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埙百科>

秦埙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说起“秦埙”在吹埙人之间可能都听说过,似乎成了埙的代名词。连我的邻居老刘头前天见了我还说:“你昨天吹的是秦埙吧”,这个名词也不知他是从哪听来的。看来“秦埙”二字传播面还是挺广的,至少在一些人看来埙也叫秦埙吧。那有谁知道秦桧的孙子也叫秦埙,而且一字不差。据史料记载,秦埙(1137—)字伯和,秦桧孙,秦熺长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探花。1150年,秦埙进直显谟阁;又时隔一月,秦埙进为右文殿修撰。后历任敷文阁待制、实录院修撰、江州太平兴国宫提举、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至于秦埙的名字是其父秦熺所起还是秦桧所赐以及单取名“埙”其义如何已无从考究。据说秦埙当年与大诗人陆游一起参加专门为宗室后裔、朝廷要员及那些高官的子弟举行的一种科考“锁厅试”类似于明清时期的乡试。秦桧为了让秦埙能取得第一名,开考前秦桧多次向主考官陈之茂暗示,其孙秦埙参加此次考试,并要他将孙子秦埙取为第一名。陈之茂为官正直公事公办,判定陆游第一。但为了照顾秦桧的面子,陈之茂还是将他的孙子秦埙排名第二。到了省试,主考官是秦桧的亲信御史中丞魏师逊、礼部侍郎兼大学士汤思退,结果秦埙为第一,陆游下了榜。后来省试结束后,进行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其中第一名为状元,按照常理,皇帝多尊重“锁厅试”和省试的排名。高宗却钦点张孝祥为状元,满以为状元非他莫属的秦埙的状元梦也彻底破产。不过,最终还是得了探花。说明秦埙当时也不是泛泛之辈。这段历史随着秦桧早已从国人口中淡出已无人问及了。
  
  现在说秦埙一般就是指西安埙了。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因为“秦”的名头很大,又因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了近7000年前的埙而蜚声国内外。故在西安将埙称秦埙更具有代表性。说到秦埙不得不提两个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普及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是阴氏陶埙的创始人阴占中先生。

  埙的历史详解之话说秦埙

  先生1944年出生于陕西蒲城,自幼喜爱民乐,早年在陕西省蒲城县平路庙乡中学任教,是国家一级音乐教师。先生从小就对陶艺很浓厚的兴趣而且有深厚的音乐功底。从1989年开始研制陶埙,经过反复实验,很快研制出了能够满足专业演奏要求的陶埙。1995年阴占中先生带着自己研制的埙参加了国家教委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了二等奖;当时的音乐教具评审组组长张肖虎(已故,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给予阴占中先生制作的埙极高的评价,称赞阴占中先生成功地解决了普通埙音域窄、高音难上的问题,把埙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阴占中先生把自己研制的埙命名为“秦埙”。在此之前除秦桧之孙叫秦埙以外尚无其他秦埙的记载。先生在埙的制作领域有很多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发明了埙的内部装置“隔音板”,“隔音板”使埙的高音部变得非常易吹,音域得到了扩展,音色纯正优美,音量大,该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
  
  
  
  阴占中先生设计改进了十孔宽音域埙的指法,这个指法被现在的埙制作者广泛使用。他1995年改进了宁夏的“牛头埙”,自主设计出了“大鱼埙”,根据出土文物复原并改进了“笔筒埙”,这三种埙现在已经成为埙的主流品种,阴占中先生也获得了这三种埙的国家专利。阴占中制作的埙,被众多的演奏家在音乐会和影视配乐中使用,新版《红楼梦》的配乐和贾平凹新作《古炉》的“后记”DVD配乐,都使用过先生制作的埙。先生在埙制作上的创新,对中国陶埙制作的影响极大,现在的制埙者,大多都受到了阴占中的影响,或者就直接使用了阴占中的技术创新,阴占中对埙制作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
  
  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是阴育锋先生。
  
  阴育锋先生是阴占中先生的儿子,1970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是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大秦陶埙爱好者联盟主席,长安箫社社长,专业陶埙制作者,阴氏陶埙工作室总监。
  
  阴育锋先生自幼受家庭影响喜欢上音乐,尤其擅长民族吹管乐的演奏和制作。1989年,随父亲学习陶埙的制作和演奏,他是阴氏陶埙的第一代传人。在陶埙的制作上造诣很深,2007年,西安电视台给阴育锋先生做了专题报道《埙之韵》。近年来他为很多的专业埙演奏者制作过演奏用埙。阴育锋先生尤其擅长牛头埙、大鱼埙制作,2012年制作的宽音域双腔葫芦埙更是被广大埙友称赞,阴氏陶埙现在在全国制埙界及埙乐爱好者之间有很高的知名度。阴氏陶埙以外形美观、细腻、大气,吹奏容易、音域宽、音质优美而著称。吹过阴氏陶埙的人都爱不释手。
  

埙的历史详解之话说秦埙

  在谈及阴氏一门两雄时,不得不提一下阴氏门中还有一位“小人物”。说她小是因为她年龄小,但其才华大有后来者居上超越前人之势态。她就是阴梦菲,小名豆豆,是阴育锋先生的女儿,1996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阴梦菲受家庭的影响,自幼爱好音乐,音乐悟性很高,尤其在民族吹管乐上,早早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分。2002年8月开始学习古筝,2004年8月开始学习中国竹笛,2005年3月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老师,开始系统的学习中国竹笛的演奏。2006年3月师从著名葫芦丝演奏家张安平老师,开始系统的学习葫芦丝的演奏。2006年8月通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笛子10级的考试。多次参加地区、全国比赛屡屡获奖。2007年8月参加首届松庭杯中国竹笛演奏邀请赛,获得铜奖。2007年8月参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2007北京葫芦丝邀请赛,获得金奖。2007年9月参加陕西省首届民乐大赛,获得竹笛二等奖(不设一等奖),葫芦丝二等奖(不设一等奖)。2008年3月参加由陕西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陕西省第四届“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比赛,获得竹笛金奖。2009年3月参加由陕西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陕西省第五届“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比赛,获得竹笛金奖。2009年5月参加2009“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获得金奖。并被邀请参加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颁奖音乐会――暨纪念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逝世三周年专场音乐会的演出。现在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竹笛专业。阴梦菲小小年龄成绩非凡,是阴氏门中最亮的新星。
  
  阴氏门中三代三杰都有可圈可点过人之处,不能不说是阴氏门中之幸事。
  
   

相关文章 推荐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人气:314
埙指法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埙简谱[楚歌]
人气:188
埙曲谱
埙简谱[楚歌]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人气:155
埙教程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人气:207
埙曲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埙简谱[康美之恋]
人气:230
埙曲谱
埙简谱[康美之恋]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人气:456
埙曲谱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人气:6837
埙指法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埙谱网[暖暖]简谱
人气:260
埙曲谱
埙谱网[暖暖]简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人气:151
埙曲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人气:266
埙入门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人气:178
埙曲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人气:147
埙百科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大家都在看

埙的专业性、标准化制作报告(节选)张荣华

埙的专业性、标准化制作报告(节选)张荣华

●项目背景: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古乐器埙开始有了一定的认知。音乐工作者通过对100多件出土文物埙的考察与测音工作,认识到埙这样一件有着7000历史的古老...

埙百科 149 阅读

再译《埙赋》

再译《埙赋》

再译《埙赋》 致歉声明 偶闻数年前的《埙赋》译文已在网上流传,惊讶之后更多的是惭愧,感觉愧对诸多埙的爱好者之信任。八年前,刘志安告诉我在《全唐文》中有一篇专门写埙的文章,那...

埙百科 214 阅读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振兴音乐教育的使命,我们要努力探索音乐教学的规律,让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有高尚的灵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

埙百科 107 阅读

如何更好埙初级吹法的认识陶埙品牌?

如何更好埙初级吹法的认识陶埙品牌?

如何更好的认识陶埙品牌但个人建议你买洪啸牌子的熏烧陶埙,主要是设计的很不错,拿着很舒服。风雅陶埙是台湾知名陶埙品牌禾风窑在大陆的品牌,禾风窑最大的陶埙文化传播与经营教学...

埙百科 189 阅读

陶埙制作步骤流程

陶埙制作步骤流程

陶埙的制作 陶埙的制作有几个过程:取泥、制胚、开孔、调音、烧制。 1.取泥 陶埙主要以泥为原材料,泥的好坏直接决定埙的质量。因此,取泥很重要。一般陶埙用泥,讲究粘性好且无杂质。...

埙百科 112713 阅读

九孔埙在未来的发展

九孔埙在未来的发展

我虽然基本不用九孔埙演奏曲子,但是也玩九孔埙,其实九孔埙和八孔埙的音域是一样,都是从低音5到高音1,大家都可能会想到,音域一样高,八孔的应该比九孔的学起来更容易,在价钱上九...

埙百科 134 阅读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一种能吹出几种音调的陶埙乐器,在中国几千年前就能发现这种吹土为音的乐器,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表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数千年来,我...

埙百科 267 阅读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百科 102 阅读

我和埙的故事

我和埙的故事

其实在部队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好好练吹埙,什么时候突然有了心情,就找到埙吹吹,比较说停电、心烦等。 那一年秋,已经记不得是04年还是05年了,我闲来无事在碑林后面逛...

埙百科 209 阅读

埙是什么材料做的?

埙是什么材料做的?

埙(xūn)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是汉族特...

埙百科 102 阅读

中华古韵陶埙介绍

中华古韵陶埙介绍

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乐器,距今9000年的贾湖骨笛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陶埙 虽然没有贾湖骨笛那么古老,但陶埙是汉族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据考古学家考证,...

埙百科 298 阅读

陶埙的历史

陶埙的历史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

埙百科 239 阅读

埙的制作过程

埙的制作过程

副标题 副标题...

埙百科 196 阅读

刘宽忍: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刘宽忍: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作者:刘宽忍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埙的历史可称是最为久远,有7000年,但其埙乐的发展却极为缓慢。虽然在晚清时期曾留有一本《棠湖埙谱》,但其上所记载的也多是明清以来的南曲时调,...

埙百科 154 阅读

乐器埙古往今来

乐器埙古往今来

史料记载 我国古书上对乐器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

埙百科 20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