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乐曲描写的是初夏时节芭蕉林的雨中景致,音乐一开始,旋律清新流畅,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气氛,表达了 人们喜悦的情绪,接下来是一连串节奏顿挫的短句,与前面形成对比,短促的顿音,形象地描绘出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淅沥之声,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最后,以高胡领奏的结束句,别有一番情趣。
《鸟投林》就是三十年代广东音乐鼎盛时期的作品。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贫困,为求生计,曲作者易剑泉从广州去上海谋生,途经杭州西湖时,观鸟有感而作。作者借物喻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抓住一个"投"字,表现归鸟飞向安乐窝的那种自由飞翔的神态和安适、愉快的情趣,以寄托自己对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初演出时,鸟鸣声用灌水的陶瓷小鸟玩具吹出,后来著名高胡演奏家刘天一为加强音乐性,摸索用高胡奏出鸟鸣声,绘声绘色,出神入化,使乐曲增色不少。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步步高》的作者吕文成,一生当中曾长期从事广东音乐的演奏、撰曲等工作。在《步步高》中他创造了大起大落的旋律和递升、递降的严整曲调,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乐曲的创作中大胆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依情谱声。乐曲一开始,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调。乐曲进行当中,常通过乐汇的重复以积蓄力量,向新的层次运动,或是渐层高涨,或是渐次下落。旋律线升降有序,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该曲的命名应该说与乐曲在结构层次上的递升递降有关,给人以更上一层楼之感。
《平湖秋月》是一首广东音乐名曲,所谓“广东音乐”,指的是在中国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器乐乐种。它的前身主要是广东地方戏曲粤剧的音乐。大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发展成为独立演奏的器乐形式,后来,流传到外地后,被称为“广东音乐”。
《平湖秋月》是吕文成的代表作,创作于三十年代。作者曾游览杭州,西湖美丽的景色,使他感慨万分,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平湖秋月》。在创作中他吸收了浙江民间音乐的素材,因而这首乐曲听起来既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又有江南音乐的韵味。
乐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平静的湖水,映照着皎洁的秋月,碧空万里,波光闪烁,青山、绿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整个西湖好象是一个童话世界。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