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秋,莱比锡,新格万特豪斯大厅落成,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典礼。以格万特豪斯大厅为据点的是德国屈指可数的历史悠久的乐团之一,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它从1781年就举行定期演奏会。格万特豪斯是德语,意为纺织会馆,那里原来是定期举行纺织品看货会的地点。因为这个乐团从正式举办定期演奏会就在这个纺织会馆,所以该团就沿用了格万特豪斯这个名称。后来,纺织会 场移往他处。而格万特豪斯乐团的名称却延续至今日。然而,再进一步追溯这个乐团的历史,就要回到1723年巴赫在莱比锡圣多玛斯教会担任管风琴师和宫廷乐长的时代了。那时在这个镇上有一个业余演奏团体名叫克列吉姆·姆吉库姆,它就是格万特豪斯乐团的起源,算起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于这个格万特豪斯能够成为欧洲屈指可数的乐团,则是在门德尔松担任常任指挥以后,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才达到的。
1835年,26岁的门德尔松前来担任这个乐团的指挥,直至他死去,他和格万特豪斯乐团共同度过了12年的岁月。门德尔松不但是著名的德国伟大的浪漫派作曲家,而且也是有卓越技巧的指挥,是一位为创造近代指挥法做出巨大贡献的值得纪念的人。作为指挥家,他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在事隔百年之后在柏林重新演奏了巴赫的宗教大曲《马太受难曲》,使至今被遗忘了的巴赫的音乐价值再度为人们所认识,促成了巴赫复兴的开端。那时的门德尔松不过是一位刚刚20岁的青年。但后来门德尔松死后也埋葬在巴赫逝世的莱比锡,真是巧合。
1723年5月22日,巴赫率领全家离开他居住的克滕移居莱比锡,那时他38岁。他在克滕仅住了五年半,但是主君雷奥波特是一位“不仅喜好音乐,而且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对巴赫殊多优遇,所以,巴赫能够在物质上、精神上都生活得非常幸福。但是,由于主人娶的妻子对音乐无知,以及巴赫为了孩子们将来的教育着想,便趁着学校城市莱比锡的圣多马斯教会合唱长的职位空缺的机会,移居到莱比锡来。这份闪烁着传统荣誉之光的职位并不是轻松的,他不但要一手承担每星期日演出的康塔塔(圣咏大合唱),包括作曲和排练,还要教授拉丁语、创作祭祀大典用的乐曲、耶稣受难节的受难曲,而且,合唱长是仅次于校长的要职,所以还必须管理学生。他还必须每周两次,率领学生走在街上化缘。此外,婚礼啦、葬礼啦,他都被邀参加,简直用分身法也应付不了。
1977年,我去欧洲旅行时访问了莱比锡圣多马斯教堂,当时有人正在练习风琴,庄严的管风琴声响彻了整个礼拜堂。虽然,据说担任合唱长终日忙碌的巴赫,连演奏他最拿手的管风琴一展才华的机会都很少,但是,这里毕竟是和巴赫有过渊缘的教会,那庄严的管风琴声使你联想到巴赫的演奏而心潮澎湃。巴赫在莱比锡任职的27年当中,为教会音乐倾注了最大精力的是最初的几年,尤其是在康塔塔方面,主要的作品差不多都是在1729年以前完成的。后来,他写的宗教音乐显然减少了,他开始把重点转向带有世俗音乐性质的作品上去了。追其原因,也许是宗教仪式所需要的作品已经写完,而市里和学校方面对他的不理解使他有些生厌,于是,他开始了本职以外的创作。
1729年是巴赫转折的一年。4月15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首演,这对于巴赫来说是一件大事。那天是复活节前两天的圣星期五,莱比锡市民络绎不绝地向圣多马斯教堂涌来。在信奉新教的德国各城市里,每年的圣星期五都要演奏以基督受难为题材的受难曲。到了那一天,一切其他音乐活动都要停止,所以,受难曲的演奏对于市民来说既是宗教活动,也是最大的音乐活动。因此,为圣星期五创作受难曲,对于本市宗教音乐总头领的合唱长来说,也是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巴赫到莱比锡就任之后的第一个圣星期五是1 724年4月7日,首演了他写的《圣约翰受难曲》,证明了他的实力与这个城市的合唱长职务是相称的。因为巴赫新作的受难曲每5年发表一次,所以市民们自然翘首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据说《马太受难曲》的首演是从那天下午1点15分开始的。这是一部长达3小时的超大型作品。因为照例在演奏受难曲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牧师要布道和祈祷,所以,演奏也许拖延到4个半小时或者5个小时了。4月15日,那里仍然寒气逼人,在没有暖气的教堂、坐在硬椅子上的市民们是怎样聆听这部大作的呢?
据巴赫死后4年出版的传记上讲,他一共写过5部受难曲,但是,完整地遗留下来的仅有两部,那就是上述的《约翰受难曲》和这部《马太受难曲》。 所谓“受难曲”,浅易地说,就是以基督受难在十字架上故事为高潮的戏剧性的音乐,它的形式和清唱剧有些相似,在管弦乐伴奏之下,由独唱和合唱来表演。 巴赫44岁时,用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完成的这部《马太受难曲》,是以新约全书中最重要的《马太福音》为题材的,正式的题名是《弓l自马太传的受难曲》。歌曲采用了叙述耶稣基督受难的《马太福音》第26、27章和词作家皮堪达所写的歌词,一共两部78曲。管弦乐与合唱分为二部,用福音史学家的叙唱形式来表达故事的发展。
《马太受难曲》在圣多马斯教堂首演时,独唱、合唱共24人,管弦乐队30人,成员很少。现在,大演奏厅里举行演出时竟然推出200人的大合唱。但是,巴赫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复调技法,恐怕还是当初少数人演出的效果更好。确理解 巴赫在这部俗称《受难大合唱》的乐曲中,采用了5次重复再现古老合唱旋律,使悲剧色彩渐次浓郁的手法,的确是很妙的安排。
(独唱部分)
耶稣基督:男低音
艾梵盖里斯特:男高音
基督的弟子彼得:男低音
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总督皮拉特:男低音
皮拉特之妻:女高音
自第一曲合唱《姑娘们来吧,让我们共同哀叹吧》至第三十五曲咏唱《噫,人们,为你们深重的罪孽哭泣吧》为第一部; 现从耶稣受难的预报到被捕,自第三十六曲合唱咏叹调《呜呼,耶稣即将逝去》到结尾的第七十八曲合唱《我们流着眼泪而屈膝》为第二部;表现耶稣从受刑到被埋葬。
这部乐曲正像前边说过的那样是一部演奏3个小时的超大型作品,要听完它是需要相当的耐力的,但是,巴赫在各个部都构成戏剧性的高潮,所以并不枯燥。譬如,基督被捕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第二部的最高潮,即便不是教徒也会深受感动的。
著名的第十曲,女中音咏叹调《忏悔和悔悟把罪人的心压成两半》,和表现彼得回答说他不认识恩师耶稣之后,听到鸡鸣,回想起耶稣曾经预言:“明天黎明,听到鸡鸣以前,你也会说不认识我了”的话,放声大哭的第四十七曲女中音咏叹调《怜悯我吧,我的神》,以及分为两组演唱的终曲(合唱)《我们流着眼泪而屈膝》,都是非常动人的。如果听了这些乐曲而不流滔的人,可以说他们是忘记了感动的人了。
巴赫从开始写作这部《马太受难曲》时就由于他的耿直和不妥协的性格同依仗权势的市政厅以及学校当局关系逐渐恶化乃至陷于孤立。到了巴赫晚年,甚至出现了公开排斥巴赫的运动。1750年,巴赫结束了他65年的生涯。但是市里不但不悲悼他的死亡,反而幸灾乐祸,为死去一个难对付的人而庆幸。然而,就是这位巴赫,被后世尊为“德国音乐之父”,成为莱比锡的无上光荣,真是太有讽刺意味了。 巴赫的遗体葬在圣多马斯教堂,在圣坛前竖立着庄严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