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纳的一部歌剧,他自己称之为一部三幕剧。首演于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这部歌剧是瓦格纳和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恋情写照,被视为古典-浪漫音乐的终结,新音乐的开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作品材料来源
该故事的情节,最早来源于凯尔特人的故事集中关于阿图斯国王与特里斯坦的传说,后者见于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13世纪)的一长篇诗体小说。瓦格纳不但读过这中世纪后期的文字,而且还把同时代奥古斯都·冯·帕拉藤,卡尔·利特和尤利乌斯·摩瑟的改变版本。
除此之外,剧情中也可见诺瓦利斯的诗集“夜之颂”的踪影。
第一幕,2017年国家大剧院演出,立体的舞台设计创造出战舰上的压迫感 摄影 王小京
写作经过
- 1842年瓦格纳读到了尤利乌斯·摩瑟的特里斯坦之诗,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
- 1854年逃亡瑞士之时,瓦格纳读到了卡尔·利特的特里斯坦戏剧,这激发了他要将之改编为歌剧并编写剧本的欲望。但当时他的精力大多花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 1857年与维森东克的恋情使得特里斯坦计划再度浮出水面。在8月尾,瓦格纳与其妻子敏娜迁入维森东克在苏黎世的花园公寓。瓦格纳与其赞助人维森东克的妻子有暧昧,受此刺激,他首先创作了歌曲集《维森东克的歌》,后来更是停下手中《齐格弗里德》的谱曲工作,全力投入到特里斯坦的创作之中。剧中人物因而有了自传的意味:瓦格纳和马蒂尔德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奥拓·维森东克就是马克国王。9月18日特里斯坦诗稿完工,瓦格纳将作品给玛蒂尔特过目并在朋友圈内朗诵。12月完成第一幕音乐初稿。
- 1858年8月末,第一幕总谱完工,瓦格纳到威尼斯旅游,并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幕。
- 1859年3月,瓦格纳回到瑞士,在卢塞恩他完成了第三幕。8月中,整部歌剧完工。
- 1862年在维也纳,经过艰难的谈判后,歌剧才得以彩排,但经过77次的排练后,在1863年,首演仍然是被搁置下来了。
- 约瑟夫·阿尔波特:1865年慕尼黑首演上Ludwig和Malwine Schnorr von Carolsfeld饰演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1865年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促成了歌剧的首演。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和国家剧院首演举行。由汉斯·冯·彪罗指挥。主角由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和其妻子Malvina担任。
管弦乐编制
3支长笛(第3长笛也担任短笛),2支双簧管,英国号,2支单簧管,低音单簧管,3支巴松,低音大管,4把圆号,3把小号,3支长号,低音大号,1对定音鼓,钹,三角铁,竖琴,16把第一小提琴,16把第二小提琴,12把中提琴,12把大提琴,8把低音提琴。(瓦格纳的指示:弦乐尽可能的完善。)舞台音乐:英国号,6把圆号,3把小号,3把长号。值得一提的是,特里斯坦的结束和弦并非和传统的一样以乐队全奏完成,英国号有间断,理查德·施特劳斯称之为:毒药起效了。
角色
- 特里斯坦(男高音)
- 马克国王(男低音)
- 伊索尔德(女高音)
- 库文纳尔(男中音)
- 梅洛特(男高音)
- 布兰甘特(女中音)
- 牧羊人(男高音)
- 舵手(男中音)
- 一个年轻海员(男高音)
- 水手,骑士和乡绅,伊索尔德的侍女
情节
-
幕前历史
在一次康沃尔针对爱尔兰(前者向后者索取进贡)的战争中,特里斯坦杀死了伊索尔德的未婚夫爱尔兰人莫洛尔德,但自己也受了重伤。他用化名(坦特里 斯, Tantris)在伊索尔德下得到了医治。伊索尔德在特里斯坦的剑上找到了一处缺口,正好与莫洛尔德头上伤口所藏的碎片吻合,她正要报仇。但当特里斯坦睁 开眼睛的时候,她就爱上了后者,剑也沉落下来了。
-
第一幕
康沃尔国王马克派遣心腹特里斯坦到爱尔兰,迎接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到康沃尔作王后。在乘船去康沃尔的途中,伊索尔德受不了屈辱,要侍女布兰甘特取出毒酒,将自己与特里斯坦双双毒死。但是布兰甘特竟给出了爱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堕入爱河。这时,船到康沃尔。
-
第二幕
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不顾布兰甘特的警告,在午夜值马克国王打猎之际幽会。这是歌剧史上最长的爱情二重唱之一。国王随从梅洛特预感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 德的关系,并且建议国王回程。因此国王正好撞上两人的幽会。特里斯坦也不辩护,只问伊索尔德,是否愿意以死相随。梅洛特拔剑刺伤特里斯坦。
-
第三幕
特里斯坦的仆人库尔文纳将特里斯坦带到布列塔尼自己先辈留下来的半破落的城堡中,让后者养伤。特里斯坦虽然已神志不清,但仍在等待伊索尔德的到来。 最后船出现在地平线上,特里斯坦在伊索尔德的怀中死去。这时出现了第二艘船,库尔文纳认为是敌人到来,便关上了门。这其实是马克国王,他想成全两人。库尔 文纳拒绝让他们进入。双方开始打斗,结果库尔文纳和梅洛特伤重死亡。马克国王看到特里斯坦已死,十分惊愕。伊索尔德在特里斯坦旁边唱尽一曲《爱中死》 ("Liebestod",原文"Mild und leise wie er lächelt",直译:恬淡轻柔如同他的微笑)后悄然逝去。
剧情介绍
第一幕
一艘战船行驶在茫茫海面上。船上载着伊索尔德和她的随从布兰甘特。伊索尔德在爱尔兰被俘,现正由特里斯坦护送前往康沃尔,而康沃尔的国王马克——特里斯坦的养父——将在他的领地迎娶伊索尔德。被俘的伊索尔德感到耻辱和怨恨,她不希望这艘船到达目的地。伊索尔德无法理解特里斯坦为何不娶她,而是要将她交给马克王。她质疑特里斯坦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格,并指责他是懦夫。她让布兰甘特去安排让她与特里斯坦单独见面。特里斯坦执意要履行他作为军官的职责,因此拒绝了伊索尔德的请求。特里斯坦的副手库文纳尔粗鲁地赶走布兰甘特,并提到了莫洛尔德之死。私底下,伊索尔德向布兰甘特讲述了特里斯坦在杀死了她的未婚夫莫洛尔德之后被海浪冲到了爱尔兰的沙滩上,伊索尔德救了他并为他疗伤。特里斯坦当时自称为“塔纳利斯”,并接受了伊索尔德的照料。伊索尔德爱上了特里斯坦,即便是后来她发现了特里斯坦正是杀死了她的未婚夫莫洛尔德之人。现在,特里斯坦拒绝见她,这让伊索尔德恼羞成怒,她决定要加以报复。她让布兰甘特备下毒药,她要让特里斯坦饮下“赎罪之酒”。战船即将到港,伊索尔德终于得以与特里斯坦交谈,他们的会面并不愉快。伊索尔德指出了特里斯坦的种种不义之举,特里斯坦一直表现得无动于衷,并没有让他的情感流露出来。随着战船离岸越来越近,故事的节奏开始提速。岸上,马克王正等待着他的未婚妻。特里斯坦喝下了伊索尔德递给他的酒,很清楚酒里被下了毒。伊索尔德同样一饮而尽。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酒瓶早就被调换:布兰甘特给他们喝的并非毒药,而是爱情灵药。船驶进港湾,药性开始发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相互倾诉爱慕之情。伊索尔德被人带去见马克王,临走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还要活下去吗?”
第二幕
马克王外出不在船上。在空荡荡的战船上,伊索尔德焦急地期待着与特里斯坦的一场幽会,特里斯坦在灯灭之后赶来赴约。布兰甘特感到很惶恐,她劝伊索尔德不要与情人见面,但伊索尔德对她的警告置若罔闻。信号出现了,特里斯坦如约而至。重逢的欣喜过后,他们开始敞开心扉互诉心声。特里斯坦向伊索尔德坦言,他认为爱情在白天无法得到,只有在夜晚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已献身给黑夜”。为他们放哨的布兰甘特提醒他们,天即将破晓。面对着无法避免的分离,这对恋人决定双双赴死。伊索尔德:“让我死去”,特里斯坦:“让白天让路于死亡”。他们被梅洛特发现了,梅洛特还把马克王一同带来,以揭露伊索尔德的不贞。马克王对特里斯坦的不忠感到无比痛心,他斥责特里斯坦玷污了他的荣誉。特里斯坦对马克王的训斥充耳不闻,他请求伊索尔德与他一起共赴黑夜。伊索尔德答应了他,特里斯坦挥刀自尽。
第三幕
特里斯坦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库文纳尔照看着他。一首熟悉的古老曲调让他从昏睡中醒来。看着正在苏醒的世界,特里斯坦感到很迷惑,意识不清的他咕哝地讲述着他的经历:“我去过茫茫的黑夜,那是我生前之所,也是我命归之处”。气息渐弱的特里斯坦开始了一段内心的旅程。他回忆起那些给他心灵带来创伤的经历。他从小父母双亡,从来没见过他们,这让他对白天的仪式失去了信心,让他无法在白天的光亮下履行义务。库文纳尔跟他说他已经传唤伊索尔德来照料他。欣喜若狂的特里斯坦看到伊索尔德向他跑来,带着爱和救赎的希望。当伊索尔德的船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特里斯坦撕掉了身上的绷带向她跑去。他在她的怀抱里死去。不过,伊索尔德的故事并没有随着特里斯坦的死而结束。孤零零的她,由马克王和布兰甘特照料。悔恨不已的马克王在布兰甘特的帮助下,尝尽一切方法想让伊索尔德重新回到光明中,回归生活,但伊索尔德在经历过真爱的狂喜之后已经走向凋零。
唱段赏析
《第一幕前奏曲》
丹尼尔·奥尔布赖特在《现代主义与音乐》一书里是这样描写叔本华的音乐观念的:“叔本华认为音乐是仅有的一种不借助于复制其它观点,而可以独立表现意志的艺术形式”,因此,他认为音乐在艺术圣坛中超越了其它一切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与诗歌等。也就是说,在歌剧这种兼具音乐与文学(或者说诗歌)的艺术形式里,音乐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字则充当辅助者的角色。
瓦格纳从1854年代开始接触叔本华著作,时间上略晚于出版于1851年的论文《歌剧与戏剧》,然而两者的观点却是相左的——瓦格纳在文章中认为,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应该是服从于戏剧,因此许多瓦格纳学者(如《理查·瓦格纳的音乐戏剧》一书的作者卡尔·达尔豪斯等)都认为是叔本华“修正”了瓦格纳的艺术观点,使得他在之后创作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后两部中都明显地更加偏重音乐的地位。
从这部歌剧的序曲开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音乐本身在这部歌剧里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大提琴缓缓奏出了四个音符之后,最后一个音符转变成了由双簧管、大管与英国管共同奏出的一个和弦,这就是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它听起来是不和谐的,换句话说,就像是一个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一样,只有在给出答案时才能让听者产生“圆满”的感觉。然而作者并没有给予给出答案,而是用一段华丽而充满着悲剧性的旋律开始了故事的讲述。直到五个小时之后,当这个和弦终于在伊索尔德在爱人身边缓缓倒下时,观众才会意识到,原来“爱之死”就是这个终极问题的解答。
《伊索尔德女士如是说》,选自第一幕库文纳尔,男中音
库文纳尔是主人公特里斯坦的随从,代表了绝对的忠诚,最后也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主人决斗而死。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布兰甘特奉命带领特里斯坦去见伊索尔德,库文纳尔在船上用这首旋律欢快的讽刺歌作为回答,讲述了自己的主人在决斗中轻松杀死了莫罗尔德,在夸赞特里斯坦是英雄好汉的同时,也不忘随时被女主人公挖苦两句。从最早创作歌剧时就开始自己写作剧本的瓦格纳,面对这样的题材时所展现的功力确实已炉火纯青,再加上欢快动人的旋律,使得这段咏叹调成为了整部歌剧浓厚的悲剧气息中,少有的能让人感觉轻松的段落之一。
“哦,爱情的夜幕,落下吧”,选自第二幕
在连续470个小节不断演奏的动机所表现的白昼之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夜幕中用大段的二重唱一点一点弥合着两个人的分歧,努力地表达着对对方的爱意,细数一个个必须要解决的困难;终于,在进入了“爱情的夜幕”这段甜美的咏叹调后,一切的分歧都已经彻底被爱意所替代,作曲家用极尽摇摆而自由的调性暗示着两个人希望占有对方的强烈情感,正像瓦格纳在写给柯西玛的信里所说的那样,他要在这里“在交响乐里自由恣意地奔放一回”,这也是在许多人看来全剧最为感人的段落。
“特里斯坦,你对我做了这样的事?”选自第二幕 马克国王
在梅洛特的指引下,马克国王发现了相拥着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他所目睹的是三个层面上的背叛:伊索尔德背叛了与自己的婚约,特里斯坦背叛了他的叔父与国王,梅洛特背叛了他的挚友。面对这样的情景,心碎的国王几乎语无伦次地用大段的独白诉说内心的痛苦,瓦格纳也再次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这些支离破碎的词句将承受着巨大煎熬的国王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通过这个咏叹调让马克国王这个角色变得如此生动,人物性格也得以完整刻画。
《我的库文纳尔,你是亲密的朋友》,选自第三幕 特里斯坦,男高音
“我的库文纳尔,你是亲密的朋友,你的忠诚从不动摇。我该如何感谢你?你是我的盾,是我的伞,不论是战斗还是争执,是快乐还是忧伤,你永远为我做好准备……”在第三幕中,当库文纳尔告知特里斯坦,伊索尔德很快就要乘船前来与他相会时,此时已经陷入了狂喜的特里斯坦向自己的随从兼挚友唱出了这段咏叹调。在这段以男女之间炙热爱情为主要线索的歌剧里,像这样的朋友之情也同样令人动容。
“爱之死”,选自第三幕 伊索尔德,女高音
在第一幕前奏曲中出现的“特里斯坦和弦”此后在全剧中时常响起,却在结尾处的“爱之死”中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在整整五个小时的戏剧时间里所积攒起的悲剧性与欲望在这短短数分钟的咏叹调里得到了充分释放。当千里迢迢赶来却只看到爱人的尸体时,痛苦的伊索尔德在幻觉中再次看到了爱人的微笑,听到了环绕着二人响起的温柔的旋律声,最终陷入了一阵漩涡之中——正如歌词所写,“沉醉,下限,毫无知觉——这是最极致的快乐!”在死亡的国度,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终于可以永远享受这样的快乐。
名家推荐
选自:2017年国家大剧院、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巴登-巴登节日剧院联合制作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如果只能选择一部瓦格纳的歌剧来观看,那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这是瓦格纳歌剧创作的集大成者,在凝练的音乐语言与成熟的戏剧表达所支撑的骨架之下是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是值得反复观看的杰作。在成功地完成了《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与《唐豪瑟》之后,国家大剧院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成为剧院的又一面旗帜,更将使得国家大剧院在瓦格纳歌剧制作方面有能力与世界上任何一座顶尖歌剧院分庭抗礼。得益于携手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机构联合制作,中国观众将有幸见证如今最为前卫的瓦格纳歌剧制作;世界一流甚至堪称奢华的演员阵容则确保了整个制作将以极高的完成度得以呈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院 王纪宴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不仅是整个歌剧史上的划时代杰作,也代表了人类在音乐戏剧领域探索和表现精神世界的重要拓展。此剧以国际阵容在我们国家歌剧舞台上的高水准呈现,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院 王纪宴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作品理念是德国现代导演剧场的奠基。这次由波兰导演马里乌什·特雷林斯基执导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大胆构思,以佛教理念重构了整个悲剧的意义。舞台由符号充盈,黑暗被赋予了世界原初的本体意义。此剧在德国巴登-巴登艺术节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均受好评,这回终于来到了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德语戏剧专家 李亦男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了当时哲学前沿思潮(叔本华),因而所谓“时代精神”在其中得到映照;它的实质内容与创作者的私人经验紧密相关,所以又具备独特的“个体视角”;最重要的是——它的基本材料彻头彻尾是其思想情感内涵的实体化身,而其大范围的建构形式又是其材料的完美扩展和延伸。所谓“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这个艺术创作中的至高理想,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达到了奇迹般的实现。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 杨燕迪
在国外一档《孤岛访谈录》节目里,德国人带到孤岛的音乐中,排第一多的就是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或许,当我们看完大剧院版的这部歌剧后,就会明白为什么!
——白岩松
唱片录音
指挥大师卡拉扬当年就是以指挥此剧赢得神奇的卡拉扬的名声。后来他在1952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登台指挥该剧。70年代,他与一组著名的艺术家共同录制了此剧的立体声版本。
德国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也录制过这部乐剧的录音室版本。主角是苏特豪斯和弗拉格斯塔德。
在拜罗伊特的现场录音中,最著名要数卡尔·伯姆在1966年录制的版本。主角是温德伽森和比尔吉特·尼尔森。
另外,小克莱伯的版本也属经典之列。
除了完整的歌剧录音外,不少指挥家都喜欢演奏此剧的序曲,但更多的是将序曲和终曲"爱之死"一同演奏。
演出
此剧将于2011年香港艺术节作全亚洲足本首演,将于2011年3月18日及3月20日于香港演出两场,由莱比锡歌剧院演出。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个在西方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其传说虽源自爱尔兰,却是由法国中世纪游吟诗。人在传唱过程中形成了文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最著名的流行形式,毫无疑问是瓦格纳的同名歌剧。
历史意义
就音乐而言,瓦格纳在歌剧《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对半音和声的运用开创了音乐历史的新纪元,它不仅增强了这部剧作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和声理论,而且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之中。就内容而言,从一方面看,《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悲剧性主题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悲观色彩(《众神的黄昏》也是如此),它给予我们这样的一种意识:唯有像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那样沉入到无知无觉的死亡中,才是最幸福的,而像马克国王那样依旧活在人世,才是最不幸的。
相关评论
瓦格纳的崇拜者、著名哲学家和诗人尼采对《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一剧极为倾倒,他曾经写下这样的评论:……对于那些病得还不够重,还不能享受这种地狱中的欢乐的人来讲,人世间是多么可怜。瓦格纳也曾经这样说过:这部乐剧“充满了最强烈的生命力,而我情愿把自己裹在结局飘扬的黑旗中死去。”从另一方面看,与叔本华有所不同的是,瓦格纳相信爱情可以拯救灵魂,并使灵魂获得解脱。——这部乐剧以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死亡中幸福地结合作为终局,也由此证明了这样一点:作为精神的爱情在肉体死亡之后依旧永远地活着,它不会因表象世界的消亡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于一个纯粹意志的精神世界之中,爱情也正因此而得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