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浅浅衬清幽,流苏淡淡映君眸。
青蒲闲云绕腕色,素玉不着半点愁。
绿光满溢,似月湖般静谧沉静,
素雪绿叶凝一体,宛若伊人在侧,
箜篌入耳,更衬无尽之清幽
失传三百年,虽古老却“年轻”
箜篌,这件古老又新生的乐器,身上有着太多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弹拨乐器,在其兴起的汉代,家家少女皆弹之习之;在她开放交融的南北朝,它便承载起音乐桥梁的使命与外邦互通互融;在她繁荣的唐代,它绽放出的极致艺术美感,令帝王追崇,只盼独享。在它消失的明清,虽销声匿迹三百年,却是为聚极更大的能量再度辉煌归来。而现代箜篌和古代箜篌却是有区别的:
【古代箜篌】
古代箜篌有着三种形制,凤首箜篌、卧箜篌和竖箜篌。其中,竖箜篌,又名“胡箜篌”并非本土乐器。竖箜篌在汉代时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遗珠”。《通典》云:“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在文化大交融的南北朝时期,被完全汉化的箜篌逐渐成为中原民族定型的传统乐器。
称其为‘遗珠’是因为这件古乐器在明末清初一度失传,再没有箜篌实物出现,无人能弹奏,甚至没留下一首乐谱,只有在古壁画上能见其容颜。竖箜篌被宫廷独占,失去民间发展根基,直接导致其断代了300多年。
而称其为“丝绸之路上的遗珠”是因为1996年,在我国新疆的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了两件古老的小箜篌,年代可追溯到2700年以前,且在此之后多件箜篌实物出土于新疆,从此我们可看出古丝绸之路途经之地正是箜篌兴盛重要区域。
【古竖箜篌】
正仓院藏唐箜篌残件
残件复原图
敦煌壁画里的古箜篌
古竖箜篌复原件
【古卧箜篌】
”
卧箜篌壁画
卧箜篌
卧箜篌复原件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总稿机(缅甸)
敦煌壁画里的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缅语称Saung-Gauk(桑柯),为弯曲的竖琴之意。也称缅甸竖琴或弯琴。是起源于古代缅甸的一种弹弦乐器,后流传东南亚一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婆罗浮屠浮雕中,在我国敦煌和榆林石窟的佛教壁画中,都能见到这种古老的乐器图像。它的琴身恰似一叶小舟,加之向上弯曲的琴颈,犹如一张多弦的猎弓。船形共鸣箱用质地坚硬沉重的木料掏空制成,琴箱长60厘米~80厘米,以68厘米长的最为多见。其上蒙有一块窄而长的鹿皮(染为红色),皮面中央置有一个条形木板,它起着上系琴弦、并将琴弦振动下传到皮面的双重作用。琴首雕成菩提树叶形,象征纯洁的白玉兰。琴弦另一端用红丝绳拴于弯曲的琴颈上,并有红丝穗下垂,上下移动拴弦的丝绳,可以调节音高。“项有轸”、“项有绦”、“颈有轸”即指此而言。
最早的桑柯,只张有五至七条藤丝弦,流行于南部山区;公元8世纪前后,桑柯增为十三或十四弦,用于宫廷音乐;当代常用的桑柯为十三弦或十六弦。演奏时坐姿,将琴置于特制的琴架或木凳上,双手抱弹,左、右手拇指、食指均可弹拨琴弦发音。桑柯是缅甸具有代表性的弦鸣乐器,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优质的木胎上,涂上金漆,在闪耀着金色宝光的舟形琴盘上,伸着一条孔雀细颈般的弯弯的琴首,优雅自然。
后来,凤首箜篌经波斯传入中亚和印度。据中国《隋书·音乐志》记载,箜篌“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便令宫廷乐师进行仿制,用于宫廷和郊庙雅乐。特别是盛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发展,人们不但会演奏箜篌,而且演奏艺术水平相当高。豪华宫廷中,乐师们弹拨琴弦,轻吟高歌,好一番幽静风雅。他们弹着箜篌在独奏、重奏或为歌舞伴奏,箜篌与诸多中国古老乐器发出的美妙音韵融为一体,让宫中皇室成员和达官贵人们无不陶醉。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盛行的箜篌,又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朝时期的箜篌残品。
漆槽箜篌
螺鈿槽箜篌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架外表华丽的凤首箜篌,它与《新唐书》、《通典》、《乐书》和《大清会典图》所载及附图完全相同。琴体用硬木制成,全长96厘米、高86厘米。共鸣箱呈船形,长68厘米、宽16厘米、高17厘米,在腹腔上面盖有一块中间掏空的桐木面板,中空处蒙以蛇皮。皮面中央置一条形木板,琴弦下端穿系于该板弦孔。琴弦上端穿过琴颈弦孔,用黄丝绳拴在弯曲的琴颈上,下垂有黄色丝穗。张有13弦,琴弦采用两种粗细的丝弦和肠衣弦。通体髹浅棕色漆,其上描绘粉红色荷花、深绿色荷叶等花卉纹饰。制作工艺精湛,外观堂皇富丽,堪称缅甸传世珍品。但制作和传入年代不详。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藏品。1958年程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186件古今民族乐器,全部无偿捐献国家,其中就有这架凤首箜篌。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是当时颇具名望的器乐演奏家和乐器制作师的集中地,他们为了弘扬悠久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曾制成一套古今民族乐器,共有143件,其中有一件是根据《大清会典图》的记载和图像制作并定名的总稿机。乐会创办人郑觐文(1872年—1935年)和制作师缪金林、罗松泉等人,在制作这件凤首箜篌时做了一些改进,他们加粗了弯曲的琴颈,并将琴颈下端掏空、与琴箱相通,扩大了共鸣腔的有效容积,使音量得以增大。大同乐会的民族乐队曾将这架凤首箜篌用于乐队合奏。但因历年战火或其它原因,这些乐器都未能流传至今,只留有乐器照片传世。1981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试制成功单排弦转调凤首箜篌。这个厂曾参考了他们保存的大同乐会乐器照片,这架转调凤首箜篌就是依照总稿机的样式设计制造的,已用于民族乐队中。
【现代箜篌】
古箜篌一直都是单排弦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张琨/韩其华发明出一种双排弦,便是现代箜篌。全称叫双排弦雁柱转调箜篌,根据竖琴,琵琶,古筝创造出来的新乐器,只是借“箜篌”这个名字,与古箜篌没有多大关系。
故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箜篌一般就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我国乐器改革家结合竖琴和古筝(也有一些是琵琶和古琴的东西),再创新的一种新生乐器。其演奏技法以多种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并借鉴了竖琴的弹奏手法: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由于左右同音双排弦,等于是两架竖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相当方便;还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和声拥有丰富色彩。
所以,箜篌既是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又是最年轻的乐器之一。
【现代箜篌】
唐时箜篌引,盛世又发音
当代箜篌的学习人数依然少之又少,箜篌的传播和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现代箜篌首登林肯中心的演奏家月亮
希望对箜篌的传承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这件古乐器的共同记忆,让更多人看到像箜篌这样的古乐器传承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将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