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工作太忙,这一期拖得有点久了。让我们进入第二首奏鸣曲。贝多芬的前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是属于同一作品号的,所以它们的创作时间和风格也都相近。今天的这个乐章也是标准的奏鸣曲式,与上一首的第一乐章一样,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详细的曲式分析了。不过与上一首不同的是,这个乐章有一个很长的尾声。这要从呈示部的结尾部分说起。大家看第87小节,这里是呈示部的结尾,它没有停在一个终止式上,而且有一个小动机在不断反复。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段落结尾,仿佛得到一个不是十分确信的结论。于是,这个结尾便直接过渡到了展开部。同样的开放式结尾出现在第203小节再现部的结尾(这次在主调上),这也必然导致这里并不是全曲的结尾,乐思还需要继续进行。于是,从204小节直到全曲最后就是尾声部分。相比于莫扎特的奏鸣曲,这个尾声不仅从长度上很长,而且从内容上也更像一个新的不那么激烈的展开部。而莫扎特作品的尾声部分通常就是最终结论的强调。贝多芬是从古典时期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对古典创作手法的驾驭得心应手,同时他一生中又不断地打破古典时期的框架,这也正是很多评论家所说的“力”。从整体的感觉上看,这一首不像上一首那么明快,而是略有一些暗淡。甚至在全乐章的结尾,我们都没有见到像上一首那样全力奏出的主和弦,而是轻轻地停在了主音上。这个结尾似乎预示着全曲并没有结束——还有下一个乐章。贝多芬对作品的整体性非常重视,不仅单首作品里各个乐章之间存在联系。像他的前三首小提琴奏鸣曲这样几首一组的,这几首之间也联系很紧密,不过这种联系也有可能是对比。第一首奏鸣曲结构非常标准,表情也很明亮,而这一首无论速度还是力度都要弱一些。它们就好像一部更大作品的第一和第二乐章。等我们介绍到第三首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第三首比第一首更宏大,也符合一个大的末乐章的特点。关于作品内容就说这么多,请大家慢慢欣赏。
这一期,我们再说一说贝多芬的几位老师。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一些贝多芬的童年故事,他有一个酗酒的父亲。他似乎没怎么尽到父亲的责任,却经常逼迫儿子练琴。《名人传》里说,贝多芬没有讨厌音乐算是万幸的。贝多芬坚持音乐创作也许与他爷爷有一定关系(他和爷爷拥有同一个名字Ludwig van Beethoven)。爷爷是当地受人尊敬的宫廷乐长,贝多芬小时候就在爷爷的乐团里演奏中提琴和管风琴。当地人也都认为路德维希(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贝多芬)是他爷爷的真正继承人。虽然爷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贝多芬或多或少地以爷爷为他的精神导师。
贝多芬的启蒙导师是尼夫,他从尼夫那里学习钢琴和对位法。尼夫十分崇拜巴赫,而且带有典型的普鲁士人的严肃性。贝多芬从小就熟练地弹奏了巴赫的《平均律曲集》。尼夫对贝多芬的影响其实是超乎想象的,这一点似乎从他的晚期才逐渐地体现出来。贝多芬晚期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中都有巴赫式的展开部,而且几乎都是将作品推向高潮的部分。巴赫精神在晚年的贝多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升华到了新的高度。这实际上是内夫在早年就给贝多芬打上的烙印。
下一位重要的导师是海顿,也可以说是贝多芬早期风格的奠定者之一。海顿无疑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大师之一,但是贝多芬与他的关系似乎并不是很融洽。这主要是因为贝多芬内在的一种冲力。如果大家熟悉海顿,应该会对他的风格有所体会。海顿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像一位父亲一样,平和而高大。但贝多芬的作品中却总是蕴藏着激进的力量。海顿对贝多芬最多的批评大多是因为贝多芬在作曲中“不守规矩”,而且这并不像一般学生那样是因为掌握得不够好,而是故意为之。不管怎么说,贝多芬早期的风格基本上是继承海顿和莫扎特。虽然莫扎特并未亲自指导过贝多芬,但贝多芬在幼年时就研究过他所有的重要作品。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另一个重要导师是阿尔布雷希茨贝格(下面就简称贝格),他主要教的对位法和古典作曲的范式。应该说,贝多芬扎实的作曲功底与贝格的教导是分不开的。相比于海顿,贝格做了更多具体的教学工作,比如批改作业。按照现在的说法,似乎贝格更像是海顿的助教。
最后是萨列里,就是电影《莫扎特传》里那个莫扎特的死对头(我有点怀疑电影的真实性,但也没有做过考证)。萨列里是红极一时的人物,主要以意大利歌剧见长。贝多芬向他学习的也是意大利语的声乐创作。显然,萨列里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贝多芬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本来就少,意大利语的就更少,基本上没有重要作品。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费德里奥》是德语的,从头到尾完全没有意大利歌剧的样子。当然,这也不一定是萨列里的问题。从性格上说,贝多芬的严肃与意大利歌剧的华丽不太相符,而且贝多芬对声乐作品十分审慎,并不是因为他缺乏声乐的创作技巧,而是他认为人声是最神圣的,不能轻易使用。确实,从《庄严大弥撒》和《第九交响曲》中完全可以印证这个说法。有趣的是,这位对贝多芬影响最小的老师萨列里却得到了他的题献。贝多芬把他的前三首小提琴奏鸣曲op.12(就是我们现在正在介绍的)题献给了他。(海顿也得到了贝多芬的一次题献(op.2),而贝多芬从未将任何作品题献给过另外两个老师。)好了,我写的这个东西就是想到哪写到哪,并不像学术论文那样具有逻辑性,也没有什么要表达的结论。如果大家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是最好的。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乐谱上。那么,今天就到这里,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