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了几年马头琴的琴友,总是会抱怨:为什么我拉得不好听?
听一听发过来的视频,我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他们的马头琴的“基础音色”并没有展现出来。
图|马头琴(网络)
简而言之,干瘪、扁平、不通透。
原因,显而易见:第一年学习马头琴的时候,基础没打好,就着急着学习各种曲子和技巧。尓后,也没有给自己复盘,更别说持续去训练基本功。
在这里的“基础音色”,不能100%认定只是与马头琴乐器的品质有关,也包括与演奏中的“控制能力”有关。
图|马头琴(网络)
基础音色,就是当你的琴上没有加任何修饰技巧时那股纯纯的声音。无论是空弦还是触弦,运弓之手都需要把这种优质的马头琴基础音色演奏出来。
因此,“基础音色”既受到乐器本身品质的影响,也跟基础“弓夫”有关。当然,在演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越好的马头琴,“基础音色”自然就越好。
但在初学阶段需要更注重“弓夫”,因为它才是那个最大的变量。
图|马头琴(网络)
因此,在基础的马头琴课程中,专业的马头琴老师通常会非常注重学生的运弓训练,而不是被“花里胡哨的技巧”“众多丰富的旋律”所迷惑。
不要埋怨前期的慢弓训练的枯燥,那可能都是马头琴老师为了学生的“长期主义”的良苦用心。
当把运弓掌握好,把马头琴的音色“逼”出来,这种器乐振动的扎实感才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本。
图|马头琴(网络)
「广州马头琴部落」所聊及的马头琴学习话题,不仅限于技巧层面,还包括意识层面。如果你亲身经历过马头琴的学习,就会发现:自己既需要不断突破上琴的实战技巧,又需要突破思维的局限。这与我们学习任何一种新技能的道理是相通的。
其实,在我们学习马头琴的过程中,一直在解决“控制能力”的问题。只有把基础打扎实,才对各种“技巧型”指法和弓法游刃有余,在后期演奏曲目上运用也会相对自如。唯有打好了基础,并逐步解决技巧和旋律的排列组合、情感表达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才更有把握。
图|马头琴(网络)
回过头来,我们如何再去巩固和提升自己马头琴的“基础音色”呢?以下,我们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自我复盘的问题,它们或许可以重新指引大家去重视“基础音色”:
01. 在空弦状态演奏,你觉得马头琴的音色让自己满意了吗?02. 触弦演奏后,比起空弦,马头琴的振动会不会产生变化?你能控制好手指的触弦与弓子擦弦的力度的平衡吗?
03. 如果你已经学习了好几年马头琴,你如今去演奏一首C调的《天上的风》,比起你初学时,马头琴的音色上有进步吗?如果有变化,你觉得这种变化是什么?
最后,我想说,即使现在的马头琴基础音色暂时让自己满意,提升基础音色的好听程度绝对不只是“打基础”时的短期任务,而是长期任务——无论你学习蒙古民歌、移植流行曲、独奏曲、协奏曲,你还是需要不断提升和巩固自己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