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 ,欢迎解放大军南下渡长江的日子里,因家境清寒,我十三岁才上小学四年级。这所小学是家乡泰州的大寺庙“光孝寺”专为穷苦孩子所办的,不收学杂费,故称“泰州光孝义务小学”。老师多为该寺的学问僧人,亦有俗家教师担当科任教师。有位姓张的老师,可能是来自老解放区,不仅教我们唱很多解放区的新歌,还能自编好多活报剧让我们去街头宣传演出,在其他兄弟小学面前,我们还是很“风光”的。我们演活报剧也常用一两件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再加上一副自制的竹板来伴奏,有时先奏上一曲《梅花三弄》来吸引观众,效果还真不错。我就是在这时开始学习吹笛子的。说来有趣,第一个教我吹笛子的人,却是一个不会吹笛子的人,此人就是那位姓张的音乐老师的儿子,是我的同班同学。他自己虽不会吹,却知道笛子上六个孔各是音阶上的哪个音。这样,我就从一个姓徐的邻居开的裁缝店里借来一枝已经搁置多年的笛子,照他所说的一-个音一个音地摸起来。知道了“1、2、3、4、5、6、7”各个音是从什么指孔里发出来的。慢慢地也就能吹出一两首简单的小调来了。记得我会吹的第一个小曲,就是庆祝解放的时新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