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埙百科>

出土文物埙大全 古代埙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08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新疆

  ·墨玉库木拉巴特陶埙

  时代:公元5——10世纪

  藏地:和田地区文物保管所

  考古资料:1995年出土于墨玉县库木拉巴特遗址。该遗址位于墨玉县扎瓦乡西偏北约10千米,喀拉喀什河绿洲西约10千米的荒漠中。遗址四周为连绵起伏的沙丘,裸露出盐碱地壳,长有芦苇。遗址分布范围很大,有佛教寺院建筑、僧侣居住遗址及附近的大面积居民住址。现佛寺已被人为破坏得千疮百孔,散露出打碎的石膏制塑像,残壁上尚存佛教内容的壁画残迹。

出土文物埙大全 古代埙介绍

  山西

  ·侯马桥村陶埙

  时代:龙山时期

  藏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

  考古资料:1989年后马石桥村遗址出土。同出鬲、盆、尊、罐等器。属东下冯类型晚期。

  ·垣曲丰村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

  考古资料:1982年垣曲丰村出土(T201:4:26),同出大口罐、折腹罐等器,属庙底沟二期文化。

  ·万荣荆村陶埙(3件)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山西省博物馆

  考古资料:1931年万泉县(今万荣县)荆村出土新石器陶埙3件,编号为54陶416——418。

  ·太原义井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山西省博物馆馆藏号并091

  考古资料:山西太原义井村1956年出土二音孔陶埙一件,此埙音孔在两侧,吹孔较大,高5.1、腹径为4.4——4.6、底径为2.4、吹孔直径0.8、音孔直径0.4厘米。

  音乐性能:测音结果:闭孔e2-45音分,开一音孔#f2+43音分,开二音孔a2-43音分。

  ·垣曲古城陶埙

  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早期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垣曲考古队

  考古资料:198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垣曲考古队在山西省垣曲县古城东关遗址发掘出土陶埙1件,同出器物有陶鼎、陶罐、陶杯、陶刀、陶环、陶纺轮、石刀、石簇、骨开、骨针等。

  ·垣曲口头村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垣曲县博物馆

  考古资料:1976年出土于垣曲县长直乡口头村新石器遗址。同出器物有深腹罐、鬲、双耳罐、单耳罐等40余件。

  ·万荣荆村灰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运城河东博物馆[42(363a163)]

  考古资料:万荣县荆村新石器遗址出土,由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拨

  湖北

  ·麻城栗山岗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麻城市博物馆(出土号为209)

  考古资料:1986年9月经发掘出土于麻城市栗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由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麻城市博物馆联合发掘。陶埙属龙山文化时期遗址。

  ·黄梅陶哨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黄梅县博物馆(T-223)

  考古资料:黄梅县废品收购站从一农民手中购得,后移交博物馆收藏。

  山东

  ·潍坊姚官庄陶埙

  时代:龙山文化

  藏地:山东省博物馆

  考古资料:1960年,山东省博物馆对山东潍坊市南10千米处的姚官庄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700平方米,共清理12座墓葬和130个灰坑,出土了一大批可复原的器物,其中以复原的3件蛋壳黑陶杯最为著名,为龙山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典型资料。

  文献要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姚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1981年第5期。

  ·烟台邱家庄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烟台市博物馆

  考古资料:1979年于烟台市福山区邱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

  ·禹城邢寨汪陶埙

  时代:商

  藏地:德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3.1)

  考古资料:1979年冬,经原德州地区文物工作组发掘出土于禹城市粱家乡邢寨汪遗址。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有龙山文化、商文化和汉文化,陶埙发现于商文化层中,为调查时采集所得。

  ·灰陶埙

  时代:商

  藏地:山东省博物馆(3.600)

  来源:原为齐鲁大学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收集,1959年征集。

  ·太室埙(6件)

  时代:战国

  藏地:山东省博物馆(3.553——3.558)

  考古资料:传为临淄出土,1956年刘树勋捐献。

  ·章丘女郎山陶埙(2件)

  时代:战国中期

  藏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资料:1990年6月底出土于章丘女郎山战国大墓(详见《章丘女郎山编镈》条),椁室内同出乐器有铜编钟一套7件,铜编镈一套5件,另有乐舞俑26件以及铜乐器支架两套4件。其陶埙出土时在大墓内、外间的北侧。

  ·沂水故城埙

  时代:宋

  藏地:沂水县博物馆

  考古资料:1983年8月,建中工人在沂水故城南300米的县文化馆院内建楼施工时,在离地表1.8米深处发现了一座砖式墓,墓口已被扰乱。经清理,墓室为平面长方形单室小墓,无墓道和墓门,四壁用青灰砖叠砌。墓室内填五花土和碎石片。 墓棺已腐朽,尸骨未存。在墓室左端放有瓷碗、盘、碟、三彩陶埙等10余件器物。

  ·曲阜大成殿陶埙(2件)

  时代:清

  藏地:曲阜孔庙大成殿

  来源:曲阜孔庙大成殿旧藏

  河南

  ·南召老坟坡陶埙

  时代:仰韶文化

  藏地:南召县文化馆

  考古资料:1956年原南召县文化局局长寇金昌采集于泰山庙乡下店村老坟坡遗址。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面积3.7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地面暴露遗物甚多,发现有红衣黑彩陶钵、白衣黑彩陶盆、夹砂灰陶鼎、陶罐以及石斧等。

  lang=EN-US>7.2、上径2.2、底径4.4厘米。埙体呈鸡卵形,素面无纹,以手捏制而成。顶有吹口,口径2.2厘米。一侧下部有音孔两个,孔径0.2厘米。

  ·郑州大河村陶埙

  时代:仰韶文化

  藏地:郑州市博物馆(器号:H40:1)

  考古资料:1972年出土于郑州市大河村遗址中第40号灰坑内。大河村遗址为一处典型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曾经过多次发掘,被称之为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第40号灰坑出于第4层中,属于仰韶文化晚期。

  ·尉氏桐刘陶埙

  时代:龙山文化

  藏地:尉氏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总号1047,分号F568)

  考古资料:80年代出土于尉氏县桐刘遗址内。桐刘位于尉氏县西南25千米的大马乡南,为一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面积约1.8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8米。出土大量的灰陶或夹砂红陶,器形有鬲、罐、盘、碗等,还有石斧、石铲、石球等。陶埙出土于该遗址的文化层中,其时代当属龙山文化时期。

指法 全闭 开1孔 开2孔 全开
音高 #a2-13 #a2+10 a2-47 #c3+49
   ·郑州旮旯王陶埙

  时代:龙山文化

  藏地:河南省博物馆(原编号C20T50:2)

  考古资料:1958年出土于郑州市旧城西南6.5千米的旮旯王遗址中。该遗址包括龙山和商代两种文化遗存,自1956年至1958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进行多次文物发掘。陶埙在1958年发掘时在第50号探沟内出土。

  ·偃师二里头陶埙

  时代:二里头文化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IIT113③:24)

  考古资料:1960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自196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发掘,出土遗物丰富,并有大型宫殿建筑遗存。从出土遗物分析其年代,上限晚于河南龙山文化,下限早于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址堆积可分早、中、晚三期,陶埙出自探方113的第三层,属于二里头文化中期。

  ·郑州铭功路陶埙

  时代:商

  藏地:郑州市博物馆(原编号C-9-T:110)

  考古资料:1958年5月出土于郑州铭功路商代遗址中的一条灰沟内。

  ·安阳刘家庄北121号墓陶埙(4件)

  时代:商代殷墟二期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M121:10-A、B、C、D)

  考古资料:1988年出土于安阳刘家庄北121号墓。该墓为长方竖穴形,有棺椁。随葬品有陶器5件,铜戈1以及贝等。4件陶埙皆出自墓主肩部东侧棺外椁内。

  ·安阳后岗12号墓陶埙

  时代:商代殷墟二期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91M12:016)

  考古资料:1991年出土于安阳后岗12号墓。该墓为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大墓,被盗严重,仅在腰坑中残留铜鼎、石戚各一件。陶埙发现在被扰乱的填土中,同时发现有铜戈、铜镞、铜马饰,玉器、石器、骨器等。

  ·殷墟妇好墓陶埙(3件)

  时代:商代殷墟二期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M5:9、30、303)

  考古资料:1976年春出土于安阳殷墟小屯村北的妇好墓内。妇好墓为一大型墓葬,南北长5.6、宽4.0米。随葬遗物非常丰富,有大型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石器63件,宝石制品47件,骨器564件,象牙器皿3件以及陶器、蚌器、货贝数千件。其中许多青铜器上都铸有铭文,从铭文中得知墓主为妇好,是商代盘庚的配偶之一。出土的乐器除陶埙3件外还有石磬5件,编铙5件。

  ·五音孔陶埙

  时代:商

  藏地:河南省博物馆

  来源:收集品(豫300)

  ·洛阳机瓦厂五音孔陶埙(2件)

  时代:西周

  藏地:洛阳市博物馆

  考古资料:1964年出土于洛阳机瓦厂的341号墓内。该墓是在乡民制作砖瓦时发现的,墓群位于今洛阳市老城北郊邙山南麓地方国营砖瓦厂附近。自1964年以来共发掘西周时期墓葬400余座。

  ·红陶刻花埙

  时代:商

  藏地:河南省博物馆(0068)

  考古资料:1954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移交,出土地点不详。从陶制和纹饰方面看,似为商代遗物。

  ·新郑热电厂590号墓陶埙

  时代:战国

  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96:ZHIIM590②:1)

  考古资料:1996年3月15日出土于新郑市热电厂东周遗址第590号墓以上的文化层中。590号墓是一座春秋战国时代墓葬,墓口以上有耕土层和战国文化层。陶埙出土于战国文化层的高部,距地表1.05米。同层出土的还有盆、罐、鬲、豆等陶器及筒瓦、板瓦等。

  ·新郑热电厂东周遗址陶埙

  时代:战国

  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96:ZHIIT542③:2)

  考古资料:1996年5月5日出土于新郑市热电厂东周遗址内。该遗址属战国时期,同出土的还有筒瓦、板瓦、陶鬲、陶豆、陶罐、陶盆、陶甑等。

  ·新郑二音孔陶埙

  时代:战国

  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5ZHIIT428②:6)

  考古资料:1995年3月9日出土于新郑市土地局东周遗址第二文化层内。遗址位于新郑“郑韩故城”东城中部偏西一侧,今城关乡小高庄毛园南部。第二文化层属战国晚期。与陶埙同时出土的还有鬲、盆、罐、盂等陶器残片及筒瓦、板瓦等。

  ·新郑金城路陶埙

  时代:战国

  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3ZHIIT244H909:8)

  考古资料:1993年8月1日出土于新郑市金城路东周遗址探方T244H909内。遗址位于新郑“郑韩故城”东南部金城路段,今城关乡小高庄村东南部。H909系战国灰坑。与陶埙同出的还有鬲、豆、罐的完整器和残片,也有少量的建筑材料、板瓦残片。

  ·新郑七音孔陶埙

  时代:东周

  藏地:新郑市博物馆

  来源:采集品。1992年10月经国家鉴定组初步鉴定其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巩义黄冶陶埙(3件)

  时代:盛唐

  藏地:巩义市博物馆

  考古资料:1973年出土于巩县(今巩义市)站街镇黄冶村一座唐三彩窑址。同出有大量的窑具、陶范、匣钵、支烧饼垫、炉体及盆、碗、罐、钵、俑人等。从出土遗址与烧制方法、形制与彩绘等方面判断,其时代当属唐宋时期,而三彩陶埙应为盛唐时期。

  ·巩义三彩陶埙

  时代:唐

  藏地:巩义市博物馆

  考古资料:3件均为征集品。传说出自巩义市站街镇黄冶村唐三彩窑址内。据该窑址出土的其他三彩陶器等物来看,其时代为唐。

  ·彩陶埙(7件)

  时代:唐宋

  藏地:河南省博物馆(0330、0067、0050、0321、0066、1298、1297)

  考古资料:1953年至1988年间,河南省博物馆收集到一批三彩陶埙,多作人头状。据调查资料表明,这些氵彩陶埙多出土于唐宋陶瓷窑址内。本章选录其中有代表性的7件。

  ·巩义小黄冶陶埙范

  时代:盛唐

  藏地:巩义市博物馆

  考古资料:1973年出土于巩义小黄冶唐三彩窑址内。小黄冶唐三彩窑址位于巩义老城南3千米的黄河两岸,文化堆集丰富,曾出土有大量的烧陶窑、窑具及陶范等。

  甘肃

  ·永靖莲花台骨哨

  时代:商周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资料:1959年出土于永靖县莲花台黑嘴头遗址,属辛店文化时期遗物。辛店文化属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与大夏河流域一带。因1924年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1958年——196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先后对甘肃永靖县的张家咀、莲花台、姬家川等遗址进行过系统地发掘,为研究辛店文化奠定了基础。

  ·秦安堡子坪陶哨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秦安县博物馆

  考古资料:1963年出土于秦安县兴国镇风山村堡子坪,属齐家文化时期遗物。

  ·泾川店庄陶埙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泾川县博物馆

  考古资料:收集品。出土于泾川县王村乡刘家沟店庄,属齐家文化时期遗物。

  ·酒泉干骨崖陶埙

  时代:青铜文化时期(约当夏)

  藏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资料:1986年5月出土于酒泉县丰乐乡干骨崖遗址,属四坝文化时期遗物。因50年代最早发现于甘肃省山丹县四坝滩故命名为四坝文化。

  ·玉门火烧沟陶埙

  时代:青铜文化时期(约当夏)

  藏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资料: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遗址发掘墓葬312座,出土陶埙20余件,其中9件完整,可供测音。其余残破。火烧沟遗址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西端,著名的嘉峪关以西约60千米处,属玉门市清泉乡所辖。陶埙出土于墓葬内,大多置于死者腰际或胸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者均有置放,其中尤以在儿童身边置放得最多。经碳十四测定及树轮校正,该遗址的年代,最晚为公元前1600多年,距今约3500年左右。属青铜文化时期,大致与夏代相当。9件可供测音的完整陶埙,其墓葬编号分别为:

  76.Y.H.M153; 76.Y.H.M225; 76.Y.H.M207; 76.Y.H.M72:9; 76.Y.H.M20:1; 无编号;M269:9; M216; M193

  ·武威王景寨陶埙

  时代:汉

  藏地:武威市博物馆

  考古资料:1983年9月出土于武威王景寨乡一座汉代墓葬。

  ·木哨

  时代:清

  藏地:山丹县艾黎捐赠文物博物馆

  考古资料:捐赠品。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先生在北京琉璃厂收购。

  陕西

  ·半坡陶埙

  时代:仰韶文化

  藏地:半坡博物馆

  考古资料:1954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共陶埙2件。其中1件(P4737)未能在原藏地找到。

  ·姜寨358号墓陶埙(2件)

  时代:仰韶文化

  藏地:半坡博物馆(ZHT24M35:16、17)

  考古资料:1979年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2件陶埙均出于M358,同出有陶响器1件(参见《姜寨358号墓陶响器》)。这是一座84人二次合葬墓,随葬有姜寨二期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如浅腹钵、葫芦瓶、带盖矮罐等。

  ·姜寨陶埙

  时代:仰韶文化

  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ZHT15:24)

  考古资料:1976年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埙的地层,有大量姜寨二期的多人二次合葬墓,这类合葬墓迭压或打破姜寨一期的半坡类型墓葬,随葬器物多见浅腹钵、葫芦瓶、带盖矮罐等典型的仰韶文化陶器。

  ·淳化黑豆嘴陶埙

  时代:仰韶文化

  藏地:淳化县文化馆

  考古资料:1982年淳化县夕阳村黑豆嘴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

  ·西安热电厂猴头埙

  时代:唐

  藏地:西安市文物库房(M63:16)

  考古资料;1990年西安西郊热电厂基建工地唐墓出土。同墓出有1件三彩击腰鼓乐俑(参见《西安热电厂唐墓三彩击腰鼓陶俑》)

  天津

  ·陶埙(2件)

  时代:唐

  藏地:天津市艺术博物馆(4.91;4.95)

  来源:传世品。1964年天津王襄先生捐献。

  上海

  ·太宰埙

  时代:战国

  藏地:上海博物馆(33194)

  来源:潘景郑捐赠

  ·韶埙

  时代:战国

  藏地:上海博物馆(20141)

  来源:潘达于捐赠

  ·人首埙(2件)

  时代:唐

  藏地:上海博物馆(15902、26899)

  ·江苏(2件)

  ·邳县大墩子陶埙(2件)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南京博物院(10:19574)

  考古资料:1966年出土于邳县四户县大墩子遗址。该遗址属刘林期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左右。与埙同时出土的有石器63件,骨、牙器82件,保存完整的陶器21件。

  ·南京安怀村陶埙(2件)

  时代:新石器时代

  藏地:南京博物院(10:2048)

  考古资料:1956年出土于南京安怀村遗址。

相关文章 推荐

埙简谱[康美之恋]
人气:230
埙曲谱
埙简谱[康美之恋]
埙简谱[星月神话]
人气:151
埙曲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人气:178
埙曲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埙简谱[楚歌]
人气:188
埙曲谱
埙简谱[楚歌]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人气:314
埙指法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人气:456
埙曲谱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人气:147
埙百科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人气:207
埙曲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人气:155
埙教程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人气:266
埙入门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埙谱网[暖暖]简谱
人气:260
埙曲谱
埙谱网[暖暖]简谱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人气:6837
埙指法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大家都在看

陶埙的历史

陶埙的历史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

埙百科 239 阅读

再译《埙赋》

再译《埙赋》

再译《埙赋》 致歉声明 偶闻数年前的《埙赋》译文已在网上流传,惊讶之后更多的是惭愧,感觉愧对诸多埙的爱好者之信任。八年前,刘志安告诉我在《全唐文》中有一篇专门写埙的文章,那...

埙百科 214 阅读

中华古韵陶埙介绍

中华古韵陶埙介绍

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乐器,距今9000年的贾湖骨笛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陶埙 虽然没有贾湖骨笛那么古老,但陶埙是汉族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据考古学家考证,...

埙百科 298 阅读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一种能吹出几种音调的陶埙乐器,在中国几千年前就能发现这种吹土为音的乐器,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表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数千年来,我...

埙百科 267 阅读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百科 102 阅读

埙的专业性、标准化制作报告(节选)张荣华

埙的专业性、标准化制作报告(节选)张荣华

●项目背景: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古乐器埙开始有了一定的认知。音乐工作者通过对100多件出土文物埙的考察与测音工作,认识到埙这样一件有着7000历史的古老...

埙百科 149 阅读

九孔埙在未来的发展

九孔埙在未来的发展

我虽然基本不用九孔埙演奏曲子,但是也玩九孔埙,其实九孔埙和八孔埙的音域是一样,都是从低音5到高音1,大家都可能会想到,音域一样高,八孔的应该比九孔的学起来更容易,在价钱上九...

埙百科 134 阅读

我和埙的故事

我和埙的故事

其实在部队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好好练吹埙,什么时候突然有了心情,就找到埙吹吹,比较说停电、心烦等。 那一年秋,已经记不得是04年还是05年了,我闲来无事在碑林后面逛...

埙百科 209 阅读

陶埙制作步骤流程

陶埙制作步骤流程

陶埙的制作 陶埙的制作有几个过程:取泥、制胚、开孔、调音、烧制。 1.取泥 陶埙主要以泥为原材料,泥的好坏直接决定埙的质量。因此,取泥很重要。一般陶埙用泥,讲究粘性好且无杂质。...

埙百科 112713 阅读

乐器埙古往今来

乐器埙古往今来

史料记载 我国古书上对乐器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

埙百科 201 阅读

刘宽忍: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刘宽忍: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作者:刘宽忍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埙的历史可称是最为久远,有7000年,但其埙乐的发展却极为缓慢。虽然在晚清时期曾留有一本《棠湖埙谱》,但其上所记载的也多是明清以来的南曲时调,...

埙百科 154 阅读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振兴音乐教育的使命,我们要努力探索音乐教学的规律,让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有高尚的灵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

埙百科 107 阅读

埙是什么材料做的?

埙是什么材料做的?

埙(xūn)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是汉族特...

埙百科 102 阅读

如何更好埙初级吹法的认识陶埙品牌?

如何更好埙初级吹法的认识陶埙品牌?

如何更好的认识陶埙品牌但个人建议你买洪啸牌子的熏烧陶埙,主要是设计的很不错,拿着很舒服。风雅陶埙是台湾知名陶埙品牌禾风窑在大陆的品牌,禾风窑最大的陶埙文化传播与经营教学...

埙百科 189 阅读

埙的制作过程

埙的制作过程

副标题 副标题...

埙百科 19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