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迪德》(又译《老实人》)是伯恩斯坦最富盛名的舞台作品之一。其中的序曲最为著名。
本剧收纳各式重唱、华尔兹、叙事曲、探戈、马祖卡舞曲等惊人多样的动听音乐,其充满旋律且朝气蓬勃的序曲(Overture)却独树一格,音乐狂飙,节奏与节拍变化之快速更令人目不暇给,是伯恩斯坦最有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看不惯让人们变得愚蠢的宗教、政府等体制,而在一七五八年发表了一部讽刺小说「坎迪德」(Candide),嘲弄当时受尽欺瞒的乐天者。故事裡思想单纯的主人公坎迪德因为爱上男爵的女儿Cunegonde而被逐出家门开始流浪,途中遭遇到的许多天灾人祸,逐渐动摇其从小在故乡西伐利亚(Westphalia)被灌输之「凡事都是为了最好的目的而存在」的人生态度。
作家莉莉安‧海尔曼(Lillian Hellman)眼中,戕害人权的「非美活动调察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Un-American Activities)简直就是小说中拷问异教徒的天主教会之翻版;一九五六年,她将伏尔泰的原着改写成剧本,邀请才气纵横的音乐家雷欧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谱曲,藉以在百老汇舞台上批判麦卡锡主义甫退烧不久的美国社会。
结果这个在音乐剧黄金时期登场的戏码,仅仅于Martin Beck Theatre公演两个月,与伯恩斯坦隔年大领风骚的《西区故事》(The West Side Story, 1957)相比有如天壤。从《坎迪德》首演华丽的舞台与服装,看得出製作团队的野心,然而这些奇观壮景却无法弥补过于零碎的戏剧情节,剧中充斥的象徵寓意也彷彿公然在音乐剧舞台上说教,使原本应该充满娱乐效果的表演流于学究习气;海尔曼的批判企图,结果扼杀了《坎》剧的市场。
《坎迪德》的音乐内容无法投当时多数观众所好也是造成票房惨澹的原因,伯恩斯坦并非完全依照当年百老汇时尚的样式来作曲,不少段落都有引用十九世纪欧洲轻歌剧(Operetta)风格的痕迹,甚至套用了一些传统歌剧表演形式。大众对这些非百老汇的音乐语言不够踊跃捧场,并无关乎它的音乐艺术价值;一开始的序曲以第一幕歌曲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的动机起跑,高举《坎迪德》的大旗,炽烈的快板与和美国草根的音乐语言相当程度展现盛年伯恩斯坦的爆发力,之后四分多钟的音乐狂飙,节奏与节拍变化之快速更令人目不暇给,只有在坎迪德与Cunegonde相互示爱的Oh, Happy We旋律出现时才稍得喘息。
Cunegonde迷恋物质所演唱的Glitter and Be Gay(纸醉金迷),是剧中最精彩的曲子,音乐先以木管烘托下的落寞小调铺陈,小号划破哀伤即话锋一转进入大调,情绪顿时明朗起来,如此戏剧化的对比再反覆一次后,速度加快为急板(Presto),开始了Ha, Ha!的花腔咏唱,音乐瞬间转由三拍子的舞曲节奏主导,将歌曲推向高潮;序曲的末段即是引用这段珠玉般的旋律,营造了罗西尼风的渐强与气氛热烈的尾声。
一九五七年一月底,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将灿烂刺激的《坎迪德》序曲呈演于卡内基音乐厅,虽然几天后《坎迪德》在百老汇黯然停止演出,一流乐团对该序曲魅力的加持,却让它逐渐成为受欢迎的小品、安可曲目。为配合《憨》剧在各地重新上演,伯恩斯坦数度修订音乐内容而使该剧有着各样的面貌,一九七三年,履挫履战的《坎迪德》终于由导演哈洛普林斯(Harold Prince)调整戏剧结构后,于布鲁克林音乐学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的Chelsea剧场扬眉吐气。
八○年代,更像轻歌剧的《坎迪德》也曾在纽约市立歌剧院登场,伯恩斯坦去世前一年则亲自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录下被称为The Final Revised Version的长篇音乐会版本。彷彿剧中的主角,《坎迪德》版本进化的故事也十分耐人寻味,喜欢版本比较的音乐剧与歌剧迷,可以从诸多录音记录中,发掘出相当的乐趣。
歌剧《坎迪德》,取材自伏尔泰名著。1956年,莉莉安·海尔曼将其改写为剧本,邀请伯恩斯坦作曲。该剧描写了在古代西伐利亚发生的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故事。学者潘格罗斯博士的年轻学生坎迪德,在即将举行婚礼的时刻,国家在战争中遭到了毁灭,他的未婚妻被害,自己也险些遭到被处死的厄运。失去亲人和老师的坎迪德只身去了巴黎,经历了众多的苦难,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无法苟同老师的乐观主义学说。他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最后却被仇恨和贪婪吞噬了性命。
《坎迪德》序曲以剧中第一幕歌曲的动机为起点,迅速展开,激烈的快板结合美国草根音乐的语汇,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正值盛年的伯恩斯坦的爆发力,之后的四分钟的音乐狂飙,节奏与节拍的变化之快更是令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全曲在各种音乐画面中来去自如地游走,切换手法老道而不失新颖,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缤纷世界。
1957年,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将绚烂刺激的《坎迪德》序曲首演于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虽然几天之后该剧就在百老汇黯然停演,但此后无数一流乐团对这首序曲的演绎为其增添了无穷魅力,使它成为音乐会上非常受欢迎的曲目。
爱乐随笔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是一位美国指挥家和作曲家。他能够驾驭古今的各类作品并具有“用身体表达音乐”的指挥魅力。伯恩斯坦最爱马勒,他的风格也受此影响,崇尚绚烂、广博,然而骨子里是智慧和率真。
早先的指挥和作曲往往是一个人,即便今天成功的指挥家也乐于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人物不仅仅制造音乐,也善于站在受体的位置理解音乐,伯恩斯坦亦然,他的创作选材和音乐语言因此更加具有一种时代气息和通俗气质。
伯恩斯坦的古典诠释和现代创作,都是他辛勤工作的一部分,现在被逐渐的认识到:是美国乐界的“国宝”,也是当今古典音乐普及的重要推手之一。
“坎迪德”(又译老实人,天真汉)是一个受极度理想主义影响的痴心人,然而他的经历和见闻却总是“十分不理想”和讽刺的。在吃尽了各种苦头以后,他那观点的棱角不知不觉的圆滑起来,最终得到了一个不算理想但是安稳的生活。大师伏尔泰塑造了这个人物,更多的赋予讽刺和哲学思考。伯恩斯坦将他的内容和思想一并音乐化,用他的作品重温这个思考,并展示了古典音乐无穷的包容能力。
序曲是尖锐又高亢的,我们又看见了文学作品中那个强硬、单纯的憨者形象。雄健的号角一直引领这个主题,小鼓之后,并和陪衬着轻巧的打击乐,发展出大与小的悬殊距离;尖锐的小号声后,紧接着舒缓的主题由温柔的圆号吹奏,恍如离开了激烈争论,又浸泡在理想世界的黄油中。这两个主题紧密的穿插和对比,赋予音乐十分的热闹和讽刺意味。结尾快速而轻松,仿佛学者结束憧憬,已经踌躇满志的上路去也……(无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