下来,声音有效信号的存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后期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变复杂。 但是在另一方面,有条件的话,在前期选用更高的采样率也是比较明智的。在软件效果器混音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今天,一些软件效果器在处理音频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声波。 这些超声波的频率往往都会超过我们常规应用的48000Hz和44100Hz的一半,从而产生我们前面提到的“混叠”现象,给后期处理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为了避免“混叠”现象,采样率自然是越高越好。这也是我们在一些录音棚里,会经常看见录音师用96.000kHz甚至更高的采样率来进行录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