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琵琶>琵琶百科>

陕北说书琵琶怎么逝落了?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韩起祥一度是陕北民间说书艺人的代表。他具有把故事讲得深入人心、引人入胜的表达能力,使故事高潮迭起、人物栩栩如生的控制能力,情感表达与普通大众沟通的能力,这些在乡村娱乐中绝对吸引人的能力,满足了当地民众的期待。讲故事是他的综合功力中的强项,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强项,把新故事编排得有声有色。

  韩起祥演唱陕北说书时,采用大三弦伴奏。原来陕北说书流行两种伴奏形式,一是琵琶,一是三弦。从音响效果方面讲,大三弦音量宏大,气势赳赳。琵琶音响文弱,情味儒雅。前者粗声大气,后者细声细气,一雅一俗,一弱一强。这音响上的强势与弱势似乎注定成为它们在弱肉强食的现实竞争中的定性依据。毫无疑问,说新书、唱新事、颂新世,需要气势磅礴,需要音量盖世,三弦自然首当其选。情味儒雅的琵琶,自然冷落一旁。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陕北说书采用的琵琶演奏方式,保持着一种较少被音乐史提及的最古老的形式——坐持横抱。唐代壁画中最常出现的图像是横抱琵琶,席地而坐。坐在凳子上的图像,一是《韩熙载夜宴图》,二是《唐宫图》。两幅图像明确画出坐凳。可见,唐代已经出现了坐在椅子上横弹琵琶的演奏形式,但又不是后世立坐竖弹的姿态。流传到20世纪,保持这种古老弹姿的地区和乐种,一是福建南音,二是陕北说书。

  不幸的是,因为韩起祥的影响力,在他举办的一系列盲艺人学习班的推广中,几乎所有的陕北说书艺人全部改弹三弦。古老的横抱琵琶,从此在该地渐渐消失。被当地说书艺人群体尊称为“韩师爷”的推广,导致了一种最古老演奏方式的消失。现在,只有福建南音还保留坐持横抱的古老弹姿。

陕北说书琵琶怎么逝落了?

  破除迷信,匡正艺道,以国家的名义,以政府的名义,以新时代的名义,使韩起祥敢于向几百年来的迷信思想挑战,敢于“骂神神”。他义无反顾、无所顾忌地咒骂了那些庇护着他的祖先和乡亲的各路神仙。这是他的勇气,也是他的天真。几十年过去了,他创作的说书,没有继续流传;他反对的事情,很多以传统的名义得到了恢复。随着当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和重新解读,韩起祥唱出的破旧立新的音调,不再被社会认可,更不被他的老乡认可。他的同行依然像他生活的时代之前的样子到庙会说书,他的老乡依然像他生活的时代之前的样子到庙会听书。唱的段子和听的段子,还是那些他曾激烈反对过的讲述着“真善美”的老故事。他创作的那些不再对当下有影响的唱段,都像刮过去的风一样,与一段不太光彩的时代共同构成一段不怎么令人回味的历史。

  只有一点,他的历史作用依然发挥着功效:再也没有艺人横抱着琵琶说书了!

  这项技艺因为他的影响中断了,没有人延续只有一代一代师徒相传才能延续的技术。知道横抱琵琶历史价值的音乐家们,看到这种结果,心里都会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不痛快。在那个吵吵嚷嚷“除旧布新”的时代,这个怀着一颗好心却办了一件不怎么好的事的说书艺人,把一种流传了10个世纪的乐器演奏法送进了历史。我们在陕北的采访中,看到过那些落满尘土、断弦掉品的琵琶,它们已经沉默了30年。人们眼巴巴地瞅着丰富的技艺被变成干巴巴的历史。

  这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影响着说书艺术也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之一。我们看到,一旦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行为以及这种行为造成的影响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了。他对于乐器的取舍,在某个特定时刻成为了国家对“精华”“糟粕”的取舍;他对于说书内容的取舍,在某个特定时刻成为了国家对新旧事物的取舍。时代需要一种强烈音响时,必须寻找一种与这一要求相匹配的乐器。如果一件乐器不能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就必然被淘汰。韩起祥是一个执行者,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热爱的家乡文化可能意味的后果。

  我们对尚不能理解的事物总 是抱着一种激进态度,并武断取舍,不知是否可以通过这个事件得到一点反省呢?(作者张振涛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

相关文章 推荐

琵琶乐曲【老六板】简谱
人气:691
琵琶曲谱
琵琶乐曲【老六板】简谱
无损纯音乐下载 | 中国古乐《凤凰台上忆吹箫》专辑FLAC音乐下载
人气:133
琵琶下载
无损纯音乐下载 | 中国古乐《凤凰台上忆吹箫》专辑FLAC音乐下载
琵琶独奏新民乐《琵琶语》赏析
人气:496
琵琶百科
琵琶独奏新民乐《琵琶语》赏析
琵琶谱【野蜂飞舞】五线谱
人气:743
琵琶曲谱
琵琶谱【野蜂飞舞】五线谱
琵琶乐曲【琵琶舞曲】简谱
人气:212
琵琶曲谱
琵琶乐曲【琵琶舞曲】简谱
琵琶乐曲【众手浇开幸福花】简谱
人气:105
琵琶曲谱
琵琶乐曲【众手浇开幸福花】简谱
琵琶乐谱【春光舞】简谱
人气:1058
琵琶曲谱
琵琶乐谱【春光舞】简谱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3课《金蛇狂舞》学员示范(二)讲解视频
人气:191
琵琶视频教学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3课《金蛇狂舞》学员示范(二)讲解视频
琵琶乐曲【煞的练习】简谱
人气:143
琵琶曲谱
琵琶乐曲【煞的练习】简谱
琵琶基本功要学多久?
人气:506
琵琶入门
琵琶基本功要学多久?
琵琶护理常识,琵琶系弦方法和假指甲使用
人气:167
琵琶维护保养
琵琶护理常识,琵琶系弦方法和假指甲使用
琵琶演奏家《章红艳》简介
人气:215
琵琶名家
琵琶演奏家《章红艳》简介

大家都在看

琵琶一曲醉思仙

琵琶一曲醉思仙

醉思仙,词牌名,本为琵琶曲,调名初见于两宋之交词俊朱敦儒的词作。 词调本意为歌女蕊仙弹奏思念醉翁欧阳修的曲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醉思仙》吧~...

琵琶百科 86 阅读

刘德海琵琶曲《楚歌》介绍

刘德海琵琶曲《楚歌》介绍

楚歌,中国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兀楚。 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秦末汉初最为盛行。楚歌在汉代十分流行。自战国以来,南迄江淮,北至鲁南,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均属于楚国版图。在秦末...

琵琶百科 235 阅读

如何区分琵琶文曲武曲?

如何区分琵琶文曲武曲?

文曲的旋律一般较优美动人,表现自然风景或人物的内心情感等,文曲偏向抒情,在演奏过程中以运用揉弦拉弦等左手技法为主。 文曲的代表作 《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

琵琶百科 1145 阅读

琵琶十大名曲排名_琵琶十大名曲简介

琵琶十大名曲排名_琵琶十大名曲简介

1《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此曲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抒发了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感,曲调婉...

琵琶百科 2458 阅读

琵琶的学习建议

琵琶的学习建议

琵琶相对其他乐器要复杂一些,想要学好琵琶需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点、刚开始学琵琶买什么档次的琵琶好点,有的人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其实不然。这个主要看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刚开始...

琵琶百科 150 阅读

走向世界的琵琶

走向世界的琵琶

走过千年的历史长河,琵琶,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独奏乐器之一,在不同的时代,总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在西元三、四世纪时,中国一个动乱的时代,她走进了中国,为中国人接受并脱胎换骨...

琵琶百科 183 阅读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败笔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败笔

琵琶女原是一个乐妓,属于歌妓的一种。古代的歌妓都隶属于娼籍,无论是教坊的歌妓,还是民间的歌妓,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不是自由人。她们在政治上、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 白居易的《...

琵琶百科 223 阅读

崇明派琵琶介绍

崇明派琵琶介绍

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

琵琶百科 253 阅读

琵琶重奏艺术及其教学

琵琶重奏艺术及其教学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乐器造型、音乐性能,甚至表演风格都曾发生极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简要梳理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脉络,认识其演进形式、社会...

琵琶百科 147 阅读

唐诗与琵琶艺术漫谈

唐诗与琵琶艺术漫谈

大凡读过唐诗或者曾经对诗联颇有兴趣的人,恐怕对于上面这行标题不予折服的人,为数不多,且不说短短一句话,十个字竟然一连串地嵌入四个数字不举,单就其诗喻手法,对仗之工整、拟...

琵琶百科 104 阅读

古典与现代结合,国乐大师五弦琵琶弹奏《丝路敦煌》

古典与现代结合,国乐大师五弦琵琶弹奏《丝路敦煌》

古典与现代结合,国乐大师五弦琵琶弹奏 从艺40余年,出访逾50个国家,以多元、创新方式展现传统音乐魅力,策划、领奏的音乐会寓乐于乐,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各地被热烈追捧,在世界巡...

琵琶百科 108 阅读

王昭君与琵琶

王昭君与琵琶

自古以来,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总是和琵琶形影相随。然而在近代戏剧、绘画、塑刻等艺术形象中常见的昭君,却与晚于她四百年多年才有的半梨形琵琶相伴,这与史实不符。 汉武帝时(公...

琵琶百科 282 阅读

琵琶音乐作品的美学特色与技术特征

琵琶音乐作品的美学特色与技术特征

中国琵琶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积蕴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带有特别的美学特色与技术特征的音乐作品。 一、传统乐曲 传统乐曲统称文套、武套,大套或小套。我国的民...

琵琶百科 343 阅读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 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者描...

琵琶百科 192 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琵琶演奏心理素质?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琵琶演奏心理素质?

在乐器教学中,有些学生自然条件很好,乐感也较好,训练也很正规,不论平时练的乐曲还是练习曲都较完整,但一到考试或汇报演出,就会紧张失常;有的学生可能平时并不突出,但到考试都...

琵琶百科 10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