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首圆舞曲
- 1. 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 Op.18 Waltz in E flat major, Op 18
- 2. 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 Op.34-1 Waltz in A flat major, Op 34 No 1
- 3. a小调华丽圆舞 Op.34-2 Waltz in A minor, Op 34 No 2
- 4. F大调华丽圆舞曲 Op.34-3 Waltz in F major, Op 34 No 3
- 5. 降A大调圆舞曲 Op.42 Waltz in A flat major, Op 42
- 6.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 Op.64-1
- 7. 升c小调圆舞曲 Op.64-2
- 8. 降A大调圆舞曲 Op.64-3
- 9.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Op.69-1(遗作)
- 10.b小调圆舞曲 Op.69-2(遗作)
- 11.降G大调圆舞曲 Op.70-1(遗作)
- 12.f小调圆舞曲 Op.70-2(遗作)
- 13.降D大调圆舞曲 Op.70-3(遗作)
- 14. e小调圆舞曲 (遗作)
- 15. E大调圆舞曲 (无编号)
- 16. e小调圆舞曲 (无编号)
- 17. a小调圆舞曲 (无编号)
- 18. 降E大调圆舞曲 (无编号)
- 19. 降E大调圆舞曲 (无编号)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13首,无编号的6首,一共有19首。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属等作品属于前一种类型,而《升c小调圆舞曲》等作品属于后一类。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圆舞曲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曲。19世纪后,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创作的维也纳圆舞曲逐渐进入欧洲各国,成为城市中最风行的社交性舞曲。肖邦(Chopin)创作的圆舞曲不同于当时流行的舞会圆舞曲。这些圆舞曲的速度变化更大,节奏自由,风格高雅,音乐织体极富钢琴化。因此,肖邦(Chopin)的圆舞曲并不适合为舞蹈伴奏,而是作为音乐会欣赏的钢琴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肖邦圆舞曲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下面三个时期:
- 1 “华沙圆舞曲”,这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在1827—1830年间的作品。其中包括二首没有编号的降A大调和降E大调;降D大调作品70之三,b小调作品69之二,另外二首没有编号的E大调和e小调。
- 2 1831—1835年间在巴黎的早期作品。包括降E大调作品18,a小调作品34之二,降A大调作品34之一,降A大调作品69之一和降G大调作品70之一。
- 3 1838—1847年间的成熟期作品。包括F大调作品34 之三,降A大调作品42,降D大调作品64之一,升c小调作品64之二,降A大调作品64之三和二首“被遗忘的”无编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