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百科>

和品散论/徐上瀛《溪山琴况》第一况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03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明代1644年出版的《大还阁琴谱》,江苏太仓人徐上瀛撰。徐上瀛系明末民间琴家,以嗜琴为业,常熟虞山琴派创始人之一。其所缉《大还阁琴谱》不仅是虞山琴派的代表琴谱之一,还是古琴历史发展中一部重要的琴谱。其中有琴曲三十多首,指法说明,艺术观点等文论,特别重要的是内收琴乐美学《溪山琴况》,这是一篇对古琴美学思想的高度总结和提炼的文论,代表了古琴音乐美学于明末清初的发展方向,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徐上瀛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的文体获得领悟,提出了古琴的二十四琴况。琴况即指琴的况味、状况之义,它是将琴的整体物质和精神状态,包括声音、音色、意境、心理、情趣、、趣味、品味、品格、仪态等等作为对象进行的美学观照。

和品散论/徐上瀛《溪山琴况》第一况

  徐上瀛提出“和”、“静”、“轻”、“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其每一况都是一个从古琴的演奏实践所提升和提炼出来的美学思想,它是古琴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构成清代以来以“清、微、淡、远”为主体美学观的古琴音乐的形态发展。而贯穿徐上瀛的二十四琴况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和道家的思想。儒道两家,一为入世一为超世,为中国哲学两大支柱,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古琴音乐的精神主干。

  首先徐上瀛把“和”作为二十四况的首况,他说“弦上取音惟贵中和”,突出“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和”是中国古代乐论中的第一个审美范畴,太古时期的“神人以和”,先秦时期的音律相和,孔子提倡“中庸之道”,追求中正平和之雅乐。汉《琴操》曰“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这是古人对古琴的精神追求,因而有唐白居易欣赏古琴的“调慢弹且缓”,宋范仲淹认为“清历而静,和润而远”的“中和之道”。陈敏子的琴论《琴律发微》中有“姑以琴之为曲,举其气象之大概,善之至者,莫如中和”。王善也称“琴之所首重者,和也”(《治心斋琴学练要》)。可见古琴音乐历来都以中正和平为其美学准则。这些都是儒家的音乐美学观。徐上瀛更是以“存古人之思想,阐自己之理想”,于前人思想有所发展。“和”品中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这里,他把儒家对音乐给人的修身和教化的功能与道家的重道,体现道神精神的思想揉和在一起了。而如何来体现音乐对于人的陶冶最终实现教化作用的目的,徐上瀛的《溪山琴况》告诉我们,琴对人的作用必须通过亲自的艺术实践来完成,这是琴家对演奏实践的一种态度,不能脱离实践来谈论音乐的功能。这种琴的艺术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含义,是任何其他乐器所不及。

  《溪山琴况》的美学不仅文字上,而也是一种感悟美学的过程。“和”品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认识,通读全篇如同畅游于古琴曲的演奏程序,调弦、开指、过程、指意、旋法、意境、神游、结尾等,真是奇妙莫测,不能不看出徐上瀛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古琴演奏家,他的演奏必定达到了至臻至美的高度,而所有的演奏程序都无不与“和”字相关。就调弦而言,他说“论和以散和为上,按和为次”。散和即指散音调弦,按和即以按音调弦。在古琴的九、十徽间调弦,一散一按,以散声应和,才能达到音律和谐。散按相和告诉了我们一个古琴演奏中的重要美学准则,大凡演奏的好差与散按的掌握不到位有关,要么散音偏重,要么按音偏轻有关。从散按相和引出了第二层重要的意义,即“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此“合”与“和”同音,古意中这二字相通。“合”乃为“符合”、“相和”之意。虽然这里好像只是讲一个演奏技术上的问题,而实际告诉我们古琴的音乐思想,它首先以人为中心,人为本,万物皆从之。弦、指、音、意相和最终达到心手俱忘,琴人合一的境界。然而此三合之演奏境界,非一时之功,谱法也非音高的符号,古琴谱具有内在的运指逻辑,非吟猱不可要,上下绰注不可顺逆颠倒,音韵致雅等等。总之,掌握好驾驭琴器的能力,才能形成气韵生动,塑造气象万千的音乐形象。

  “音随意转,意先乎音”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说到音与意的关系。音为旋律,意为意象、意境。意象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境最早出现在品诗文画中,见谢赫《古画品录》“与诗画境”。唐代诗僧皎然《诗格》提出了“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与意境。此三境为中国唐代诗画美学的范畴。而音乐中独取“意境”。同时也要求演奏者的主体内在感觉与审美意象相和。音乐的意象和意境主要通过演奏,在音乐中实现。揭示了音乐的运动形式、音乐内容和演奏者三者的内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里徐上瀛的《溪山琴况》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关于“和”的审美思想。

  “和”品的最后徐上瀛曰“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愈失其传矣”。他发出了太音希声的传统思想已难以恢复,如果不以中正平和的性情去追求这一理想,只把古琴当成是一种演奏技艺的话,那么传统就会越来越丧失了啊!他的这番话,又好像是说给今人听的,对于当代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古琴音乐文化,不无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推荐

和品散论/徐上瀛《溪山琴况》第一况
人气:182
古琴百科
和品散论/徐上瀛《溪山琴况》第一况

大家都在看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谱[阳关三叠]简谱...

古琴曲谱 274 阅读

琴与萧的绝响

琴与萧的绝响

在我国古代吹管乐器中,箫是最具古典风味,最富文人气质的一种乐器。 早在几千年前,箫就在我国民间流传了。那时的箫均为单管的言箫。 汉代以后,出现一种等管形制的排...

古琴百科 231 阅读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吴钊古琴基础教程《15.乐曲讲解与示范 潇湘水云》视频...

古琴视频教学 179 阅读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传统琴曲结构简介

琴曲结构 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此外还有一些远古的琴曲,从其他音乐体裁移植过来的琴曲,以及专为伴奏歌唱的琴曲等,它们又有自己...

古琴教程 193 阅读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虞山琴派的渊源及流变考略

历来论及古琴, 虞山派是必谈的话题,然综观当今琴坛,甚至延伸到上一辈琴家,只要将他们所弹琴曲和虞山派代表琴谱《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所载曲目加以对照,...

古琴百科 135 阅读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古琴音位谱字《散》古琴指法减字

sǎn 散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散音的散字的减体式。 弹法:左手不按徽位,仅以右手个指弹弦,名为散音。下指不刚不柔,宜在岳山与一徽的中间着弦弹拨,得出中和的音声。...

古琴教程 67 阅读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当代古琴人物《李凤云》介绍

李凤云(公元 1961 年 ),天津人,现代广陵派女琴家。 李凤云于公元 1976 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 1981 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主修琵琶,并随陈重学琴, 1985 年毕业并留校任...

古琴名家 301 阅读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古琴流派与传承[虞山派]

虞山派 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这是一个充满变动更替的时代。朝政的紊乱,帝王的荒淫,政教的分离,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使得士大夫的心态呈现出躁动和愤激...

古琴百科 371 阅读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谱大全[石上流泉]五线谱+减字谱...

古琴曲谱 206 阅读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仲尼式古琴《音乐研究所藏雪江涛琴》高清图片及简介...

古琴赏析 117 阅读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明代传世古琴《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档案

《 凤凰来鸣.变体连珠式 》 年 代: 明(1368-1644) 长 宽 厚: 长 126 宽(额 21,肩 22.5,尾 15)厚 5.5 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髹黑色漆,琴面呈小蛇腹间冰裂断纹,琴底为小蛇腹...

古琴赏析 86 阅读

古琴的常用材质

古琴的常用材质

历代造琴都重视选材标称琴材为面桐(梧桐)底梓,所谓阴阳材,桐木为阳材,梓木为阴材,琴面板起传音和振动发声作用,故常选质轻而传音良好的桐木;琴底板起托音(匮音...

古琴百科 122 阅读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进复》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jnf 进复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进复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于按位弹得声后,即上一位有声曰进,随即归本位有声曰复,共得三声。运指先扬后抑,取音连活圆...

古琴教程 69 阅读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隔位取音《浒上》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hǔshng 浒上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浒上两字的减体式。 弹法:或单写 午 字。按弹得声少息,即上一位有音,速过别弦接弹,这一上的声音名曰浒。取音虽直而...

古琴教程 98 阅读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左手弹法《逗》古琴减字查询

古琴减字基本字义 du 逗 古琴减字详细解释 是逗字的减字体式。 弹法:或减作 左按右弹,两指相斗出声,也就是迎按位上之声,注下按位,以当本位之声为逗。与撞法不同,撞...

古琴教程 20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