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myav音响网站上谈到顾尔德这位巴哈演奏名家,因此兴起对巴哈键盘音乐的一些随想。
首先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讨论巴哈的音乐如何演奏,必需先回到巴哈音乐本身的价值做一个宏观。巴哈的音乐如同科学,以完美无缺的十二平均律调性原理与融合对位法的精准曲式,大量生产出曲曲动人的‘类’科学产品。可以说他只要有一个主题,便可以轻易产生艺术水平极高的动人音乐。换句话说,我们主要享受到他作品中‘纯粹的音乐型式美’;若有私人情感的适度涉入,则产生完美型式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加成效果,这也许就是B小调弥撒与马太受难曲永垂不朽的主因。
这种以纯粹型式美为基础的音乐作品,不主动夹带记载作曲家的私人情感,反而提供最多的诠释可能。一个更具体的附加理由是:巴哈时代的‘乐谱’是‘标示不清的’。
差不多从莫扎特开始一直到了贝多芬,作曲家写出的乐谱才有现代那种完整速度、力度、渐快渐慢与渐强渐弱的标示。常读原谱的网友会知道,作曲家除了标上慢板或快板外,还要指定‘真实速度’:例如说,指定四分之一音符等于节拍器上的90速度。这样子后来的演奏家才能知道作曲者心中真正的物理速度感是多少。
当然作曲家也可能出错,例如著名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6《汉马克拉维》,壮丽的第一乐章如果真的按照贝多芬的指定速度,那真的只有计算机 MIDI 才能用那么快的速度演奏...
因此巴哈留下来乐谱往往有这种‘标示不清’的问题:你不如道应该要多强、应该要多快;也不知道要不要有渐慢?要不要有渐强?于是演奏巴哈就可以大略分成两派了:一派是《保守》派,尽可能符合原谱上保守的标示;另一派就是《诠释》派,任意加上原谱上没有的指示来还原演奏家内心想象的巴哈原意。前一派目前到处可见,个人不喜好这一派;后一派目前可见有蓝道芙斯卡、卡尔李赫特,与我个人很欣赏的顾尔德。所以我才会在前述myav的讨论串中认为:‘我个人认为顾尔德就是根据录音技术的进步而发挥最大的创意、因而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
我手上有两张顾尔德之郭德堡变奏曲,分别是 1956(1955 CBS?) 在 RCA MYK 38479 的旧版,与 1981 在 SONY SMK 52619 的新版。一比较之下,很明显的,旧版的顾尔德,只重视利用钢琴模仿大键琴的音色效果,多声道的处理很差:尤其是第13变奏之后的几个变奏,都比新版差太多了。相对的,新版除了顾尔德任意加入过多的浪漫情感要素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声部分析结构的完美。尤其是第13段变奏曲为例,那种深情款款的投入,再加上从两声部模仿曲转入三声部模仿曲的宏伟结构,真的是‘最好听的巴哈’!(当然不见得是最正确的巴哈)。
虽然顾尔德的巴哈我是非常喜欢,但是他的莫扎特与贝多芬我则是‘疯狂反胃’,觉得真的是《乱来一通》.....。我的主观感受当然没必要深究,但是这个主观经验更让我了解巴哈音乐的特质:正是由于巴哈提供一个黄金比例式的纯粹音乐之美的结构,造成任何即兴与创意都能得到完美的发挥。相对的,贝多芬在乐曲中己经严格限定了诠释精神走向,因此顾尔德搞出的自我主张就无法让我接受了.....
当然争论顾尔德的是非好坏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重点还是放在巴哈键盘音乐的欣赏。如上所言,正由于巴哈的原谱是‘不完整的’,所以他的音乐更需要演奏家基于艺术心灵的深度而主动诠释;否则,如果没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一味根据巴哈不完整的原谱去照谱演奏,那一定会变成不忍卒听的‘MIDI 巴哈’!这是我个人对巴哈音乐的心得分享重点。
如果回到顾尔德‘新版’的郭德堡变奏曲,我强烈推荐第13段变奏(CD上的第十四轨,以下类推)、15、21;与最夸张也是最好听的第 25 段变奏曲。这些变奏曲都可以‘独立成曲’单独分离欣赏,会有另一番风味与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