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义
作为一个乐迷,如果你还没有听过巴托克的“管弦乐协奏曲”,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为这部作品是20世纪音乐的经典,无论是开始部分神秘的沸腾状态,还是结尾光怪陆离的舞蹈般节奏,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其中洋溢着热切的活力。
巴托克的“管弦乐协奏曲”是我的现代音乐入门篇。以前觉得20世纪现代作曲家的音乐不好听,不懂他们为何不能像柴可夫斯基或者拉赫马尼诺夫那样,谱写旋律优美动听的乐曲。随着自己爱乐旅程的深入,逐渐理解到西方古典音乐在经历了十八九世纪的发展,其潜能差不多已被挖掘尽,难以再有多大的作为。20世纪的音乐家如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和巴托克都精通传统的作曲语言及和声结构,只不过他们剑走偏锋,另辟蹊径,达到别样的顶峰。而巴托克的成就,则是把西方古典与中欧民族音乐巧妙地相结合。
人的感受能力是神奇的。我第一次听“管弦乐协奏曲”大约在20年前,记得那时就被其绚丽的乐队色彩所吸引,那种感觉就是和古典音乐大不相同,感到震撼!仗着念书时受过一点乐队训练,我找来总谱并得到朋友的帮助,才了解到乐队演奏这部作品是一种挑战。
由于“管弦乐协奏曲”所蕴涵的感情非常丰富,管弦乐配器精深,对于乐队本身和把握色彩感觉的指挥都是很严峻的考验。反过来,也为有足够功力的交响乐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这方面独领风骚的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给我们留下了四位指挥大师的录音:莱纳、小泽征尔、索尔蒂和布列兹。巴托克1881年出生在匈牙利,二战期间他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去迎合潮流,虽非犹太人仍被纳粹驱逐而移居美国。到1943年初他已经贫病交加,幸好此时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库塞维茨基伸出援助之手,委托他写一部能够充分展现乐队水准与技巧的作品,这又重新燃起他的创作热情。当年8月巴托克开始创作,到10月份“管弦乐协奏曲”总谱即告完成。1944年12月1日,由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大获成功。库塞维斯基后来曾评价说:“这是近二十五年来最出色的管弦乐曲!”
听熟了“管弦乐协奏曲”以后,我觉得巴托克的情绪表达,较之古典浪漫时期的大师,离我们更近些。再回过头来听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发现自己的感觉突变。粗犷、野性、喧嚣的音乐有了抒情性和飘浮不定的现代性,拉着你回到世界之初去体会那远古蛮荒。遇到有高水准乐团现场演出“管弦乐协奏曲”不要错过,乐队的现场音效一定还要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