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弹拨弦鸣乐器。苗语称三弦。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等滇、桂、黔三省交界的广大苗族地区。发音清脆明亮。常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深受苗族青年喜爱。
形制构造
形制与蒙、满、汉、拉祜和傈僳等族的三弦有显著差异,共鸣箱不是饼形的,而是呈圆筒形,其构造却与滇东路南、弥勒、泸西等地彝族支系阿细、撒尼人使用的彝族大三弦相似。
规格尺寸
传统的苗族三弦,多为民间自制自用,故规格尺寸很不一致。常见者琴身全长70厘米——80厘米,它由共鸣筒(琴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琴筒为圆筒形,多使用一段质地较坚硬的原木挖凿而成,民间常用当地生长的红椿木或青杠木制作,琴筒长13.5厘米——14厘米,筒身中腰稍粗,两端略细,筒口外径14厘米、内径12厘米、筒壁厚1厘米,筒前口多胶以泡桐木薄板为面板,板厚0.5厘米,也有少数琴筒前口蒙以蛇皮或羊皮,筒后口不设音窗,为敞口,在近筒前口一端的筒壁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琴头和琴杆共同使用一根红椿木、青杠木或火果木等较坚硬的杂木制作,其长度与琴身全长相同。
琴头长20厘米,上部扁而宽,呈铲形向后稍弯曲,正面刻有几何形纹饰或民族图案,也有上部向前弯曲者;下部呈方形柱状体,中间开有通底弦槽,槽长9厘米、槽宽1.5厘米,弦槽两侧设有三个弦轴(左二右一)。弦轴多用纹理细密、材质坚硬的�木、铁力木或檀木制作,呈圆锥形,轴长11厘米——12厘米,轴顶最大直径2.5厘米,轴体表面刻有直条瓣纹。琴杆呈半圆形柱状体 ,杆长50厘米——60厘米,上细下粗,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
上端设有山口,琴杆下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突出琴筒底部的琴杆称作尾柱,可作拴系琴弦和背带之用。琴马竹制或木制,呈长桥形,置于琴筒的面板或皮膜中央。张三条丝弦或钢丝弦。苗族三弦除琴头正面刻有图饰外,它还多在琴筒的前后刻绘出两圈富有民族风格的环形图饰,也有的图案装饰遍布筒体四周。在弦槽和尾柱之间,系有一条彩色绸布背带。
演奏方法
演奏时,坐姿、立姿均可,将背带挂于左肩,琴杆横于胸前,琴筒置于腰部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片弹奏。拨片常用骨片或竹片制成,片长3厘米——4厘米。苗族三弦一般按三度、四度音程关系定弦,常定弦为:B、d、g,音域B—d1。发音清脆明亮,音色柔和圆润。可用于独奏、重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最擅于弹奏轻松活泼、优美抒情的曲调。苗家青年常用以弹奏自娱,它还经常与当地流行的苗族月琴(又称弹琴)在一起重奏带有多声部的乐曲,月琴奏出高音声部,三弦弹奏低音声部。每逢农历正月,在苗族传统的“跳坡”活动中,它又是群众歌舞和娱乐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苗族三弦深受苗家未婚男女青年的喜爱,是社交和恋爱生活中离不开的乐器,每当劳动之余,姑娘弹起月琴,小伙子奏响三弦,这正是他们用琴声作为“语言”表达相互的爱情之时,这种既是对弹、又是重奏的表演形式,也缔结了许多美满幸福的姻缘。苗族三弦的传统曲目有十余首,但均无曲牌名称。著名民间艺人李旺济、李成良,技艺高超,三弦、月琴皆精,重奏配合默契,在民间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