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争,佤族弓拉弦鸣乐器。又译作适振、士争。佤族也称窘或振。因只张有一条琴弦,故汉语称其为独弦琴。流行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县等地。
中文名 :适争
类 别: 弓拉弦鸣乐器
民 族: 佤族
别 称: 适振、士争
概述
适争
适争,佤族弓拉弦鸣乐器。又译作适振、士争。佤族也称窘或振。因只张有一条琴弦,故汉语称其为独弦琴。流行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县等地。
形制结构
外形与二胡相似,奏者自制自用,规格大小不一。琴杆竹制,多使用弹性大的竹条制作,呈扁方形柱状体,全长80厘米——110厘米、宽1.5厘米——2厘米、厚0.5厘米。顶端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方开有三个圆形弦轴孔,其中一孔置入一轴。弦轴木制或用细竹杆制成,视其弦的长度变化而改变弦轴的插孔位置。琴杆中部原来不设千斤;现已增设千斤,下端插入琴筒并外露系弦。琴筒竹制,呈圆筒形,多用大龙竹制作,筒长12厘米——22厘米、直径8厘米——16厘米,筒前口 蒙以一层干笋叶为面,筒后端敞口(图)。琴面置有竹马。张一条琴弦,原多用柔韧的牛草或藤皮捻制而成,弦粗而长,发音较低;现改用尼龙弦或丝弦。琴弓用金竹或竹篾条制杆,两端拴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长40厘米。
现存状况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的一支适争,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 》大型画册中。
演奏方法
演奏时全身下蹲,左手扶持琴杆,琴底置于地面,琴杆斜向前方,与地面成65°角,左脚轻轻踩住琴筒或底柱以使琴身稳定,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适争定弦在g—e1的范围内,常用音域为五度。音色浑厚优美,与男声较为接近。只用原把位演奏,音位较宽。左手拇指轻压琴杆使琴弦张力变小,可使原音降低小二度或大二度。演奏空弦时常颤动琴杆,发出的颤音尤具特色。也可捻弦,即拇指和食指捏住琴弦,两指一伸一缩,配合右手运弓,产生揉弦效果。用中指急促打弦,又可产生指颤音效果。弓法有连弓、分弓和顿弓等。可用于独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佤族青年特别喜爱适争,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奏自娱或自拉自唱。青年男女恋爱时,小伙子不仅用琴声邀请姑娘相会,还用乐声表达爱慕之情,并为姑娘吟唱的情歌伴奏。它还用于节日、迁新居和喜庆等场合。流传较广的民间乐曲有:《串姑娘调》、《串门调》、《水娄》(《孤儿调》)、《山东调》、《催眠调》、《叫姑娘起床》、《悲调》和《贺新房调》等。
佤族简介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旧时的佤文是英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的,比较粗糙。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其创造了新文字。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佤族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竹文化独具特色。沧源崖画享誉海内外。
“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