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琵琶>琵琶百科>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 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者描绘的是琵琶声,后者描绘的是说书声,但两者在对声音的描写上却有相通相似之处、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分析如下:

  二者对声音的描写都可分为正面描绘与侧面烘托两部分,从两方面写出了琵琶女及王小玉说书技艺的高超、绝伦。先来看正面描绘:

  一、开场不凡

  试音定调时,琵琶女“低眉信手”似漫不经心地“转轴拨弦三两声”,便“未成曲调先有情”;王小玉“把两块顽铁丁当了两下,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两人技艺绝妙,都似随手拈来,轻轻两下,便吸引了听众。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二、两者都描写了一个完整的演奏(说唱)过程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弹奏从“转轴拨弦”开始,而后“嘈嘈切切错杂弹”,继而“间关莺语”、“幽咽泉流”之后,便“声渐歇”,于无声处凝绝后是“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般的声音突起,最后以“裂帛”般的高音结束。

  《明湖居听书》中说唱过程则是:声音不甚大。越唱越高,拔个尖儿、回环转折,节节高起→于极高处陡然一落→渐低渐细→无声→忽又扬起→霍然收音。

  二者描绘的声音都是从一般音阶开始,而后渐低,后至于无声,再又突然进发,在激烈高昂处结束,声音也由简而繁,抑扬结合,决慢相间,高低交错,刚柔并济,跌宕起伏。既显示了演奏说唱者的高超技艺,又表明吸引入之处,即在声音的迂回曲折,千变万化。不同的是《明湖居听书》描绘的过程更具体,更复杂。

  三、两者都采用以形喻声的方法,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形象,化不可捉摸的听觉为可见可感的事物。

  《琵琶行》在摹写音乐的时 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形象性,如“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其形象化,既有听觉,又有视觉形象。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 就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在显示音乐旋律中的“滑”、“涩”时,作者又用两个比喻“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之声,轻快流利,“幽 咽”之声,悲抑哽塞。在短暂的停歇后,声音忽又扬起,“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形象地写出声音的高亢、清脆。

  《明湖居听书》中不仅用看得见的景象、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还用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来喻声音。

  如“唱几句书,声音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慰斗贸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的是感觉,重在强调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声音到高处 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里又用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仍,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以想像出声音如“花鸣春晓”、“百鸟乱鸣”,也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干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使我们不能不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而作者在正面绘声之余,还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首先,两个主人公都是技艺高超之人,因此在写声音前,作者首先要写入(当然是略写)。两人的出场都是千呼万唤才出现的,而亮相亦有相似之处:“琵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王小玉是“半低着头”,两人欲露还藏的姿态更引人注目,让人更急于知道其技艺如何。

  其次在出场前,对声音都有一个烘托。前者,“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暗示 能让诗人忘归的琵琶声一定不俗;《明湖居听书》中则用黑权演唱、琴师弹琴、人们议论王小玉说书“无人能及”等极言王小玉说书技艺的绝妙。

  再次,在演奏、说唱后又有一个烘托,《琵琶行》中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四周静悄悄,人都沉浸在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声中。《明湖居听书》则说“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人们对说唱拍案叫绝;台下的议论“三月不知肉味”,则更显出小玉的说书打动人心,摄人魂魄。

相关文章 推荐

琵琶乐谱《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简谱
人气:3940
琵琶曲谱
琵琶乐谱《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简谱
白居易《琵琶行》全文及翻译
人气:900
琵琶百科
白居易《琵琶行》全文及翻译
琵琶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气:491
琵琶百科
琵琶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粤曲《琵琶行》工尺谱+简谱
人气:261
其他唱谱
粤曲《琵琶行》工尺谱+简谱
粤曲《琵琶行》简谱
人气:251
其他唱谱
粤曲《琵琶行》简谱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败笔
人气:215
琵琶百科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败笔
江南烟雨《琵琶行》
人气:201
琵琶百科
江南烟雨《琵琶行》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人气:181
琵琶百科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琵琶行 1979年 凤翔县_丝弦小调_陕西民歌简谱
人气:179
民歌曲谱
琵琶行 1979年 凤翔县_丝弦小调_陕西民歌简谱
琵琶乐谱【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简谱
人气:160
琵琶曲谱
琵琶乐谱【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简谱
琵琶行(方锦龙演奏)琵琶曲
人气:131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琵琶行(方锦龙演奏)琵琶曲
琵琶行的序翻译
人气:129
琵琶百科
琵琶行的序翻译

大家都在看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月光变奏曲】简谱 副标题...

琵琶曲谱 194 阅读

琵琶有哪些分类?琵琶的类别详解

琵琶有哪些分类?琵琶的类别详解

一、五弦琵琶 二、南音琵琶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四、水晶琵琶 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

琵琶教程 2027 阅读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琵琶乐曲【花木兰】简谱 副标题 副标题...

琵琶曲谱 214 阅读

琵琶演奏中技巧的运用与情感体现

琵琶演奏中技巧的运用与情感体现

音符与节奏节拍的组合既可以发出美妙的乐音和旋律,还可以体现不同而真实的情感,如圣一桑所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的确,音乐表达的情感有时远远...

琵琶百科 137 阅读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琵琶艺术的发展简史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但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的不同,其形...

琵琶百科 116 阅读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乐谱【伊州 敦煌琵琶曲谱 第24曲】五线谱...

琵琶曲谱 147 阅读

学琵琶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琵琶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要学会一件乐器(不仅指琵琶),首先应学会识谱。这是学习乐器必备的技能。识谱包括五线谱和简谱,我国民乐大多数都是用简谱记谱。因此,学会琵琶只要掌握简谱识谱就可以了,此外还...

琵琶入门 336 阅读

描写琵琶的诗句汇总

描写琵琶的诗句汇总

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 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凉州词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今屑文, 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

琵琶百科 60 阅读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乐谱【梁山伯与祝英台 琵琶协奏曲】简谱...

琵琶曲谱 495 阅读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乐谱《山水抒怀 》五线谱...

琵琶曲谱 132 阅读

琵琶演奏的左手指法全方位介绍

琵琶演奏的左手指法全方位介绍

按音 按音类包括断音、虚按。 按音是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几乎在每到乐曲,每个乐段, 每名乐名中都要用到按音.琵琶上的各只相与品, 都是表示每个音的位置,当我们需要得到某音时...

琵琶指法 212 阅读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从零开始学琵琶/第24课 二级必考曲目《旱天雷》讲解视频...

琵琶视频教学 278 阅读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乐曲【在江面上】简谱...

琵琶曲谱 199 阅读

传统琵琶作品三大类介绍

传统琵琶作品三大类介绍

弹琵琶 分为: 1.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等) 2.文曲(夕阳箫鼓,昭君出塞,汉宫秋月 月儿高,青莲乐府 ,塞上曲等) 3.文武曲(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龙船等)...

琵琶教程 147 阅读

琵琶的结构教学

琵琶的结构教学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

琵琶教程 17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