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乐器都有它自已的特点和作用。京剧的胡琴也有它独特的地方。在结构上,如果与其它乐器如南胡相比较,它的琴担、琴筒小,蒙蛇皮,而且蛇皮蒙得比较紧。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特殊,也就形成了演奏声音的特色。我喜欢“清、脆、美”来概括形容胡琴声音的特色。清,是说它的声音清晰干净不混不浊;脆,是指、胡琴声音刚脆僚亮;美,是琴音悦耳,优美动听。胡琴的这些特色,就是由于构造上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把胡琴的尺寸加大到南胡那样,拉起来声音虽不一定难听,也许也有它的特色,但是它已经不是现在的胡琴,也不再会令人感到有“清、脆、美”的胡琴特色了。乐器的结构变了,当然声音也就随之要变。
由于胡琴的尺寸小,所以它的有效音域并不宽,基本上是十二度左右。如果以“1、5"弦来计算的话,就是从里敞弦音的“1”,到外弦第二把位的“5”音。若按四个音算做一个把位的话,那么胡琴只有两个把位多一点(加上小指的运用)。胡琴的第一把位,京剧界叫“上把”,第二把位叫“下把”。在京剧的演奏中,一般只用上把,只有在个别花过门或曲牌里,或是一些特殊需要的时候,才会用到下把。
胡琴的第一把位,声音丰满纯净,而且富有弹性,比起第二把位的音高来,要宽松浑厚得多。音越高,发音越尖窄,而且极容易出噪音。所以如果演奏时必须用第二把位的高音,就需要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强而有力的弓力,才能拉出满意的声音来。当年孙(佐臣)老拉下把很出色,因为大家都知道孙老的手大,拉下把位可以不倒把,而且弓力是很强的。由于胡琴上、下把的特点,所以在伴奏唱腔或演奏曲牌时,传统习惯都用上把(第一把位)音,就是遇到下把的高音,也都是用上把低八度的音来代替。这样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胡琴所特有的演(伴)奏风格和特点。由于胡琴的下把音既尖又窄,在演奏时,如果弓力不够,还是避开不用为好。否则,下把尖窄的音与上把宽厚的音不协调,而且往往容易出噪音。
胡琴的弓力,也比其它乐器要大得多。因为胡琴的琴筒小,蛇皮蒙得紧,如果运弓力量太弱,蛇皮不能得到充分振动,琴筒的共鸣就不完整,发音自然就单薄沙噪。由子胡琴的这种构造,就需要有强而有力的弓力来拉。加强弓力,一方面是增强腕力,另一方面是加快弓速,所以胡琴最适合用中速或快速弓子来拉的。而慢弓或长音符,在胡琴上是比较难演奏的。因此胡琴在演奏长音符时,总是用往返推拉弓,奏出多音来代替,这在弓法上说虽然是个限制,却也形成了胡琴弓法上的一个特点。
胡琴的指法也非常丰富,尤其是对于打弦、滑音等使用的机会更多。多少年来,前辈老先生们对于胡琴的弓、指法,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对于诸多技巧,逐渐形成了胡琴演奏上的独特风格。
胡琴本身有很多特点,作为琴师,必须去注意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通过各种演奏技巧,使它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出来。
了解了胡琴的特点,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之后,就要使用它们来演奏了。胡琴的演奏任务有两方面,一个是伴奏唱腔,一个是演奏曲牌。
唱,在京剧里是非常重要的,往往一出戏主要是依靠唱来表达剧情和人物感情,有时是几个人的对话,如《二进宫》和《武家坡》,有时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如《文昭关》和《祭塔》,都是用唱来表现。这类戏如果把唱去掉,也就没有戏了。所以很多老观众多把看戏叫“听戏”,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见唱在京剧里是占着相当地位的。
京剧的唱腔也确实优美动听,无论是板头还是腔调,都非常丰富。但是尽管唱腔优美,曲调繁多,在唱的方面却离不开伴奏。一名好演员,他可以不扮装(化装)来清唱,也会有观众来听,但是如果没有场面伴奏,光凭演员可着嗓子,把一出戏从头到尾唱下来,名声多大,水平多高,也唱不下来。即便能勉强唱,也不能扯着观众勉强听。因为唱腔如果没有音乐伴奏,就会失去感染力和表现力。
胡琴的作用,就是要使用各种技巧如弓法、指法等,把唱腔的韵味、意境衬托出来,所谓“托腔保调”就是这个意思。怎样理解托腔保调呢?琴师在这方面,不仅仅是要把唱腔拉下来,而且要给演员助劲,这就要看琴师的水平了。如果碰到快板、流水板之类的板头,像《文昭关》,如果胡琴不在唱腔中的气口、闪板等地方给以垫补的话,演员便没法儿换气,势必要受累。有时在唱高腔儿或嘎调时,演员也需要借助于胡琴强而有力的琴音来提劲儿,唱起来才能够省力,所以胡琴要助演员“一臂之力”。作为琴师,为演员伴奏还较容易,但要达到“助”则难,不过还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才好。