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为什么我学了三年马头琴,音色还是出不来?”
“我在×××老师那里买了一把琴,当时他给我录视频的时候挺好听的,为什么到了我这里就变得没那么响亮了?音色也不太好听了?是不是那位老师骗了我?”
这是我们收到的一些马头琴业余爱好者的问题,大体就是:自己学了这么久,为什么拉琴还是不好听?首先,这可能跟马头琴所属的拉弦乐器界有关系。拉弦乐,在入门到琴出好音色的阶段,确实是一个比较考验功夫的过程。
很多人的确都已经拉了好几年曲子,当然他的马头琴依旧还是没有出好的音色。
其次,很多人面临的便是急功近利的问题了,学习马头琴需要匠人精心,也就是“慢工出细活”,或者我们可以调皮地改成“慢弓出细活”。 通常,大家还是忽略了基本功,急躁地想要拉曲子。在我们之前很多篇文章里,都说到了长弓的重要性,说到了弓弦摩擦力度、运弓里的呼吸的重要性。 今天,又是花费了一些笔墨,给大家分享我最近的一些马头琴感悟。 (1)没有好的“弓底”和“弓弦摩擦技能”,马头琴音色肯定是干瘪的。 这是初学者挺常见的问题,很多人总是觉得是琴不够好或者是老师还没有教技巧,实际上,自己拉空弦时候马头琴的音色都还没有出来。
简而言之,就算你拉空弦,拉得通透、共振和谐,也是可以感动自己的。那么,首先,你感动自己了吗?
(2)很多时候,自己其实并没有掌握好技巧,只是存在于“意淫”的阶段。 这种状态下,只能做非常生硬的运用,自然就是“没有味道”的,这种感觉就像画画的时候把很多个模拟的个体拼凑在一起,看似一幅画,但却不是有机的整体。画之所以是画,是因为画面是有设计的、结构自然的;同样,音乐也是如此。
就比如,很多人的“颤音”,可能就是“bangbangbangbangbang”好几下的打弦,却没有去理解长调或者蒙古音乐调式里的一些机构和规则。简单而言,他演奏的音乐只是他想象出来的马头琴曲,但是对蒙古音乐认知的不足以及技巧分解并且有机重组的技能不娴熟,导致出来的结果是“四不像”——表明是有点接近,实际上没有味道,那我们暂且称它为“马头琴怪味”。 (3)对于很多“非蒙古人”,乃至业余爱好者,最难的并非马头琴的弓弦技巧,因为这些通过练习是可以达到的。难的,便是如何去慢慢理解“蒙古”,因为它关乎格局、心理和观念。
马头琴可以演奏任何一种风格的音乐,但是它最精髓的无疑是它在“诠释蒙古”之时。演奏家们也可以有各种演出风格,但他们都需要通过马头琴中“最蒙古”的方式,才能掌握马头琴的本质。
所以,理解“蒙古”是学习马头琴时候非常重要的功课。关于理解“蒙古”,对于外人来说,难的不是语言或者文化,而且心理和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体会蒙古就是去住个蒙古包,去草原策马奔腾,去喝酒吃手把肉,去献哈达欢歌尴舞。 可能,只是一种宣泄。我说过,这种状态跟在原来居住地的酒吧里没什么区别,更别说去理解蒙古、体会蒙古了。理解和体会,可能更多是让自己静下心来,而不是表面的“吃喝玩乐”。 聊到蒙古包,在景区住着舒适的铺着砖头的“酒店”的人,会感受到牧区草原里蒙古包里草地的潮湿吗?他们知道真正的草原烈马并不会给他们随便骑的吗?他们只存在于“蒙古人很会喝酒”的认知,会知道蒙古族很多晚辈根本也不会在长辈面前喝酒甚至一直不喝酒的吗?知道真正的牧区牧民可能不会天天闲着给你献哈达陪你唱歌跳舞的吗? 我一直在想一个好玩的事情,那些看似“体会蒙古”的活动,是否只有外人才会进行。 我更喜欢在蒙古人居住的小镇上行走,看当地人的生活,他们也许也已经在城镇里居住,但他们依旧在给我传达“蒙古”。所以,这种体验不单单通过策马奔腾,不单单通过大草原。
聊起草原,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体会孤独和悠远。就像你回家探访亲人一样的感受。理解蒙古,就是一次心灵对自然的感知和阅读。它是一次长期的功课。不会因为去过一次景区草原,拉琴就有了很大进步。 归结到一句,对于“蒙古”的理解,大多数人大体是被固有的原生观念限制了。 当有一天你的马头琴真的出现了能感动自己的音色的时候,原因可能不是单方面了。除了基本功好了,还有的是——情感深入了,理解也慢慢透彻了。 最后,我还是归纳出关键词:弓弦基础、技巧渗透、解读蒙古。
学了三年,就在问为什么马头琴还是拉得不好听,未免有点急躁。我想说的是,它真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琴声也会随着人生的阅历而不同。最终,马头琴表达的,不是生硬的模拟,而是自己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