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瑟·舒勒(Gunther Schuller,1925年11月22日-2015年6月21日),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圆号手和爵士乐音乐人。
生平
冈瑟·舒勒出生于纽约市皇后区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为纽约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1943至1945年在辛辛那提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圆号,之后加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一直工作到1959年。他曾读过曼哈顿音乐学院的预科,但因为希望早日成为职业音乐家,他从没有在任何高等教育机构获得文凭。1949年,他开始涉猎爵士乐,在迈尔斯·戴维斯的乐队里演出。此后他在曼哈顿音乐学校和耶鲁大学任教,1967至1977年又担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院长,并创立新英格兰拉格泰姆乐团。1963年左右开始在坦格伍德授课及主持当代音乐相关活动,1970至1984年任坦格伍德音乐中心艺术总监。1993年起担任华盛顿州斯波坎西北巴赫节艺术总监,直到2015年在波士顿病逝。他的学生中包括克努森、法伊鲁兹等知名作曲家。
创作及影响
舒勒作为一名富有底蕴和天赋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作有大量各种体裁的“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音乐作品,不少作品的风格接近于序列主义和爵士乐的混合。他于1957年在布兰迪斯大学授课时,提出了“第三潮流”(Third Stream)概念:他认为第一潮流是古典音乐,第二潮流是爵士乐,而这第三潮流是爵士乐和古典音乐的结合。第三潮流的音乐理念是,在乐队中加入典型的古典乐器,如圆号、双簧管、巴松、小提琴、大提琴等,在演奏中加强弦乐的作用,并削弱独奏在爵士乐中的地位;在吸取现代爵士乐表现手法和无凋性技法的同时,也注重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如赋格、卡农、变奏等。总体而言,“第三潮流”即是强调严肃音乐(古典音乐)与爵士乐混合的思潮的提炼,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后来还逐渐扩大为严肃音乐与各种不同形式流行音乐的融合。
舒勒曾于1974年和1976年两度获得格莱美奖,还以管弦乐作品《回忆与反思》(Of Reminiscences and Reflections)获得1994年普利策音乐奖。
他的其他代表作还包括歌剧《天谴》(The Visitation)、1965年作的《交响曲》、管弦乐《保罗·克利主题的七首练习曲》(Seven Studies on Themes of Paul Klee)等,此外他还写有众多协奏曲、室内乐和声乐作品。他曾为乔普林的歌剧《特里莫尼莎》(Treemonisha)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