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子运行要做到自然,平稳和合理,这是拉出好音的基本条件。 “会拉一条线,不会拉一大片。” 这是京胡大师杨宝忠先生对运弓的精辟总结。对此我比喻为刀鞘关系。 当你持刀入鞘时,刀不能上下左右晃动,刀尖一定要对准鞘口,平稳直线插入鞘内。 运弓也是这个道理。 弓子推拉不能上下摆动,不能像一支小舟在水面摇晃一样。 只有弓子平稳运行,马尾和弦的摩擦才能在一个点上(鞘口),音色就会稳定和结实。 这个比喻也可得出另一个认识,那就是运弓要平稳,角度要小,包括里外弦换弓不能有多余的浪费动作。 所以我将运弓的基本方法总结为:“一个点,两个匀,三个不要”。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琴筒上松香的痕迹。 总的来讲,一定是小喇叭形,因为里外弓运弓的角度不同。运弓“一条线”并不是说留下的就应该是一道沟印,那是不可能的。 就连杨先生自己也做不到。 但是喇叭口大小,确实反映了运弓的质量和方法是否正确。 喇叭口不能大。 喇叭口大,说明弓子在里外弦行走时角度大了。 这对掌握节奏的准确性和拉快弓是极其不利的。 喇叭口大小还取决于两弦距离,琴筒摆放角度和马尾的松紧,松了,喇叭口一定是相对的大。
再谈拉外弦时弓子为什么要贴担子。 京胡和其它拉弦乐器相比,京胡的弓子马尾在弦上的摩擦力和运弓速度要远远超过其它拉弦乐器,这样才能拉出京胡的音质和音量,不然就会出虚噪音。 这是因为京胡的特殊构造和演奏内容的要求而造成的。所以拉外弦时一定要贴担子,形成发差力;右手才能使得上劲儿。 摩擦力加大,琴才能出大声。 而里弦运弓,贴担子就不存在反差力,二者是同方向,因此没有必要贴担子。 这时增加摩擦力就要靠右手指压马尾来取得。 如果贴担子反而会减弱马尾对弦的摩擦力。
根据以上的论述,业余朋友不免回过头检查一下自己运弓方法; 看看松香的痕迹,弓子的松紧,弓子摆动的角度和贴担子的状况等等,也许你会有新发现和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