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萨尔茨堡,逝世于维也纳,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共济会会员。35岁便英年 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 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概述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 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其中 最出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毕生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 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 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 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全名 |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国籍 | 神圣罗马帝国 (作曲家、钢琴家) |
---|---|---|---|
出生 | 1756年1月27日神圣罗马帝国萨尔茨堡 | 逝世 | 1791年12月5日(35岁)维也纳 |
所属时期/乐派 | 古典主义维也纳古典乐派 | 擅长类型 | 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音乐,宗教音乐,歌剧 |
师从 | 利奥波德·莫扎特 | 学生/受影响人物 | 胡梅尔,苏斯迈尔,安东宁·弗拉尼茨基 |
代表作 | 二十余部歌剧、41部交响曲、五十余部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协奏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数部嬉游曲小夜曲、舞曲及宗教乐曲。 | ||
作品 | 莫扎特全部作品目录 | ||
作品分类 |
|
||
代表作 |
|
||
父亲 | 列奥波尔德·莫扎特(1719年—1787年)是萨尔斯堡大主教教廷交响乐队的演奏员和作曲家 | 母亲 | 安娜·玛丽亚·波特尔(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为家中第七个小孩,在他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昵称南妮儿(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后至他出生之间的这段时间,分别有三位及两位不幸夭于年幼。 |
兄妹 | |||
幼年 |
出生受洗时,他被命名为"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约翰尼斯·克鲁索斯多穆斯·沃尔夫冈格斯·泰奥菲卢斯)。"Theophilus"意为"天主之爱",这个名字相当于德语的"Gottlieb"、意大利文"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却从未有人以此名号称呼他。现在,我们所认识莫扎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为莫扎特在正式场合用的名字。 莫扎特三岁便展现出他音乐奇特才能,他不仅具备绝对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五岁时更请求父亲教授大键琴,随后亦猎及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在学会阅读、书写或计算甚至能懂得乐谱视读、巧弄拍律。六岁,时值1762年,已谱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
||
死亡之谜 |
莫扎特很有可能死于旋毛虫病,这种病是吃了生的或没有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而引起的。旋毛虫病的症状是四肢肿胀、发烧,并且全身发痒。在莫扎特生活的年代里,严重的旋毛虫病可以致命。而生前莫扎特也抱怨说身上很痒。赫希曼是根据1791年10月7日莫扎特写给妻子的一封信推断莫扎特的死因的。莫扎特在信中写道:"你猜我闻到了什么味道?猪排味!多么好闻的味道啊,我要去吃,并祝你身体健康!"写完这封信45天后,莫扎特就撒手人寰。旋毛虫病的潜伏期一般是50天,这与莫扎特的死亡时间相吻合。 |
生平
初露锋芒(1762~1773)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
(1762~1773)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 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他的作品前期积极向上。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 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 萨马蒂尼等,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伦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长笛)的奏鸣曲,写作了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 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已 经显示莫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成熟时期(1774~1781)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与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剧《假园丁》(1775)和《牧人王》(1775)。
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 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 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 未能谋到职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1首双簧管协奏曲、7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3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在巴 黎,他还写了巴黎交响曲、交响协奏曲、管弦乐序曲、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长笛弦乐四重奏、4首钢琴变奏曲、4首钢琴奏鸣曲等。第2次途经曼海姆时,写了一些 宗教音乐3 部交响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响协奏曲、小夜曲、嬉游曲、两架钢琴的协奏曲、3首风琴协奏曲等。1780年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
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严谨,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鸣曲式第1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1主题相对比 的第2(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1、2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等。这 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维也纳时期(1781~1791)
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 家。但是以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10年,成 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该剧于1782年7月首演,获得很大成功。1782年,他在没 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J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 响曲创作的经验,并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赠送给海顿。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会”(也叫兄弟会,是拿破伦在埃及创建的,宣言自由平等,兄弟之爱),是维 也纳第八支部的成员。他热心地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
1785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他写了一部滑稽戏《剧院经理》(1786年演出)。1786年完成并 上演了《费加罗的婚姻》,该剧的影响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户晓。1787年《唐璜》完成并得到演出。 在维也纳,莫扎特发现了J.S.巴赫的作品。他对巴赫的复调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对他后期的创作起了重要影响。
1789年4月,贫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学生卡尔·利希诺夫斯基公爵带领,到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地演出。虽然轰动一时,却未能解脱他的经济困 境。1790年1月,他的歌剧《女人心》上演。2月,皇帝去世,莫扎特向继任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请求接任宫廷乐长L.霍夫曼的职位,得到同意,但未实现。 1791年,他写了歌剧《蒂托的仁慈》,未获成功。同年9月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并在重病中写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其中由于病入膏肓,甚 至部分由人代笔创作,终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了。死后被葬在维也纳贫民公墓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享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