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器种类>民族乐器>弦鸣乐器>

高音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高音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9-04-2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高音艾捷克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弓拉弦鸣乐器艾捷克的一种。具有清新、明亮和浑厚的音色。

  中文名: 高音艾捷克

  民    族: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

  类    型: 弓拉弦鸣乐器艾捷克的一种

  特    点: 清新、明亮和浑厚的音色

  高音艾捷克的研制

  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工作者和乌鲁木齐依堤伯克乐器厂的维吾尔族乐器制作师合作,开始对三弦多朗艾捷克进行改革尝试。最早是将主奏弦增为四条,钢丝共鸣弦 增至11条,其主奏弦定弦为:g、d1、a1、e2,共鸣弦定弦为:c、d、e、f、g、a、c1、d1、e1、g1、a1。嗣后,又将所有的共鸣弦删除掉,只保留了四条主奏弦。经过一段实践摸索,改革者放眼国内外拉弦乐器的制作经验,保留了原来多朗艾捷克具有民族风格的形体,加大了共鸣箱,去掉皮膜改蒙木制面板,设置内皮膜,扩大出音孔,增加按弦指板,添置弯月形琴座,终于改革制成新型四弦高音艾捷克。

高音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高音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件高音艾捷克。其中一件共鸣箱呈半球形,用核桃木旋制而成,琴箱长13.6厘米、最大直径14.8厘米,正面蒙以牛皮,面径8.5厘米,箱后部中央开有一个0.8厘米的圆形小音孔。琴头、琴杆用一块杏木或梨木制作,呈圆柱形,全长64厘米。琴头顶端呈葫芦状,下开长方形弦槽,槽长13厘米、宽1.5厘米,两侧横置四个弦轴(左右各二)。弦轴核桃木制,长9.5厘米,轴柄呈圆球状。琴杆上粗下细,长57厘米,上端山口处直径3厘米,琴杆下端穿过琴箱部分为尾柱。皮面中央置竹制桥形马,马长3厘米、高0.8厘米。张四条钢丝弦,多使用成套的小提琴弦,弦下端系于U字形金属缚弦上,缚弦大弯套于尾柱上。琴弓使用小提琴弓。此琴选料和工艺极为精细,在琴箱中部和后部分别旋出四道凸条线纹。1958年此琴制成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即将其购得并赠予音乐研究所珍藏,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件高音艾捷克,共鸣箱亦为半球形,系用十五块等腰三角形的核桃木板条拼粘后旋制而成。琴箱长13.5厘米、最大直径15厘米,正面蒙以牛皮,面径9厘米。琴头、琴杆用一整块核桃木制成,全长70厘米。琴头葫芦形,下开弦槽,两侧横置四个弦轴,轴柄为提琴弦钮式。张四条小提琴弦,采用小提琴弓。

  高音艾捷克的特点

  高音艾捷克在民间艾捷克的基础上,作了几种改良:

  1. 马尾弦改为四根钢丝弦,取消了共鸣弦,发声比较纯净、清晰。

  2.共鸣箱从碗状改成横椭圆形,音箱中间有隔膜,隔膜与面板的舌形音孔之间,加一音柱,增大了音量。

  3.琴柄与共鸣箱的按合结构、指板、弦轴,弦栓作了改进,制作工艺比较精致、美观。

  4.琴弓改成小提琴弓式,用旋钮控制弦的张度,弓弦增长,增强了运弓技术。

  5.乐器下端的铁钉桩,改成铲状托垫,放在腿上,稳定琴身,便于按弦、运弓。

  改良后的高音艾捷克,音域宽广,声音洪亮,既保留了原来乐器的声音色彩,音质又比较柔和、纯净。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大大丰富了,不仅能演奏优美的民歌曲调,还能够演奏音域广阔的舞曲、标题乐曲和外国弦乐曲。

高音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高音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名称由来

  关于艾捷克乐器名称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穿梭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特别擅长做生意,在唐代他们十分活跃,被称为“胡人”, 所谓的胡琴,就是胡人从遥远的波斯带来的琴。他们一路骑着骆驼走来,思念着家乡,边弹边 唱,一直把这美妙的声音牵引到了中原地区。 商队里有个小伙子名叫艾捷克。一天,他随商队来到了长安,被繁华的长安城深深的吸引。

  逛到中午的时候,感觉到腹中饥饿,他信步走到鼓楼,突然看到有一家胡人开的饭馆,老板居然是个格外漂亮的年轻姑娘。 两人一见钟情,姑娘告诉他,下次去波斯时别忘了带个胡琴回来,那个乐器奏出的声音非常好听,她很喜欢。青年艾捷克记住了姑娘的嘱咐,和商队返回到波斯时,专门去市场买到了一把胡琴,满心欢喜的回到商队。

  然而就在回来的路上,却不幸患病去世了。临终前,他嘱咐伙伴们一定要把胡琴带到长安交给那位姑娘。 伙伴们跋山涉水到达长安后,把胡琴交给了姑娘。悲痛的姑娘手拿胡琴,泪如雨下。为了纪念心上人,姑娘就借用恋人的名字把胡琴叫做艾捷克。从此,长安鼓楼的一个小巷里,终日都能听到艾捷克忧伤的琴声。

  高音艾捷克的“伙伴们”

  艾捷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型式。  以主奏弦来分,有一弦、二弦和三弦艾捷克。从地区来分,有多朗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除传统的艾捷克以外,还有改革的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虽然品种繁多、形制有别,但都是维吾尔族民间乐队中最常用的乐器。

  多朗艾捷克

  多朗艾捷克,流行于南疆和多朗地区的和田、莎车、麦盖提、喀什、巴楚、阿瓦提和库车等地。主奏弦分别有1 ——3 条。最早在南疆曾流行一种外形和热瓦甫相似的艾捷克,共鸣箱上有两个木角,现已罕见。多朗艾捷克,全长100 厘米左右,琴杆为圆柱形,用椰木制作,共鸣箱呈半球形,多用枣木等硬质木料制成,正面获以羊皮或驴皮。最古老的是张有一缕马尾作为主奏弦,另外在琴杆中部两侧,设有6 ——8 条钢丝共鸣弦,以增大音量。演奏时,将琴底尾柱立在左腿上或将共鸣箱央于两腿中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拉奏主弦。  多朗一弦艾捷克,主弦定音为c1 ,8 条共鸣弦定音为g 、c1 、d1 、e1 、g1 、a1 、b1 、d2 ,音域从C1 ——C3 ,共有两个八度。  多朗二弦艾捷克的琴上有两条主奏弦,多为马尾弦,有的也采用肠衣弦 或金属弦,它们相隔四度定音,在琴杆的中部两侧,各有5 条钢丝共鸣弦。演奏时将琴置于膝上,用马尾弓在主奏弦外拉奏,其他弦起共鸣作用。  多朗三弦艾捷克,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南疆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在两弦艾捷克的基础上加弦而成的,它使用的是马尾弦、肠衣弦或金属弦,它在全疆广为流行,3 条主奏弦按四度关系定成d1、g1、c2,10条钢丝共鸣弦定音为c、d、e、g、a 、c1、 d1、 e1、g1、 a1,音域从d1——d3,有两个八度。

  多兰艾捷克

  多兰艾捷克 ,又称刀朗艾捷克。流行于新疆巴楚、麦盖提、阿瓦提、莎车等地的维吾尔族中。琴长88厘米,形似板胡。沙枣木球型音箱,面蒙羊皮或驴皮。主奏弦为1缕马尾弦或3根金属弦,旁设6——10根金属共鸣弦,以增大音量。演奏时音箱夹于两膝间,左手扶琴按弦,右手持马尾弓拉奏。音量较小。多兰艾捷克是多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常与热瓦普、卡龙、达普一起为民间歌舞多兰赛乃姆伴奏。

  哈密艾捷克

  制法 哈密艾捷克,又称哈密胡琴。流行于新疆哈密、吐鲁番等地的维吾尔族中。因外形与胡琴相似又称“哈密胡琴”。琴筒有木制和薄铁板卷制两种。前口蒙以山羊皮、牛皮或蟒皮,琴杆上端设有两个弦轴,系有两条钢丝主奏弦,在琴杆上部还设置弦钮,拴有4 、5 、7 或8 条钢丝共鸣弦。共鸣弦轴设在琴杆中部。奏法似中胡。  五度关系   哈密艾捷克的定弦因地而异,但主奏弦都定成五度关系。在吐鲁番地区,主奏弦定音为g 、d1 ,4 条共鸣弦为g 、c1 、d1 、g1 ,音域由g ——d2 ;在哈密地区,主奏弦定音为d1 、a1 ,8 条共鸣弦定成g 、ga 、 a、 C‘1、C1 、d1、 d1 ,音域由d1 ——a2 。  姿势 演奏时,将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用手指的第一关节触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主奏弦之间拉奏。演奏技巧丰富,弓法有长弓、连弓、短弓和顿弓等,指法有按弦、压弦、打音、擞音和清音等,一般不换把位。音色与胡琴相似,优美动听,是演奏《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  七十年代改革后的哈密艾捷克,式样非常独特。既与新型艾捷克近似,又保留了共鸣弦。是在一个共鸣箱上装有两根琴杆。主琴杆上设有四条主奏弦,定弦及奏法与新型艾捷克相同。副琴杆上设有钢丝共鸣弦多条。这种艾捷克,音量较大,音色明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已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塔吉克艾捷克

  制法 塔吉克艾捷克,流传在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邻近地区。造型和风格独特,琴杆呈圆柱形,长56 厘米,用柳木或松木制成。琴头稍尖,上置2 ——4 个弦轴。共鸣箱为扁长方形,用铝铁板制作,右侧开有一个椭圆形音孔,琴杆装于共鸣箱内侧。弦马用核桃水或古木制成圆拱形。采用2 ——4 条钢丝弦。弓子用柳木或杨木制作,两端控以马尾,在弦外拉奏。  四度关系 塔吉克艾捷克多以四度关系定弦,两弦的定音为a 、d1 。三弦的定为e 、a 、d ,四弦的定成c 、e 、a 、d1 ,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是塔吉克族唯一的民间拉弦乐器。

  新型艾捷克

  制法 新型艾捷克,又称哈尔扎克。20世纪50年代在多朗三弦艾捷克的基础上制成。保留了原来多朗艾捷克的形体,加大了共鸣箱,去掉皮膜改蒙面板,取消了共鸣弦,采用四根小提琴弦。底部设人字形转动支架。琴箱呈圆球形,是用核桃木旋成的两个半壳合成,在两半壳间蒙以蟒皮作为内皮膜,内皮膜的装置既可与面板垂直,也可以与面板平行。面板用桑木制作,采用梨木琴杆、核桃木系弦板。弦马的两脚长短不一,短脚支在面板上,长脚则透过面板而顶在内皮膜上。在琴箱底部的尾往下端,安有月牙形琴座。  姿势 演奏时,将琴座置于左腿上,可自由调节琴的角度,左手持琴杆,用指尖触弦,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琴弦振动通过弦马传导干面板和内皮膜上,引起强烈的共振而发音,音色清晰、明亮。定弦为g 、d1 、a1 、e2 ,音域由g ——g3 ,有三个八度。  新型艾捷克,吸收了二胡和小提琴的弦指法,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左手可奏各种滑音、泛音、和弦及各种装饰音;右手可采用提琴的各种弓法。现已成为维吾尔族的主要拉弦乐器,常用于独奏、《十二木卡姆》和“麦昔若普”伴奏以及民间器乐合奏。较著名的独奏曲,有根据库车同名民歌改编的《古丽阿勒汗》和十二木卡姆乐曲《恰尔朵木卡姆间奏曲》、《奥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间奏曲》等。专业演出团体用以独奏与合奏。  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改革的低音艾捷克。琴体大,底座长,定弦与奏法与大提琴相同。

  低音艾捷克

  低音艾捷克,五十年代研制成功。琴体较大,球形共鸣箱用32 块木板胶合而成,并在琴箱中部安有衬梁,蒙以内皮膜。采用大提琴弦,定音为G 、d 、a 、e1 ,音高比新型艾捷克低一个八度。音域由G ——g2 ,有三个八度。演奏姿势和方法均与大提琴相同,在新疆民族乐队中作为低音拉弦乐器使用。

相关文章 推荐

串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串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863
体鸣乐器
串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串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819
弦鸣乐器
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179
弦鸣乐器
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3055
膜鸣乐器
排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排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大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大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579
弦鸣乐器
大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大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578
体鸣乐器
碰铃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铃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中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中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499
弦鸣乐器
中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中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299
体鸣乐器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乌孜别克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乌孜别克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228
弦鸣乐器
乌孜别克热瓦普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乌孜别克热瓦普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达卜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达卜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182
膜鸣乐器
达卜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达卜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四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四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114
弦鸣乐器
四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四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镲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镲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人气:2093
体鸣乐器
镲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镲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大家都在看

朗多依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朗多依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朗多依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朗多依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朗多依形似二胡,琴筒、琴杆、弓杆均用竹制,琴筒一端蒙笋壳为面,弦和弓弦用鸡螺丝细藤制作。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演奏,音色柔和,音量较小。民间用于独奏...

弦鸣乐器 142 阅读

瓦格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瓦格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瓦格洛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瓦格洛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瓦格洛,是佤族吹口气鸣乐器。佤语又称蔚格利、著。汉族称小独笛。广泛流 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 中文名: 瓦格洛 性 质: 佤族吹口气鸣乐器...

气鸣乐器 117 阅读

巴葛丢冬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巴葛丢冬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巴葛丢冬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巴葛丢冬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巴葛丢冬,苗族边棱气鸣乐器。因使用树皮制成,故汉族称其为树皮拉管。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等桂西各地。 中文名: 巴葛丢冬 属 性: 乐器 地 区...

气鸣乐器 173 阅读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木鱼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木鱼,打击乐器。最初做为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的法器。根据历代崇道记的记载 ,木鱼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时期,是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得法器,源于道教,后逐...

体鸣乐器 2299 阅读

傣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傣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傣玎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傣玎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傣玎是傣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西玎或玎西。傣语玎意为弹奏之琴,是傣族弹弦乐器的总称。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 中文名: 傣玎 流行地区...

弦鸣乐器 1120 阅读

师刀是什么乐器?师刀的演奏方式

师刀是什么乐器?师刀的演奏方式

一、师刀介绍 师刀,又称铃刀、响刀。是满、壮、苗、瑶、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满语称哈马刀,东北称萨满刀。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区。 二...

体鸣乐器 91 阅读

铃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铃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铃鼓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铃鼓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

膜鸣乐器 1550 阅读

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海螺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海螺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

气鸣乐器 292 阅读

小钹是什么?小钹介绍

小钹是什么?小钹介绍

一、小钹介绍 小钹,又名小镲;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 二、小钹的结构 小钹的构造简单,钹体为一圆形金属板,用响铜制...

民族乐器 804 阅读

刚洞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刚洞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刚洞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刚洞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刚洞,是藏族、蒙古族、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又称冈令、扎令。冈意为腿,洞 意为号,令意为笛。汉族称法号、喇嘛号、短角铜号、银腿号、叫鬼号。流行于西藏、 内蒙古...

气鸣乐器 284 阅读

碰盅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盅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盅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碰盅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碰盅,蒙古族打击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用铜铸造,形如小钹,直径7.6、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盅面中部凸起,呈半球状,球中心有小孔,可设环系结铜链、红绸、布带...

体鸣乐器 173 阅读

什么是三角铁?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什么是三角铁?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1、三角铁介绍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 打击乐 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 打击乐 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2、三角...

民族乐器 178 阅读

藏京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藏京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藏京胡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藏京胡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是藏族拉弦乐器,仿京胡制作,因形似京胡,汉族称其为藏京胡。藏语发音称活琴。形制与内地的京胡完全相同,但传入的时间不详。音色清脆悦耳,主要用于歌舞和藏戏伴奏。...

弦鸣乐器 175 阅读

蹈到属于什么乐器?蹈到的演奏方式

蹈到属于什么乐器?蹈到的演奏方式

一、蹈到介绍 蹈到,克木人综合奏体鸣乐器。据形制译称竹音叉。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满等克木人聚居地区。 二、蹈到的结构 蹈到是用竹管制作,选取长80厘米~100厘米...

体鸣乐器 89 阅读

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历史与特色简介 民族乐器艾捷克图片及演奏方法介绍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中文名: 艾捷克 外文名: Gijak 又 名: 哈尔扎克 起源于: 维吾...

弦鸣乐器 86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