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金组曲,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所作诗剧皮尔金所写的两套交响乐曲,谱于1875年。皮尔金组曲原有23乐章;1888年至1891年间葛利格将其中的8个乐章抽出来而成为今天两组各4个乐章的组曲。
“皮尔金,作品23”是格里格受到当时住在德勒斯登的大文豪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的委托,邀请创作诗剧的舞台音乐。葛利格原先担心自己的音乐风格太多抒情,恐怕无法担任这项重责大任,但几经考虑之后还是接了这项委托。
故事剧情叙述,一位挪威富农的独生子皮尔金,在父亲将财产挥霍一空过世后,一贫如洗,与寡母奥赛过著贫苦的日子,但皮尔金却不知警惕,整天空想不切实际,母亲也纵容溺爱他,而苏维琪则是皮尔金的纯情恋人。
这十六首描述皮尔金的曲子,分别是第一幕的三首:婚礼的场面、哈林格舞曲、跳跃舞曲。第二幕的六首:抢夺新娘与英格丽特的悲叹、皮尔金与牧羊女、皮尔金与绿衣女、皮尔金说从马鞍即可看出身分、在山魔王宫中、魔王女儿之舞、皮尔金被精灵追杀、皮尔金与贝格。第三幕的一首:奥塞之死。第四幕的八首:清晨、土匪与走私犯、阿拉伯之舞、安妮塔之舞、皮尔金小夜曲、皮尔金与安妮塔、苏维琪之歌、在梅姆农像前的皮尔金。以及第五幕的六首:皮尔金返乡与海上暴风雨的黄昏、触礁遇难、苏维琪的茅屋之歌、夜的情景、万圣节的赞美歌—受祝福的清晨、苏维琪的摇篮曲等等。
但最后葛利格终于还是写下“皮尔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他心中已经燃起民族音乐的热情,因为1869年他认识了致力蒐集挪威民谣的林德曼(Ludvig Mathias Lindeman),1870年又认识了挪威诗人也是挪威四大文豪之一的毕约森(Bjornstjerne Bjornson,1832-1910),所以有更多准备与情绪接下易卜生的委托。第二个主因,当然是为了家计为了钱,毕竟养家活口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