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形、结构与二胡相似(图),演奏者自制自用,故用材和规格尺寸不一。琴杆多使用桐木制作,常见者45厘米——50厘米。上端琴头呈方柱形,平顶无饰。
中文名: 独弦胡琴
材 料: 桐木
形 状: 呈方柱形,平顶无饰
弓 长: 40厘米
形状
琴杆上部距顶端14厘米处,横设一个弦轴,黄杨木或硬杂木制,圆锥形,轴长15厘米。琴杆为圆柱体,靠近弦轴设有千斤,下端装入琴筒并外露。琴筒呈圆筒形,多用一截毛竹筒制作,筒长11厘米、直径5厘米,筒前口蒙以笋壳为面,筒后端敞口。面板上置竹或骨制琴马,张一条马尾弦或丝弦,弦的下端系于缚弦,缚弦为一端带节的小竹杆,穿过琴杆底部。琴弓用细竹或竹片拴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杆弯曲度较大,弓长40厘米。
演奏
演奏时坐姿,左手持琴,将琴筒置于左膝上,琴头靠近左肩,五个手指均可用于按弦,右手执琴弓在弦外拉奏。独弦胡琴常定弦为f1或g1,音域有一个八度。音色明净清晰,有如远处传来的唢呐声。音量不大,好像小提琴加了弱音。我国拉弦乐器中较少有用拇指按弦者,而瑶族独弦琴用拇指内侧按弦则是其显著特点。左手常用打音、滑音等技巧装饰旋律,并模仿唢呐音色,滑音多从高往低做小三度滑行。可用于独奏、齐奏、合奏或伴奏。瑶族人民常于冬闲的夜晚独奏自娱,也常二人或多人一起齐奏或参加瑶族八仙(即八音)乐队合奏。独奏时常张双弦、定同音,弓毛也分两股同时擦弦发音。
著名曲目
独弦胡琴尚无专用乐曲,它多演奏瑶族八仙音乐或唢呐的曲牌,如《八仙调》、《迎客调》、《敬酒调》、《参军曲》、《合排》等。
演奏的其他民族
土由于20世纪中叶英帝国主义分子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借口,侵占中国领土,许多珞巴族人民至今居住于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度控制区。目前中国控制区内的珞巴族人民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米林、墨脱、察隅、错那等县。人口共2,965人(2000年统计)。
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民族文字,少数人通晓藏语。珞巴族居住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北麓,当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20世纪50年代以前,珞巴族处于西藏社会的最底层,大多数地区的珞巴族采用刻木结绳的计数记事的方法,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因此长期以来珞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缓慢。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珞巴族在我国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中,政治地位和经济生活获得巨大变化。在宗教信仰方面,珞巴族过去主要信仰原始的多神崇拜。珞巴族的民间音乐属于东亚乐系,包括民歌、民间歌舞和民间器乐。民歌有庆典歌(叙事歌,珞巴语称“夹依”或“夹金夹”)、礼俗歌(“勃力”)、征战歌(“月”或“达米达”)、原始信仰的祭祀歌(“亚里”)、劳动歌和儿歌等。
珞巴族民歌的曲调大多较简单,音域较窄,节拍、节奏较自由,具有吟诵性的特点。据民间传说,庆典歌“夹依”是珞巴族最古老的民歌,在珞巴族各部落流传甚广。此类歌曲庄重、深沉,唱词是赞颂或叙事的内容,多在节庆、礼仪、宴请等比较隆重的场合演唱。也可载歌载舞。礼俗歌勃里包括酒歌和婚嫁歌。祭祀歌“亚力”是巫师在从事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和巫术活动时唱的歌曲。珞巴族的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两类,一类用于祭祀、出征等较为隆重的场合,有祭祀舞、巫舞、图腾舞、拟兽舞、征战舞等。另一类舞蹈用于日常的民俗活动,诸如节庆、婚嫁时等群体性的活动场合。这类载歌载舞的音乐形式,与民歌并无十分明显的界限,因为有些珞巴族民歌,例如庆典歌夹依,既可用于演唱,也可载歌载舞。珞巴族民间流传的乐器有气鸣乐器达崩(竹制竖笛)、折笼(竹制横笛),拨奏弦鸣乐器共冈(口簧、口弦),体鸣乐器锣、钹,膜鸣乐器鼓,以及一种独特的擦奏弦鸣乐器——独弦胡琴。达崩常由牧人自由吹奏,音色清亮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