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京胡>京胡教程>

张素英:京胡定弦、指位与弓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3-10-3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时长03:20

张素英 京胡曲牌联奏

一、音阶

京胡以自然大音阶为基础音阶。它的音程结构是五个全音(大二度)、两个半音(小二度)。两个半音在3—4之间和7—1之间。一个全音相当两个半音。这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音阶。

京胡是单音演奏的旋律乐器,故采用“首调”记谱法。所谓首调,京胡是以自然大音阶的首音“1”为准。初学京胡的人,应以自然大音阶为依据,调整按弦的指距。简言之,“全音”的指距较大,“半音”的指距较小(半音即3→47→i)。

二、定音与调名

京胡的里外弦应是按纯五度定音的。由于演员“调门”不同,还由于西皮、二黄、反二黄各种调式的“1”位音高也不同,因此,京胡的定弦不是固定的。过去,某些琴师把外弦定得偏高,谓之“宽五度”,俗称“阴阳弦”。这是不正确的定弦方法,目前已不采用了。

在京剧界,关于调名,有它自己传统的叫法。为了便于了解过去,我们把传统调名和现代通行的调名列出一表:

现代DbEFGAbBC

传统 小工调凡字调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上字调尺字调

三、指序与把位

左手按弦由四个指头(不算拇指)组成。指序由大写的数字表示即食指(一)、中指(二)、无名指(三)、小指(四)。

以上指序是目前各种拉弦乐器的通用标指法,至于小指,在传统京胡演奏的按指中,一般不用或少用。小指指位常以无名指代替,这大概是由于京胡弦硬,而小指无力,按音不实之;还有,京胡比二胡、板胡等弓弦乐的弦距较短,以无名指代替比较方便实用。作者认为,忽视了小指的运用毕竟有可用而弃之的遗憾,在演奏传统京剧唱腔或曲牌时还是可以的,但演奏比较现代的、七声音阶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手指不够用的情况。特别是在独奏大型京剧音乐时则更嫌不足。作者以为还是兼用小指为好。

京胡演奏,一般是以第一把位为主,兼用第二把位,第三把位极少用或不用,这是京胡音域特色所决定的。

左上角是京胡的二黄、反二黄、西皮等三种把位图示,以供锐意改革和不断精进的朋友们参考。(图略)

京胡高把位极少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伴奏京剧唱腔为主。伴奏与唱腔的关系,常常是你高我低,你低我高,你繁我简,你简我繁。这正是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复调的原则。

京胡换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夹担的左手,虎口要放松。手腕先行下垂,同时带动手指,在换把的瞬间压住琴身。

2.以腕提手指,随虎口急速而坚定地移向把位。此时,按指的指压应尽量适度减轻,如滑雪般移向新把位,一旦到位立即停止滑动,中间不露痕迹。

3.不移虎口的换把,必须是换把手指迅速而准。这种换把适于手指较长的人。

右手持弓运弓的方向、部位、长短、快慢、强弱等演奏方法统称弓法。首先要明确弓法中弓段的划分:

整个弓子叫全弓,靠近持弓右手的—端叫弓根,另一端叫弓尖,中间部分叫中弓。如果将全弓分成两部分:从弓根到中间叫右(后)半弓,从弓尖到中间叫左(前)半弓。从左边图示中便可一目了然。(图略)

了解弓段划分的概念后,我们再明确弓子运动的方向:弓子从左向右运动叫做“拉弓”(出弓),反之叫做推弓(入弓)。这种一拉一推的运弓次序就叫“弓序”。在乐谱上拉弓记号为“→”,推弓记号为“←”。

运弓的一般方法:在第一条中已简明提到运弓,这里将比较细致地介绍一下。

京胡运弓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手腕和手指动作的有机配合。其中,腕关节的动作是关键动作。它对各部位起到协调和缓冲的作用。如前述,我们把运弓要领概括为四个字:平、直、匀、实。

一平,是指弓子运动要平稳,不可忽上忽下,出现常见的毛病,俗谓“跷板式”运弓。这是由于拉弓时,右手抬得过高,使马尾离开琴筒,推弓时,右手又压得过低,使弓尖跷起,这是运弓左右不平的毛病。另一种是右手持弓时弓杆和马尾不平,过于向里扣腕,则弓杆碰擦琴弦,过于外折手腕,则弓杆又碰到琴筒。这两种毛病不但造成手腕紧张,尤易出现杂音。

二直,即运弓时马尾成一条直线,不要内外摆动,无论是奏内弦或外弦,马尾在运行中终不离开琴弦、琴杆和琴筒。尤其拉里弦时,马尾虽没有紧贴琴杆,但千万不可离琴杆太远。运弓是否成一条直线,可看松香槽沟是否成一直线,运弓不直,则槽沟呈扇状或散乱无沟。

三匀,是指运弓的全过程中速度和力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忽强忽弱,推拉往返都要保持平和稳健,不能出现结状音和“疙瘩”音。

四实,指运弓发音纯厚坚实。京胡的运弓与其它弓弦乐器运弓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马尾紧贴琴杆,尤其是拉外弦时,右手必须向外(前)用力,使马尾与琴杆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角度,产生杠杆作用,在“平”、“直”、“匀”的基础上就能轻松自如地发出高爽、脆亮和饱满圆润的音响,这才是京胡最大的特点。只有如此,京胡的运弓才能做到“实”。

综上所述,初学京胡的朋友们可利用下面的练习曲,不用左手按指,只拉空弦。在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左手握琴的基础上,耐心地练习平、直、匀、实的运弓方法。

京胡的弓法繁多。通常分为:全弓、中弓、顿弓、快弓、颤弓、垫弓等基本弓法以及连弓、换弦弓、柔弓、渐弓等特殊用途的弓法。

一、全弓

全弓是右手运弓最基本的训练。拉弓时,以手腕的弹力发出一个具有爆发力的短促的音头,“吃”住弦,然后肩、肘、腕协调用力,既不松懈,又不发僵,马尾始终紧贴琴杆和琴筒;在接近中弓时,手腕与小臂形成一直线;拉到弓尖部分手腕逐渐向外突出,大臂抬起,肩、臂、肘、腕形成一弧形。以上过程的结束,就完成了全弓的拉弓动作。

推弓的方法与拉弓相反。推弓时,不能像拉弓开始那样使马尾吃住弦,因腕、臂不容易用上力,故音头不明显。因此,推弓时应有意识地加强肩臂、肘腕给予持弓手指的力量抵住弓杆,加强马尾擦弦的力度,才能完成推弓的动作。

全弓的练习除了要做到平、直、匀、实四大要领之外,还应做到慢而不空、缓而不虚、尖而不散、悠而不断等发音效果。

全弓一般用于较慢的导板、散板、慢板等较舒缓的音乐节奏或唱腔中,它是京胡演奏的首要基本功,只有掌握好全弓的正确奏法才能奏出优美、舒缓华丽动听的音乐,使京胡进入独奏的领域。

还有一种强奏全弓,这是京胡托腔中很有力度和气魄的弓法,它常用于托腔尾部,把唱腔推向高潮,从而造成强烈的剧场气氛。

强奏全弓要求起弓和换弓的音头要非常有力并富有弹性,声音要坚实、清晰,有爆发力。

演奏时,以右臂突然快速有力的动作带动手腕运弓,马尾与弦、筒、担子磨擦力度加大,音响要重而不拙,强而不噪。

初学者应遵照练习曲中标记的弓法,一弓一弓地练习,练多了就可以从无标记的旋律上意识和运用正确的弓序了。

二、中弓

这是京胡最常用的弓法。中弓,在弓子中部或偏左的部分运弓,它的动作是以小臂带动腕子,所以要特别加强腕子的灵活与弹性的练习。

中弓的特点是一弓一音,适合演奏中速的曲牌和唱腔,如原板、二六、流水等板式。

三、顿弓

这是发音短促,刚劲有力,有内在弹性的一种弓法,顿弓要求发音干脆利落、清晰有力,各音之间均匀不混。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用右小臂、右腕灵活而有弹性的动作带动弓子。

顿弓大体分三种:

1.大顿弓:停顿的时值大约等于四分音符时值的一半,节奏有力、干净而明快。

2.小顿弓:顿音的时值大约是四分音符时值的l/4。这种弓法能严谨地配合演员的唱腔和气口,使唱腔顿挫分明。

3.连顿弓:即把两个以上的顿音用一弓演奏出来。它在演奏时犹如蜻蜓点水,旋律轻巧、跳跃、活泼。

三种顿弓既有共性,又各尽其妙,练习时应注意侧重点,努力掌握各自运弓要领,体会不同顿弓的音响特点。

四、快弓

这是京胡伴奏中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弓技巧,通常使用连续单弓,构成了京胡弓法的特色。

京胡快弓,一般用中弓偏左部位触弦,以富有弹性的腕、指用力为主,小臂在协凋中起辅助作用,欲快要先慢,节奏在快中求稳,旋律要清晰,单音清脆、扎实,颗粒性强。连续的快弓应给人以珠落玉盘的酣畅美感。

五、颤弓

俗称抖弓或碎弓。它和其它拉弦乐器奏法略似,即用弓尖进行快速推拉,多以拉弓起始。抖弓时,肩臂肘虽着力紧张,但不僵硬,肩关节尤其要放松,以小臂带动手腕急速抖动,发音要均匀、清晰,将许多颗粒状的单音联成一气奏出。颤弓记号是“〃”。

六、垫弓

又叫小抖弓。这是京胡独具特色的一种弓法。小抖弓的奏法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拉弓时顺势一抖,发出两个极为短促的音。腕子要灵活,发音要清楚、干净、颗粒性强。垫弓具有加强音乐力度,使某一个音突出和缓解、调整弓序的作用。

还有一种连续小抖弓,常用在托腔尾部,使唱腔在结束时顿挫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弓法外,京胡还有几种特殊用途的弓法。在这些弓法中,一般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乐谱记号,它是随音乐的需要而变通地应用的。

七、连弓

一弓演奏两个以上的音符叫连弓。这种弓法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旋律优美流畅,二是调整弓序,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逆弓”。连弓有三种:一是同弦连弓,二是内外弦交替的连弓,三是跨节拍的连弓。

连弓的技法要点是:运弓与按指密切配合,运弓力度要一致,按指要匀实。不论是几个音的连弓,每个音都要清晰均匀,构成的旋律应十分连贯流畅。

八、换弦弓

京胡以第一把为主,在演奏的进行中,内外弦不断交替。这是京胡弓法中极为重要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弓法。初学者常出现下面的毛病:换弦不灵敏、旋律不清楚、节奏快不上去等。

演奏换弦弓的要领是:从里弦换到外弦时,拇指与食指持弓杆处向外用力,食指第一关节拢住弓杆以防止弓杆向外脱手;从外弦换到里弦时,无名指撑住马尾,拇指顶住弓杆防止弓杆蹭上外弦时因不稳发出噪音。不论哪种换弦,弓子运行都要平稳,换弦时内外角度应尽量小,使内外交替不露痕迹。

九、柔弓

柔弓也可理解为柔和的慢全弓。其特点是起弓、换弓都不要音头,运弓缓慢,音色圆润,旋律流畅而柔美。柔弓多用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它要求柔中有韧,弱中带刚,轻而不飘。柔弓看似简单,实际要求演奏者对唱腔、剧情、人物心理和音乐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在控弓、运弓和按指揉弦等方面部达到相当的水平和修养,才能步入较高的艺术境界。

柔弓的要领在于:右臂放松,用力轻巧,保持内在的控制力;换弓时腕部轻柔,使音如游丝、柔而不露、换而不断。

十、渐弓

渐弓就是通过运弓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产生音响上的渐强或渐弱的效果。渐强时,运弓速度要渐快,力度也渐大;渐弱时则相反,弓速渐慢,力度也递减。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特别谈谈京胡的弓序问题。京胡在何时拉弓,何时推弓,都有一定严格的规律。弓序错了,被称为“逆弓”或“戗弓子”,它就奏不出京胡特有的韵味。这是初学者必须重视的基本功。

弓序的基本规律是:

1.乐曲都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

2.每拍第一个音(即强位音)基本上用推弓,第二个音(即弱位音)基本上用拉弓;

3.旋律中的重音基本上用拉弦。

通常所说“基本规律”,就是京胡弓序虽然严格,但不是绝对、刻板而不变的。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时常临时打破基本规律,以保证伴奏的唱腔的严谨和旋律的连绵流畅;有时则为了与后面音符连接得自然,临时改变弓序,经过合理的、短暂的调整,再回到正常的弓序上来。

掌握弓序规律不是朝夕之功。初学者应遵照练习曲中标记的弓法,一弓一弓地练习,练多了,就可以从无标记的旋律上自觉地意识和运用正确的弓序了。

相关文章 推荐

京胡京剧曲牌音乐集
人气:122
京胡演奏视频
京胡京剧曲牌音乐集
燕守平教京胡课程《穆桂英挂帅》 散板、流水
人气:622
京胡视频教学
燕守平教京胡课程《穆桂英挂帅》 散板、流水
京胡演奏《空城计》西皮慢板
人气:441
京胡演奏视频
京胡演奏《空城计》西皮慢板
P18.张素英京胡教学:指法——手指按弦
人气:151
京胡视频教学
P18.张素英京胡教学:指法——手指按弦
京胡纯音乐下载 | 中国唱片民乐珍版系列《大师·京胡》专辑FLAC音乐下载
人气:233
京胡下载
京胡纯音乐下载 | 中国唱片民乐珍版系列《大师·京胡》专辑FLAC音乐下载
京胡结构图文详解
人气:544
京胡教程
京胡结构图文详解
浅谈京剧余派胡琴的过门及托腔技巧
人气:202
京胡百科
浅谈京剧余派胡琴的过门及托腔技巧
燕守平教京胡课程《失街亭 空城计》摇板、散板2
人气:115
京胡视频教学
燕守平教京胡课程《失街亭 空城计》摇板、散板2
P40.张素英京胡教学:伴奏唱腔时如何处理好尺寸、劲头之三欲强先弱
人气:162
京胡视频教学
P40.张素英京胡教学:伴奏唱腔时如何处理好尺寸、劲头之三欲强先弱
燕守平教京胡课程《斩马谡》摇板、散板、快板
人气:473
京胡视频教学
燕守平教京胡课程《斩马谡》摇板、散板、快板
P14.张素英京胡教学:运弓技巧——抖弓
人气:317
京胡视频教学
P14.张素英京胡教学:运弓技巧——抖弓
京剧界的伉俪
人气:1481
京胡名家
京剧界的伉俪

大家都在看

京胡定弦速查表

京胡定弦速查表

二黄调门 西皮调门 工尺调 眼说 里弦音高 外弦音高 里弦HZ 外弦HZ A G 乙字调 两个眼 E B 659.26 987.77 G# F# 正宫半调 两个半 D# A# 622.3 932.4 G F 正宫调(五字调) 三个眼 D A 587.32 880.00 F# E 硬六字调 四...

京胡教程 1529 阅读

二黄摇板伴奏的精辟论述摇板拉法要点

二黄摇板伴奏的精辟论述摇板拉法要点

1 谱中唱下方音只是参考,不能照此拉。 2 紧拉慢唱:过门的八分音符是推拉,而随唱拉是一拍 一弓,且第一个音必须推弓开始,叫双变单。而由拉 唱转过门叫单变双。 3 无论双单怎样交替,...

京胡教程 215 阅读

网上如何学京胡?

网上如何学京胡?

当今网上有许多京胡教学视频,林宗缇、燕守平、王鹤文,宋士芳、姚利,李祖铭、威海的李世荣、吴汝俊,周佑君、周志强、费玉明、梅派大师崔学全、王福隆、迟彦春、刘正辉,张素英,...

京胡教程 433 阅读

京胡尺寸的模数协调

京胡尺寸的模数协调

京胡尺寸的模数协调 单位mm 规格 筒后端内径 1-4节长 第5节长 中节直径 筒长 筒壁 軫距 上台 380-42西皮 42 380 103 19.5 113 6 76 28 390-43西皮 43.3 390 105 19.7 115 5.8 77 29 400-45中二黄 45 400 107 20 117 5.6 78 3...

京胡教程 312 阅读

京胡音柱知识

京胡音柱知识

京胡是一件神奇的乐器,只有京胡具有两个共鸣箱一个是琴筒,一个是担子末节风口以上的那个小空间,这个小圆柱体的空腔我叫他副音柱(应该改名叫副音箱)。计算音柱是风口中点量到末节...

京胡教程 255 阅读

胡琴基本技术要点分析

胡琴基本技术要点分析

不见一钉一铆,竹竿竹筒竹弓,蒙一张蛇皮,便成就了尺许胡琴。得趣者引弓一弄,丝竹之声入心盈耳,每每令人意畅神酣。 京胡之声,是一种绝美的声音。古今中外,各种常见乐器,如果单...

京胡教程 128 阅读

京胡右手持弓运弓方法与技巧

京胡右手持弓运弓方法与技巧

右手持弓运弓的方向、部位、长短、快慢、强弱等演奏方法统称弓法。 首先要明确弓法中弓段的划分: 整个弓子叫全弓,靠近持弓右手的端叫弓根,只一端叫弓尖,中间部分叫中弓。如果将全...

京胡教程 480 阅读

京胡左手七字技法

京胡左手七字技法

七字技法,是我近五十年操琴生涯的总结,其中有传统的技法,也有我个人实践过的新技法和新名称,如击指,垫指,闪指,抹音等。就拿新名词垫指来说,有人称为虚实音,但我认为,虚实...

京胡教程 199 阅读

初学京胡者应具备的条件

初学京胡者应具备的条件

(来源:《中国京剧》 作者:蒋莘) 因职业关系,我常接触与京剧、京胡爱好者,他们酷爱京剧艺术多年,可又未能从事这门专业,甚感莫大遗憾,为此一心想培养儿女学习京胡这门艺术来弥...

京胡教程 183 阅读

京胡实用教程,谈谈京胡演奏《二十法》

京胡实用教程,谈谈京胡演奏《二十法》

京胡伴奏京剧百余年,由于长期处在伴奏从居地位,缺乏演奏技法研究和规范,呈现出演奏只追求个人感性模仿、各人各异的混乱状态。也许因我是学理工出身,追求理念是我的天性,因此,...

京胡教程 210 阅读

论京胡保留指的“会、通、精、化”

论京胡保留指的“会、通、精、化”

学琴的过程允许反复、倒退、摸索,如同我们这个社会提倡的摸着石头过河,允许往回走、交学费。只是不要停滞。我的前文对保留指的新说法有对琴友误导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对保留指专...

京胡教程 167 阅读

京胡好声音三段论

京胡好声音三段论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幻化为七色光,是因为光子有震动波的属性,单位时间的震动次数被称为频率,不同的震动频率组成特定的频谱。京胡的声音也有频谱。在仪器上也许反映的是一个噪音图...

京胡教程 220 阅读

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的不同

关于京剧唱腔中的[散板]与[摇板]之区别,蒋莘老师是这样说的:[散板]和[摇板]是京剧唱腔中的两种板式,这两种板式首先在节奏上就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开唱前的板鼓开头,还是唱腔的起...

京胡教程 213 阅读

京胡的弓法重于指法

京胡的弓法重于指法

当我们欣赏琴师的演奏时,品味着琴师的特有风格,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决定了琴师的风格,我感到京胡的演奏风格,靠指法和弓法表现出来,这里面弓法占百分之六十,指法占百分之四十。...

京胡教程 201 阅读

京二胡和京胡有什么不同?

京二胡和京胡有什么不同?

京二胡是专门从事京剧伴奏的乐器,是我国民族器乐中年轻的一员,只有不到九十年的历史。1923年梅兰芳在排演新编剧目《西施》的过程中,感到乐队伴奏弱而单调,便与他的琴师徐兰沅及王...

京胡教程 41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