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到“听懂音乐”,相差一个科普兰的距离
文 / 解磊
《如何听懂音乐》[美]艾伦·科普兰 著,曹利群 译市面上能够找到的有关古典音乐“导赏”书籍,大抵有两种。
第一种是“通史”类,基本套路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有作曲家的生平及关键作品浮光掠影介绍一遍。
第二种是“乐评”类,选取若干自己喜爱的作曲家或曲目,写感想、抒胸臆,整理成散文集子。
前一种,无论作者视角多么新颖语言多么生动,毕竟也只是换着法子描写那些已经尘封的往事,难免千篇一律;而后一种,读多会腻。
科普兰的这本《如何听懂音乐》却不同于以上任何一类,这是一本真正从音乐本身这个角度指引读者听懂音乐的书。
那究竟怎样才算听“懂”音乐呢?
科普兰认为,人们是在三个不同层次听音乐的,其一是感官层次,其二是表达层次,其三是纯音乐层次。
在第一个层次欣赏音乐,是不需要指导的。
沉浸于音乐之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有一个“推荐作品列表”,按图索骥找来听即可。前文提到的第一种“通史”类的音乐导赏书籍,满足的正是这类读者的需求。
而第二个层次,是争议最大的层次,也是我国音乐爱好者最为热衷的层次。
无论听什么音乐,一定要从中总结出些什么,就像小学语文课上总结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一般听音乐,仿佛不这样做就相当于什么都没听过。
而我国许多“入门”书籍也正是如此这般指引音乐欣赏者的,听贝五一定要听到“命运的敲门声”,听“月光奏鸣曲”一定要听出“月光如水的感觉”云云……
且不说那些所谓的“音乐背景故事”是否真的存在过,就算某人真的从某段旋律中“领悟”到什么,又怎么能强求其他人与他有同样的感悟呢?
“音乐的确可以表达某种意义,但又不能用过多言辞来说明它”。
作者如是说。
只在这两个层面赏析音乐,音乐的魅力似乎也能感受一二,判断哪段旋律顺耳好听自是没有太大问题,但真正理解那些不朽作品的伟大之处,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是这第三个层面,即“纯音乐”层面进行欣赏的重要之处。然而针对这个层面的“导赏”书籍真是少之又少——除了科普兰这本,我实在想不出还有第二本类似的书目。
它面向的读者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这个群体,引导读者深入音乐欣赏的专业层面,了解那些音乐专业词汇背后的“硬核含义”,却不强求读者具备音乐专业知识。
正因如此,这类书籍的创作难度极高,它需要作者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又要求作者能用简洁凝练、通俗生动的语言向读者表达出来。
横向比较一下,这本书就像音乐领域的《时间简史》。
音乐爱好者能够得到这样一本书,对于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无数音乐爱好者沉溺于前两个音乐欣赏层次,认为纯音乐这个层面的欣赏是音乐专业人士才需思考的,与自己无关;或者干脆完全不知晓还有这样一个欣赏层次。
跟随这本书的指引,慢慢将自己对音乐被动吸收变成主动理解,一定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本书再版时引入的近现代音乐欣赏的章节,也颇具可圈可点之处。
不能否认,近现代“非主流”的音乐作品,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如果不具备纯音乐角度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想从这些曲目中找到传统音乐所能表现的那些情绪感染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爱好者圈子里广泛流行的一个说法:“勋伯格的音乐出了教科书,几乎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读完这个章节,相信你一定会有冲动将那从未完整听过,早已被束之高阁的唱片翻找出来重新欣赏。
作者关于电影音乐的评述,更是给了读者一窥电影音乐创作这个“黑盒过程”的机会。
电影配乐这个“交叉领域”,总被认为是电影艺术的“帮衬”,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阿兰·科普兰一生创作了大量电影音乐,对影视配乐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相信也会带给你一个欣赏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全新视角。
也许,如何听音乐,并不需要人教;但从“如何听”到“如何听懂”,却还隔着一个科普兰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