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云:“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
古代箜篌有着三种形制,凤首箜篌、卧箜篌和竖箜篌。其中,竖箜篌,又名“胡箜篌”并非本土乐器。竖箜篌在汉代时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遗珠”。在南北朝文化大交融时期,从西域传入的箜篌逐渐汉化,成为中原民族定型的传统乐器。
箜篌最辉煌的岁月是在汉唐时期,当时不管是民间还是宫廷,弹奏箜篌是衡量一个女子有才学的标志之一。东汉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一开头即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即可见其地位。
之所以称其为“遗珠”是因为这件古乐器在明末清初一度失传,再没有箜篌实物出现,无人能弹奏,甚至没留下一首乐谱是为什么呢?
箜篌在汉唐宫廷音乐兴盛之时被宫廷高度垄断,再到明朝箜篌因为长期被拘禁在不见天日的高门贵族中,失去民间发展根基,形制得不到改进,技术退化,曲目匮乏,病得奄奄一息,最后更遭到儒教正宗推祸委过以“靡靡之音”的恶毒攻击,终于失去了生命,直接导致其断代了300年之久。
或已失传,或已被沙土埋没的家族
上文说到了,古代箜篌的三种形制,凤首箜篌、卧箜篌和竖箜篌。
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唐德宗时,从骠国(今缅甸)也传进了凤首箜篌。这是镶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远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是宫廷音乐中不可缺少的演奏乐器,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东北和朝鲜。
卧箜篌曾用于隋唐的高丽乐中,以后在我国日渐销迹,至宋代后失传。但卧箜篌在朝鲜却得以传承,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改进成为今日的玄琴。在日本卧箜篌因从当时的百济国(高丽、百济都为朝鲜古称)传入,称为百济琴。
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
现在,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汉魏壁画上多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就是竖箜篌,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
竖琴与箜篌的一脉相承
我们既然提到了竖琴,那么竖琴与箜篌之间到底存不存在共同的血液呢?
据著名箜篌演奏家鲁璐说:“箜篌最吸引国外听众的是,我们的乐器如此相似,但是我们却保留特色,各有不同。音乐无国界,箜篌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文化符号,正在发挥着特有的东方魅力。”
其实,箜篌和竖琴本就是同祖同宗的。“箜篌是一种具有世界基因的乐器,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泛箜篌类乐器出现。经过历史和文化不断变迁,本土化的箜篌与竖琴形成了不同的音乐语言。通过独具中国韵味的弹拨技巧,箜篌才能够呈现出中国古乐特有的音律之美。
结语
箜篌盛行于汉唐,这与政治的支持、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密切关系。西方曾有个马斯洛需求学说,认为人只有在满足温饱问题后,才会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东西。梁启超先生曾说道:“音乐与政通矣”。这就更说明了音乐与政治联系的十分微妙与紧密。
箜篌的衰败和朝代的更替有着莫大的关联。外交政治疲弱与内战纷纷,再加上箜篌是供皇帝以及王公消遣的乐器,在民间并没有多少群众基础,以至于在清朝中期彻底消失。
如今又要迎来箜篌发展的辉煌时期了,箜篌的明天,将会重现汉唐那段盛世景象,箜篌的明天不但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结语引自著名演奏家鲁璐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