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理知识>五线谱入门>

奏鸣曲式展开部总述、结构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4-0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鸣曲式呈示部的主要任务是将乐曲的两个主要音乐主题进行首次呈示。展开部则是对呈示部已呈示过的主题材料及音乐形象,利用各种对比、矛盾和冲突的复杂手段加以深化发展。它不但表现有极大的动力与不稳定性,而且还为进入全曲的最高潮作好了准备。

  对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讲,在欣赏奏鸣曲式作品的展开部时,总会感到没有象听此前的呈示部音乐那样有条理。这是因为,在呈示部中有完整的音乐主题,调性也比较明确,而在展开部里却往往只出现一些主题音乐的片断(冬季、乐节、不完整的乐句等),况且还要对这些片断采用分裂、模进等发展手段,即使有些完整的曲调出现,也常常是有头无尾(没有完满的收束感、段落感)。它们在调性上也十分不稳定,经常是没多少小节就转调。更困难的是,在展开部有时还出现一些复调手法的段落,某个主题音调片断一会儿在这个声部,紧接着又在另一个声部出现,有时几个主题音调交织在一起同时,这就难为了欣赏者,不知抓什么听才好。

  其实,这正是展开部音乐的特点。正因为运用了这些表现手段,才使展开部音乐具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千头万绪的乐思、出神入化的音乐形象才相映成趣,纷至沓来。

  下面,我们同样以前面提示的三个要点(结构、主题材料、调性)来分析展开部音乐的特性,尤其要特别注意主题材料的运用手段和调性布局,因为这两个方面是形成展开部音乐特性的两大支柱。

  (一)展开部的结构

  与呈示部、再现部比较而言,展开部的结构不象前二者那样层次完整、段落分明。呈示部、再现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其本身都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在展开部里,为了使其音乐有连贯发展、一气呵成之感,恰恰要避免这种独立性,即要避免出现方整的乐段和完满的终止式,而多是将很多不太稳定、不太完整的段落构成锁链状的进行,使其环环相扣、后浪推前浪似的不断发展,因此很难用明确的图示将其结构轮廓表示出来。不过,对于较典型的展开部,大致也可以把它分成三大块:开头部分、实体部分和结尾-再现部的准备部分。

  展开部的开头部分

  展开部的开头部分通常比较短小,紧接在呈示部之后,起前后过渡的作用,往往采用呈示部主题材料的零星片断写成。

  例如,柴可夫斯基《悲怆》的第一乐章展开部,开头只有10小节,是在轰然巨响的强烈全奏和弦中开始了这个段落。此处虽然没有明显采用前面的主题音调,但这个动机却有着同主部主题一样的、焦虑不安的性格,它以半音模进的手法出现了三次,把我们从副部的梦幻里带入到展开部的严酷现实中,起了非常戏剧性的镜头转换作用。(谱例在以后的展开部实例讲解中,此处不再列举,请谅解。)

  再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第一乐章展开部,开头部分也只有12小节,采用了由前面结束部主题材料发展而成的增五度音调,其力度从fff逐渐转化为ppp,低音部则是后面展开部实体E大调的导音持续音(#d),这个段落既象前面结束部的补充与扩展,同时也作为展开部的开头,为由呈示部进入展开部起了很好的连接、过渡作用。

  展开部的实体部分

  展开部的实体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展开部,也是整个奏鸣曲式中最不稳定的部分,其篇幅一般比较长大,全曲的戏剧性高潮也常出现在其后半部。根据所采用的主题材料、调性的转换、织体写作手法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乐曲的气氛等,又可将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这之间有高潮也有低潮,呈波涛起伏之势,但总的曲式是步步紧逼,一浪高过一浪,为推向最后的高潮作好准备。这些阶段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

  展开部的尾

  展开部的尾-再现部的准备段落,也比较短小,主要在和声功能上以及主题材料、音乐性格上为再现部作好准备。

  所谓和声准备,最常见的是用再现部调性的属持续音、属和弦作准备。如《悲怆》第一乐章展开部结尾,就是用#f作低音持续,它就是再现部B大调的属音。也有用同名调性作准备的,例如《英雄》的第一乐章展开部最后就是以降e小调为再现部的降E大调作准备的。

  所谓主题材料、音乐性格上的准备,也常与调性的准备联系在一起,最多见的是主部主题在从属调上再现,通常把这种再现称为“假再现”,因为主部主题并没有在真正的主调上再现。虽然这是假再现,却为真正的再现起了预示作用。如《田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展开部结尾。

相关文章 推荐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09.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人气:132
钢琴视频教学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09.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10.奏鸣曲式和主题以及主题变》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人气:102
钢琴视频教学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10.奏鸣曲式和主题以及主题变》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大家都在看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是指记谱不同、但实际音响效果相同的两个和弦,它们互为等和弦。 等和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所有的和弦音都是作等音变化,但不改变和弦的结构。即大三和弦还是大...

乐理基础知识 205 阅读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学《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程 190 阅读

听辨节拍练习

听辨节拍练习

练习要求: 1.致酊i从以上66条试题中,任选-题进行练习。 2.教师弹奏乐曲,每题弹.三近:学生用笔在相应答案口内画听写节拍...

乐理知识大全 77 阅读

简谱VS五线谱

简谱VS五线谱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

五线谱入门 202 阅读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第一讲 音的概念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

五线谱入门 110 阅读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练习要求: l.教师从以上14条试题〈每条4小题)中,任远2小题(含大、小调务半)悲行练习。2.教师先弹奏标准音(a)、题的上和弦及.主音后,再弹奏短旋律。每题弹三逾。 3.学生楼唱各音,...

乐理知识大全 120 阅读

从头重复介绍

从头重复介绍

乐曲从头重复时,前面的ll:记号可以省去。如果重复结尾不同,可用 记号来标明。第一次唱(奏) ,第二次省略 唱(奏) 。如图:...

乐理知识大全 171 阅读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Musical Notation),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

五线谱入门 221 阅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一)和弦 (二)三和弦 在弹奏时只要能确定一个音在音阶上的级数,通过音阶与和弦之间的关系,就知道该弹大和弦还是小和弦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和弦是伴奏的...

乐理基础知识 190 阅读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IV-I(s-t或S-T)与变格半成进行I-IV(T-S或t-s)这两种和声进行都由主和弦与下属和弦构成。在这两种和声进行中,由于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与下属和弦的特性,和声效果比较沉...

乐理知识大全 289 阅读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第七章 三拍子 三拍子的基本精神是温柔、优美的;它的第一拍是强拍,二、三拍弱,强拍仍以下击拍(down beat)来表示。 一般说来,3/4最常用,除快速的圆舞曲外,通常都是温和而优美的。...

五线谱入门 192 阅读

调和调式教学

调和调式教学

1.调的概念 调的狭义概念就是音乐的高度,更准确地说,是主音的音高。当我们说某一首歌是A调时,意思往往是do=A。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成为调式的主音,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调...

乐理基础知识 202 阅读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从不稳定功能和声进向主功能,具有回归稳定状态的性质,属于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乐理知识大全 83 阅读

节奏感与乐感

节奏感与乐感

一个人节奏感好,另一个人乐感好,哪一个更好? 乐感好的当然更好。 节奏感是小概念,乐感是大概念。节奏感与乐感,是你中有我而我中无你。节奏感仅是对节拍韵律的感知...

乐理基础知识 286 阅读

音程和弦/七和弦

音程和弦/七和弦

第五讲 七和弦 七和弦是四个音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即在原来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三度音。由于根音与七音的音程为七度,所以称之为七和弦。 由于七和弦中出现了不...

乐理基础知识 15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