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器种类>民族乐器>弦鸣乐器>

傈僳三弦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傈僳三弦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9-04-28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傈僳三弦,是傈僳族、景颇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族有的地区也泛称为其伯。景颇族称玎。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龙陵、盈江,临沧地区镇康和思茅地区西盟等地。

  中文名: 傈僳三弦

  民    族: 傈僳族、景颇族

  类    型: 弹拨弦鸣乐器

  地    区: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

傈僳三弦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傈僳三弦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傈僳三弦

  关于三弦的起源,民间有着这样的传说:很早以前,傈僳山寨有个孤苦伶仃的男孩,年幼父母双亡,生活艰难困苦,为了糊口,他常到山上打猎和采摘野果充饥。有一天,他在树林中听到了三种鸟雀悲哀的啼鸣,它们互相呼应,好像在相互倾诉。凄凉的乌鸣使孤儿非常感动,他盼望着也能像鸟儿一样向亲人诉说自己悲惨的身世。于是,他就用山上生长的枯树干,分别仿照三种鸟雀的头、尾、腹做了一支琴,并模仿三种鸟雀不同的叫声配了三条琴弦,做成了傈僳人的第一支三弦琴。它就是今日的傈僳三弦。

  勤劳勇敢的傈僳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的广大山区。长期与白、纳西、彝、汉等民族杂居,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节日也相同。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凡年节、收获节、婚嫁、盖新房和猎获等场合,都要尽情歌舞,从六、七岁的孩童到七 、八十岁的老人,个个能歌,人人善唱。舞蹈多为集体舞,舞姿矫健有力。

  形状

  傈僳三弦,形制和云南其他民族的三弦相似。琴体多用一整块梨木、核桃木、茶木、楠木或其它硬杂木制作,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琴箱也可单独制作,再与琴杆拼装。琴体大小因地区不同而有异,最小者琴长50厘米,最大者可达95厘米,一般琴长多为75厘米左右。共鸣箱呈扁圆形,也有椭圆形、长圆形或扁葫芦形等,琴框木制或竹制,正面蒙以松鼠皮、山羊皮、小黄牛皮、蟒皮或干笋壳、桐木、杉木面板,皮膜或面板均用竹钉固定,用猪胶或鱼胶粘牢,在木制面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小音孔,琴箱面宽18厘米——24厘米、厚6厘米——8厘米。琴头为扁铲形,上部较宽大,顶部呈弧形后弯,下部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置有三个硬木制弦轴(左一右二)。琴杆窄而长,呈半圆柱状体,上端设有木制山口,正面平直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琴箱膜板中央置竹或木制桥形琴马,下方设有竹、木或金属制缚弦,张三条尼龙弦、丝弦或钢丝弦。无缚弦者,琴弦系于下端尾柱上。在弦槽和琴尾之间,拴系有一条彩色琴绳或琴带。傈僳三弦造型古朴,线条粗犷,多就地取材制成。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傈僳三弦琴体最大,全长95厘米;德宏州陇川县的傈僳三弦琴体最小,仅长50厘米;而怒江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等地的傈僳三弦,琴体则较适中,全长75厘米左右。

  演奏

  时,将琴绳或琴带套于颈项,琴体斜挂于胸前,琴箱置于右腹处,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琴弦发音,也有只用食指弹拨的。傈僳三弦常以四度、五度关系定弦,即内、中两弦为四度关系,中、外两弦为五度关系,如定成d、g、d1;e、a、e1和g、c1、g1等,临沧地区镇康县将这种定弦法称为“硬调”。“软调”则定为同度、五度关系,即内、中两弦为同度关系,中、外两弦为五度关系,如定成d、d、a;g、g、d1;a、a、e1和c1、c1、g1等。音色明亮柔和。可用于独奏、齐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傈僳人常用以弹奏自娱或在《三弦舞》“打歌”中用于边弹边舞。

  节日

  每逢春节、火把节、中秋节和收获节之际,傈僳族人民就要欢庆歌舞。白天,家家酿酒宰猪、互相赠送;夜晚,便要举行欢乐的“打歌”,天气寒冷时,则在院坝上燃起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引亢高歌,边唱边舞。小伙子们一边弹着挂在胸前的三弦,一边用脚踏响地面,姑娘们则穿插其间、绕圈而舞,这就是傈僳族欢快的《三弦舞》。

  其它

  舞姿刚健洒脱,主要以腰部的摆动配合手足的动作变换,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在德宏州陇川县傈僳族的传统歌舞节日,不论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一起,随着三弦轻松、活泼的旋律翩翩起舞。弹奏者兴致高昂,舞蹈者不知疲倦,往往通宵达旦,跳到天亮,兴尽方散。青年们对三弦有着特殊的感情,它平时是小伙子不离身的伙伴;恋爱时,则能向姑娘们倾诉衷情,许多美满婚姻就 是在三弦的乐声中缔结的。在傈僳族女性中,既能弹三弦、舞又跳得好的也比比皆是。较著 名的三弦乐曲有:《硬调》、《碗豆尖尖》、《山歌调》和《西盟傈僳调》等。

串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串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863
体鸣乐器
串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串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819
弦鸣乐器
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179
弦鸣乐器
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055
膜鸣乐器
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大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大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579
弦鸣乐器
大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大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578
体鸣乐器
碰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中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中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499
弦鸣乐器
中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中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299
体鸣乐器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乌孜别克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乌孜别克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228
弦鸣乐器
乌孜别克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乌孜别克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达卜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达卜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182
膜鸣乐器
达卜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达卜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四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四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114
弦鸣乐器
四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四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镲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镲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093
体鸣乐器
镲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镲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大家都在看

藏京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藏京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藏京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藏京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是藏族拉弦乐器,仿京胡制作,因形似京胡,汉族称其为藏京胡。藏语发音称活琴。形制与内地的京胡完全相同,但传入的时间不详。音色清脆悦耳,主要用于歌舞和藏戏伴奏。...

弦鸣乐器 175 阅读

小钹是什么?小钹介绍

小钹是什么?小钹介绍

一、小钹介绍 小钹,又名小镲;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 二、小钹的结构 小钹的构造简单,钹体为一圆形金属板,用响铜制...

民族乐器 804 阅读

朗多依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朗多依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朗多依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朗多依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朗多依形似二胡,琴筒、琴杆、弓杆均用竹制,琴筒一端蒙笋壳为面,弦和弓弦用鸡螺丝细藤制作。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演奏,音色柔和,音量较小。民间用于独奏...

弦鸣乐器 142 阅读

傣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傣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傣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傣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傣玎是傣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西玎或玎西。傣语玎意为弹奏之琴,是傣族弹弦乐器的总称。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 中文名: 傣玎 流行地区...

弦鸣乐器 1120 阅读

刚洞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刚洞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刚洞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刚洞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刚洞,是藏族、蒙古族、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又称冈令、扎令。冈意为腿,洞 意为号,令意为笛。汉族称法号、喇嘛号、短角铜号、银腿号、叫鬼号。流行于西藏、 内蒙古...

气鸣乐器 284 阅读

碰盅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盅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盅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盅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盅,蒙古族打击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用铜铸造,形如小钹,直径7.6、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盅面中部凸起,呈半球状,球中心有小孔,可设环系结铜链、红绸、布带...

体鸣乐器 173 阅读

巴葛丢冬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巴葛丢冬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巴葛丢冬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巴葛丢冬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巴葛丢冬,苗族边棱气鸣乐器。因使用树皮制成,故汉族称其为树皮拉管。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等桂西各地。 中文名: 巴葛丢冬 属 性: 乐器 地 区...

气鸣乐器 173 阅读

铃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铃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铃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铃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

膜鸣乐器 1550 阅读

蹈到属于什么乐器?蹈到的演奏方式

蹈到属于什么乐器?蹈到的演奏方式

一、蹈到介绍 蹈到,克木人综合奏体鸣乐器。据形制译称竹音叉。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满等克木人聚居地区。 二、蹈到的结构 蹈到是用竹管制作,选取长80厘米~100厘米...

体鸣乐器 89 阅读

什么是三角铁?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什么是三角铁?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1、三角铁介绍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 打击乐 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 打击乐 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2、三角...

民族乐器 178 阅读

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中文名: 艾捷克 外文名: Gijak 又 名: 哈尔扎克 起源于: 维吾...

弦鸣乐器 864 阅读

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

气鸣乐器 292 阅读

瓦格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瓦格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瓦格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瓦格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瓦格洛,是佤族吹口气鸣乐器。佤语又称蔚格利、著。汉族称小独笛。广泛流 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 中文名: 瓦格洛 性 质: 佤族吹口气鸣乐器...

气鸣乐器 117 阅读

师刀是什么乐器?师刀的演奏方式

师刀是什么乐器?师刀的演奏方式

一、师刀介绍 师刀,又称铃刀、响刀。是满、壮、苗、瑶、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满语称哈马刀,东北称萨满刀。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区。 二...

体鸣乐器 91 阅读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打击乐器。最初做为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的法器。根据历代崇道记的记载 ,木鱼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时期,是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得法器,源于道教,后逐...

体鸣乐器 229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