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里感觉握个鸡蛋(或者乒乓球)。
学过三年以上的学员自己再感觉一下就知道了,那是手心使劲,弹奏时手指就无法顺畅发力。这就造就了古筝弹奏的手型的“千变万化”。
2、摇指像“再见”一样摆手。
古筝的摇指并不是什么高难度指法,中级以下的小曲子都在应用这种指法。但大多数学员学这个指法的时候都会感到“莫名”、“找不到感觉”、“不知道如何练习”,听了网上的基本上就和自己的老师矛盾,听了老师的和网上视频又冲突。学生好不容易有点感觉了,让老师再次教一回,立刻感觉全无,一个简单的指法学半年以上还是“一头雾水”也只有古筝了。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仿照名师的视频做个动作就知道了,“再见”一样的摆手和摇指是否一样?以及仅凭手腕能不能发力就能弹好摇指?
3、至于“修养”,大多数古筝老师简直是“坑爹”。
从入学第一天老师什么“修养”都不教,让学生仅凭自己“听”和无休止的“练”就能感应2000年的文化的话,那每天仅吃盒饭就能开坛大谈中国饮食文化也就不稀奇了。多听名家的演奏、多看诗词歌赋确实对学生的个人修养有帮助,但又针对的对学生的古筝文化修养提高是否还需要从古筝本身自有历史积淀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